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村公共物品合作供给研究进展

2019-05-25 07:54李鹏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3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

李鹏杰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农村环保配套设施与服务供应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文章通过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绩效的研究等三方面整理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社会资本;供给绩效

为了改善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形势,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是由于农村历史欠账较多、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融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仍比较薄弱,与新型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资本为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崭新的思路,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涉及到的体制机制,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入手展开研究。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公共产品所有权分离情景的出现,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广泛地参与公共品供给和服务。在公共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的特定目标下,还应注入资产所有权、比较优势和意识形态兼容性等因素,以实现该框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Besiley et al.,2017)。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可以从多维度展开论述,农村行为人试图在经济参数与人类、社会和环境福祉之间寻求平衡。保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是一个重要维度,重建社区意识是建立集体行动的基础,信任的存在也在治理和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Rivera et al.,201)。通过对中国四川省山区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得出村级民主制度逐渐成为影响公共投资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可以运用社会资本可以实现农村结构性调整的结论(Moyes et al.,2015)。

就国内研究而言,中国农村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在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情况同时存在,原因在于农村组织结构弱化,农村地区产权不明确,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格局变化。因此,应形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合力,在公共资源供给上有所突破(王亚华等,2016)。政府层面上,各级政府分层管理辖区内事务,村民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与各个利益主体沟通不畅 (刘彤,2015)。社会层面上,农村地区由于集中性不强,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特征不明显,杂乱无序。应努力提升内在驱动力,发挥内生型供给与需求的驱动力,使社会资本发挥效能,形成社会资本,内生型驱动力二者良性互动(董磊明等,2015)。市场层面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绩效较差,和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二者是有一定契合性的。运用实例研究发现,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效应。因此,应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农村集体生产生活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绩效 (顾金峰,2017)。

二、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国外理论框架上,在涉及国家和民间社会共同参与的项目范围内,不仅涉及共同资产的联合管理、运作和维护,还包括竞争性问题。因此,社会资本可以作为农村发展的一种资源,加以合理配置运用 (Michelin,2013)。地方组织可能在运转中缺乏社会资本,进而形成垄断资源式发展。因此,在研究生态系统治理问题上,可以将社会资本、互动治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生态环境包容性发展(Thiyanti et al.,2017)。

相对于国外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社会资本的内涵特征上,既有社会性特征,又有资本性特征,应做到区别对待(陆迁等,2012)。为了促进新型乡镇化建设,应注重完成“乡政村治”向“乡村自治”的制度形式的演化变迁过程,充分理解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与要意,重视社会资本在治理中的衔接作用。为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绩效,应研究 “村庄精英”导向下“能人治理”的行动策略选择对农村经济稳定状况产生的积极影响(陈伟,2016)。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生产生活中作用在于,将农村地区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关系良好的结合,在運转过程中产生一种运转机制,对社区居民行动产生影响,以及对社区秩序产生稳定趋势(谢岳等,2015)。根据社会资本在国家层面,社区层面和社区成员的多层次层面分层、以及各个层面数据相互嵌套的特征, 采用分层线性模型, 分析社会资本对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得出结论表明其对农村社区家庭福利产生影响(叶初升等,2011)。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分析存在于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三种资本形式,考察三者与农户地区居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影响力较大,具有较强相关性作用。再者,针对社会资本分类下的社会参与、社会声望、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各自对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影响逐渐减弱(王格玲等,2012)。

三、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绩效的研究

国外研究中,在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减少的背景下,针对农场系统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类型资本,以作出全面的决策机制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综合的,空间明确的,参与性的以及系统性的因素,可以有效应对风险,提升农户的满意度。即创建公共空间显式情景下,社会资本授权利益相关者发起行动,并实现互动化,以实现理想化的农场系统运转模式(Kenny,2017)。大部分中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的水系统都是由农村社区管理的,社会资本和所有权意识是影响社区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分别与社区成员、水事委员会成员、地方领导人和外部支持行动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供水系统招标、水事委员会选举、资源调动和信息共享,这对支持水系统可持续性的进程至关重要(Kelly et.al,2017)。论述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首先,理清家庭与集体适应行为的关系。运用访谈法,家庭调查法和田间试验混合方法,以解释家庭、社区和政府的社会制度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制度化的信任措施对公共产品有一定的贡献,结果是与社会资本在集体行动中的理论作用相一致(Pual et al,2016)。探讨社会资本如何在气候变化中影响沿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采用了深入、探索性和稳健的数据收集技术的折衷组合。探索发现,地方资源使用者通过协商来实现自我组织目标,地方性行动者投入到资源管理中的社会资本资源不容忽视。因此,在低收入国家的城市中,沿海资源的使用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地方行动因素享有特权(Kithiia et al,2015)。

国内研究中,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乡土结构入手,挖掘社会资本的效力,探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农户合作供给的决策管理机制。可以试图建立一个基于农村地区熟人的现实情境,分析相关利益主体的供给策略选择,完成集体行动的机制设计,促进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 (李丽丽等,2013)。在农村基础设施合作供给过程中,存在一些列问题急需解决。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应该完成公共领域的机制设计。要解决集体行动这种困境,一是增大经济因素贴现因子,经过相关利益群体多次博弈,最终形成稳定状态,维护社会稳定状况;二是从具体的声誉因素入手,形成良好的声誉运转情况;重视农村精英的力量,发挥经营管理模范决策作用(付莲莲等,2015)。

参考文献:

[1]Besley,.T,,Ghatak.M.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Theory and an application to NGOs[J].Research in Economics,2017(71).

[2]Moyes.D,Ferri.P, Henderson.F, Whittam.G. The stairway to Heaven? The effective use of social capital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for a rural busines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5(39).

[3]Rivera.R, Knickel.K, Rios.I.D,Ashkenazy.A, Pears.D.Q, Chebach.T, Sumane .SRethink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rural prosperity: A discussion of insights derived from case studies in sevencountri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7(04).

[4]王亚华,高瑞,孟庆国.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危机与响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5]刘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供给主体的分析[J].理论探索,2015(03).

[6]董磊明.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7]顾金峰.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契合性及融合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01).

[8]Michelini J J. Small farmers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projects:Lessons from failures in Argentinas rural peripher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3(30).

[9]Triyanti.A, Bavinck.M, Gupta,J,Marfai.M.A .Social capital, interactive governance and coastal prote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grove ecosystem-based strategies in promoting inclusive development in Demak, Indonesia[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7(12).

[10]陆迁,王昕.社会资本综述及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2(02).

[11]陈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制”与“村治”——一个苏南农村模式的循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6(03).

[12]王格玲,陆迁,王昕. 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16).

[13]谢岳,党东升.草根动员: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探索[J].社会学研究,2015(03).

[14]叶初升,罗连发.社会资本、扶贫政策与贫困家庭福利——基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家户调查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J].财经科学,2011(07).

[15]王格玲,陆迁,王昕.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16).

[16]Kenny. D.C.Modeling of natural and social capital on farms: Toward useable integration[J].Ecological Modelling,2017(13).

[17]Kelly.E, Lee.K,Shields.K.F, Cronk.R, Behnke.N,Klug.T, Bartram.J.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sense of ownership in rural communitymanaged water systems: Qualitative evidence from Ghana,Kenya, andZambi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7(56).

[18]Paula.C.G, Weinthala.E.S, Bellemareb.M.F, Jeuland. M.A.Social capital, trust,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vidence from rural Ethiopia[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6(36).

[19]Kithiia J.Resourceless Victims or Resourceful Collectives: Addr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through Social Capital in Fringing Coastal Communities[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15(03).

[20]李丽丽,李文秀,栾胜基.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探索及实践研究[J].生态经济,2013(11).

[21]付莲莲,邓群钊.农户参与新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5(07).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
基建领域加速推进PPP模式的策略探析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影响医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探析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PPP项目的财务分析(一)
社会资本参与公益事业的地方政府信用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