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分析

2019-05-24 14:21艾克拜尔江·买买提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网络舆情

艾克拜尔江·买买提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特定的公共事件而引发成千上万的网民开展探讨,这种现象已经让我们司空见惯。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隐蔽性、不真实性。近年来,由于网络舆情引发的社会事件也不少,激发了各界各样网络舆情发展控制的关注。有不少传媒人士和研究人员开展了对于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的探讨。通过关注当前网络舆情发展传播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有利于把握网络舆情形成和走向,减少其对于社会影响的消极影响,文章从现状、意义、未来3个角度对其展开分析。

关键词: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新闻传播

1 当前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现状

1.1 网络舆情挖掘模式停留在表象阶段,缺少深度挖掘

由于自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网络平台带给我们的信息。但是对于一般网民来说,对于网络舆情的判断比较肤浅,他们会常常被主流网络舆情带着走。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网民一旦缺乏自律,就会导致群体盲从和冲动性舆论出现。

许多网民利用网络平臺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片面的认识,利用网络传播消极的言论。对于那些传播社会事件、网络信息的人来说,由于传播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一个APP或者网站即可,引发网络舆情的成本很低,而收获的却可能是很多的关注和其他物质利益。因此,未来谋求利益的自媒体平台或者新媒体等会仅仅抓住表面网络信息来诱导舆论走向。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当前网络舆情挖掘模式停留在表象阶段,缺少深度挖掘[1]。

1.2 深度挖掘专业性不够,出现网络舆情的偏差

正如前文提到,大多数媒体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物质利益,根本无心顾忌对于网络舆情的深度挖掘。也存在部门媒体已经注意到深度挖掘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由于自身新闻素质不高,挖掘信息的专业程度不够,导致最后网络舆情挖掘不成功,可能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偏差,最后将真相掩盖。这类媒体的专业性不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对于网络舆情相关的研究历史并不长,还没有系统的深度挖掘理论进行指导。(2)由于媒体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媒体自身的技术资源和手段不够丰富,体现在挖掘网络舆情的来源控制上和信息传播处理上。特别是对于新媒体来说,保证舆论挖掘和新闻传递的真实性、全面性是最大的挑战。(3)无论从个体还是整个媒体行业来说,在进行网络舆论挖掘的过程中没有全面的角度,往往停留在表面,反倒被观众和网民的需求牵着走,没有形成专业的挖掘视角和眼光[2]。

2 基于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的意义

2.1 发展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的意义

2.1.1 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于网络信息的需求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网民对于大众言论和网络信息是保持的中立态度,发表的言论多处于灰色地带。但是还是有许多网民正在追求真相,他们对网络舆论的要求更全面更有力。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个人和职业的差异性,对于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表象化的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难以适应所有人的需求,这就需要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作出调整和创新,引入更多原因性的全方位的报道,保证网络舆情的多元化和全面化。

2.1.2 保证网络舆情的真实性,控制网络舆情的走向

我们作为新一代网民,其实已经切身感受到当前大多数网络舆情都被有心之人利用,呈现出不真实、物质化的特点。而基于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研究就是要改变这些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带来的网络舆情。敦促各个媒体单位开展有深度的报道,承担起引导真实舆论走向的责任。从信息采集到舆论分析到最终报道,都要做到挖掘真实性和全面性,避免个人或单位为了吸引眼球,贪图市场利益,而枉顾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鼓励网民和媒体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庸俗、肤浅的播报内容以及个人言论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还给大众一个清新安全的网络社区,增强网络舆情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意义[3]。

2.2 影响和控制网络舆情发展的重要性

网络具有传播快的特点,网络信息又多而杂。利用网络形成讨论,由于某个观点的牵引,最终形成一致的舆论导向。主流的积极的舆论导向自然是帮助社会建设和进步。而消极的舆论导向将会对网络社区和现实社会都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为什么要强调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其实就是控制网络舆情发展的一个结果。从保证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的专业性和多元化来把握住真正的社情民意,增强积极言论的活跃性,较少消极言论的尖锐性,引导舆论走向的真相,避免盲目错误的个人立场代替了全民立场的现象。总之,基于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开展研究有利于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意义,减小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4]。

3 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未来的发展

3.1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公民

正如前文提到,由于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网络公民的素质问题导致网络舆情的深度挖掘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保证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模式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未来,第一步是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媒体队伍建设。只有专业的人才储备和正确的新闻报道理念指导,才能够推动新闻报道新模式朝向合理化、规范化发展。首先,根据目前媒体人才储备的现实状况,通过讲座、培训、进修来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其中要有针对性,特别要强调媒体创业人员的信息挖掘能力和舆论判断能力。对于大型的媒体企业和单位来说,更要保证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涵养,以建立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此方式来减少媒体人由于没有专业的网络舆情深度挖掘能力而导致的报道失误,舆论引导偏离真实性的方向。同时,要建立起数据分析和舆论判断的媒体人才,能够有效采集信息,做出原因性关联性挖掘。

其次,除了专业网络舆情挖掘媒体人以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各类论坛、微信、微博的出现,网民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是正是由于表达的自由性和隐蔽性导致了网络舆情的偏差和隐秘,而我国网民还未形成较高的网络参与素质。所以政府和网络单位还要多加宣传和引导全体网民。通过视频和标语等形式来提高网民判断是非,衡量舆论的能力,提高网络对于网络舆情走向和信息全面化的要求,以此来促进更多专业的媒体开展网络舆情深度挖掘。每一个网民都应该渴望有深度的报道,促进真实信息的挖掘,传播积极的舆论。同时促进全体网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因为追求私人利益而盲目追随错误舆论走向或者有意引导舆论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网络舆情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