智慧警务背景下应对网络新闻舆情的探索

2019-05-24 14:21周顶天陈云峰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

周顶天 陈云峰

摘 要:文章进行了智慧警务背景下对网络新闻舆情应对的探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发了较多的舆论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公安机关是政府进行网络新闻舆情监控的重要部门,进行网络新闻舆情分析和预警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稳定社会环境。在智慧警务背景下,公安机关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对网络新闻舆情的研判和危机预警,提高网络新闻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舆情管理;智慧警务;大数据

1 舆情监测系统

輿情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爬虫、Hadoop并行处理平台、LDA主题发现、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1]。舆情监测系统采用独特的爬虫技术,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该系统利用中文分词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自动聚类等相关技术,公安机关能根据预定的监控关键词,从而发现存在于论坛、贴吧、微博等的媒体舆情信息,并且对敏感信息进行及时预警。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信息采集层、舆情数据处理层和舆情信息查询和展示层3部分组成[2],如图1所示。

1.1 舆情信息采集层

舆情信息采集层根据用户关注信息,使用网络爬虫以尽可能小的代价从互联网上爬取尽可能多的相关舆情信息,只要输入目标网站的网址就可以自动检测并采集目标网站上最新的资讯信息,自动过滤掉无关的信息。经过初步过滤、筛选和预处理,以结构化方式把抽取到的数据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1.2 舆情数据处理层

舆情数据处理层对数据库中存储的舆情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发掘数据中潜藏的知识。

1.3 舆情信息查询和展示层

舆情信息查询和展示层依照用户需求把查询结果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展现给用户,按照用户对系统的设置实时监测舆情信息,发现重要舆情时及时提醒用户。

2 舆情分析应用

基于公安机关海量数据的积累与智慧警务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供舆情文本分析、文本观点聚类、事件脉络梳理、传播路径识别等功能,进行舆情分析,把握实时动态,如图2所示。

2.1 舆情文本分析

包含对文本的基本分析,例如文本摘要提取、相似文章聚合、舆情情感分析等,通过设置接口中的参数可返回对应的结果。

2.2 文本观点类聚

将不同的用户观点进行分类,在一批样本较大的用户观点中进行分析,从而掌握这批具有代表性用户发言中持有的不同观点类别以及计算各自占比,提高了用户评论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掌握了舆情传播的态势以及用户情感发展态势。

2.3 事件脉络梳理

帮助舆情服务商、企业开发者梳理舆情传播时间和传播节点,并按新闻发布时间进行排序,辅助公安机关快速了解事件发展轨迹。

2.4 传播路径识别

通过对传播路径的分析,帮助公安机关获得所关心的舆情专题中各类新媒体应用数据的传播关系。

3 舆情管理

3.1 受理留言

公安机关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在政务网公众留言板、论坛、贴吧、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发现涉及公安机关承担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公安机关应该及时登记好群众来访意见信息,并且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反馈,有必要在第一时间对群众作出回复意见。

3.2 批办留言

对于群众上报的内容进行相关审核,统计需要回复的群众留言,通过公安机关提出办理意见并批传相关单位或人员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3 办理回复

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到批办的意见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送到公安机关、政府。

3.4 跟踪督办

公安机关对批转出去的群众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或者相关承办单位没有按时办理,就要针对该单位或相关人员进行督察并批评,确保群众问题能按期处理好。

3.5 审定回复

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公安机关领导审核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4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7日。

3.6 立卷归档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部门对群众反应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本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未及时办理的留言要进行催办,对超过规定期限既未作回复又未作说明的单位进行通报。

3.7 监督检查

对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未及时办理的留言要进行催办,对超过规定期限既未作回复又未作说明的单位进行通报。

4 舆情预警

根据舆情事件的影响力,一般分为重大、较大、一般3个等级。舆情预警等级的判定主要考虑内容敏感性、渠道影响力、传播态势3方面的指标[3]。其中,内容敏感性指舆情时间或现象涉及内容的重要或敏感程度;渠道影响力指舆情首发媒介和传播媒介的自身影响力;传播态势如前所述,是预警时间或现象在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情况。与预警等级相对应,这3方面指标也需要相应进行分级。以3个指标的3个等级交叉组合获得综合预警等级。

5 结语

在智慧警务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推动了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未来的警务舆情应对工作将会更加紧密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足,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文章分析了当前应对网络新闻舆情的方法和策略,为公安机关提供了相关建议,对维护社会治安、加强警民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鑫.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杜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舆情监控研究与设计[J].福建电脑,2018(11):67-68.

[3]贾伟民.舆情预警的内容与方法[EB/OL].(2017-07-24)[2018-12-13].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7/0724/c209043-29424805.html,2017.7.24.

猜你喜欢
大数据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