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干校种菜

2019-05-26 14:26李根福
老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韭黄干校北京电视台

李根福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审阅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全国各地迅速办起了五七干校。我们中央广播局的干校建在河南省周口地区的淮阳县,占地2000亩。

我是1973年下半年去的,时间为一年,到期就轮换。每批500来人,分成三个连,即先锋连、二连和三连。先锋连有100多人,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及中国唱片社等单位。我是这个连后勤排的,管种菜。

菜园由我和王崇秋负责,他是电视剧《西游记》的摄像师、总导演杨洁的丈夫。我们先锋连的菜种得早、品种多、质量高,各种蔬菜长得好,能及时供应,让全连人吃得高兴。矮脚豆五一刚摘过,稍后,长的架子豆就跟上来了。其他菜,如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也不落后,长势都走在二连、三连前头。能够做到这样,一是凭经验,二是不会就学、就问。我家在农村,我10岁左右就会种粮种菜。下足底肥有好处,我就下够下足。底肥多,再适度浇些粪水,不用化肥,照样把菜种好。我们种的菜,没用化肥,也未打药,没有污染,吃得放心。

肯学就能长本领。厨房徐师傅想在过年时做拼盘,要用上韭黄、蒜黄,问我能否种出来。我说可以试试。请教了老农后,我选了块背风向阳的地,多用些马粪垫底,盖上厚厚的麦秆、稻草当被,注意防风避雨。过了一段时间,韭黄、蒜黄都种成功了。徐师傅看了笑哈哈,大家吃了更欢喜。

按照以往的规定,连里种菜的,都是半年一换,到我这里,破了先例,让我们继续种下去,这既是鼓励,也是奖励。

在干校,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正能量,这里举几个小例子。先说伙食,馒头、米饭天天吃,烙饼、包子隔日吃,饺子、面条时常吃,每个星期要杀猪,荤素搭配吃。价钱很便宜,大人每月9元钱,小孩7元就可以。洗澡、理发全免费,看病也有优惠。再说劳动,百分之九十是机械化,包管耕、种、收、抽水和运输,只有管理靠人力。春末夏初,麦返青,稻现绿,黄瓜飘清香,处处好景象。秋收后,稻、麦、豆装满仓,各样都有数十万斤。最后说学习,自学马列毛选,还有集体学习、讨论,非常热闹。

战友之间,人人平等,团结互助,共同提高。不管原先相识不相识,到了干校都亲密。热心人常碰见,好故事多得很。沈力、林茹和我,算是老相识,也是好朋友。沈力是中央电视台也是我国第一个电视播音员,从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起,一直播到退休。林茹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跟我不在一个单位,因为工作关系而相识。她们俩听说我没有蚊帐,且有套军装不合身,就急着帮忙解决。蚊帐不会做,她们就照着书本看说明,然后裁和剪。她们把我的军装改得很好,我穿着觉得很舒服。对此,我非常感激,终生难忘。还有王扶林,1969年我们一起在房山割麦,此次又在淮阳重逢,真是有缘。在那里一年,开心事不少,想得最多的,还是100多人吃过我们种的菜,沒人有意见,这是多大的成绩,比什么都值钱。

数十年过去了,种菜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永不褪色,但愿淮阳好风光,那里的人们幸福安康。

猜你喜欢
韭黄干校北京电视台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韭黄春卷
不会蛀牙的“糖”
韭黄高产栽培的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韭黄
中国作家协会“文革”记趣(续二)
全国总工会在河南罗山的“五七”干校
1968年:中国“五七”干校之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