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的景象结构及景象拼贴分析

2019-05-26 02:15陈狲闫爱宾
工业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豫园

陈狲 闫爱宾

摘要:上海豫园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又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说,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明式园林,与城隍庙相邻,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本文分析了上海豫园的总体布局的平面结构和三穗堂景区的景象结构,总结了豫园景象拼贴手法的特征。

关键词:豫园;景象结构;景象拼贴

中国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82-02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东北部,北临福佑路,东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城隍庙、豫园商城相接,占地为2万余平方米(30余亩)。豫园为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园。据《豫园记》中记载:“匾日‘豫园,取悦老亲意也”[1]。

1豫园景象简析

豫园的景象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格局变化:明代初建时占地约七十多亩,以园中大片水景为景象的中心,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景象相互穿插,山水时聚时散。乾隆二十五年,士绅集资购得豫园,“仰答神庥,捐归邑庙”[2],重建为城隍庙的西园,部分节日期间可对外开放。局部景象有变化,但是总体的景象格局无太大改变。晚清时期豫园被商业会所分割,而后又遭到破坏。同治时期进行重建,格局上仍遗留着近代被同业公所分割利用及繁琐增饰的情况。建筑密度增加,各个景区之间相对独立。

2豫园的景象结构

2.1豫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形态

2.1.1明代至西园时期豫园

从此时豫园的总体布局上看,是属于四面建筑围合,且相对封闭的庭院式园林。平面为方形,具有中心型景象空间的特征。全园以湖为中心,四周环以建筑围合,呈“回”字型,形成了豫园景象的控制点(图1)。

荷花池中的湖心亭和九曲桥将池面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池面较为宽阔三面环绕建筑,北面池面和九曲形成幽深曲折的景象,湖心亭是湖面的控制点。以荷花池为中心,大面积的溪水回环在园林山石之下,亭榭之前,或收或放,似隔而又非隔。

清代豫园以三穗堂、荷花池及湖心亭构成南北向主轴线;九曲桥、湖心亭及池东景区、池西玉华堂景区构成东西向主轴线。主体建筑三穗堂依山傍水,与其他景区通过轴线和停点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主从有序、层次丰富,景观特色突出的山水景观体系。布局清晰,呈现对称式的布局,体现了均衡性和统一性的景象空间的形式美(图2)。

2.1.2晚期豫园

晚期豫园由于经历若干公所划分,向心的凝聚力消失,原有中心不在,展现地是东西面较南北面宽的倒“F”型平面,空间错落排序,没有特定的布局定向,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内外向特征(图3)。

晚期豫园为早期豫园的一部分,虽然面积减小,但是依然有多个景区划分。总体来说分为六个景区,即三穗堂大假山景区、万花楼景区、玉华堂景区、会景楼景区、点春堂景区以及内园景区。

每一个景区都相对独立,人工刻意的分隔媒介使得景区之间仅有小面积的门洞衔接点,因此晚期豫园以景区为单位成景。景区的大小较为平均,它们形成拼接串联关系,适合序列型的游览方式。

各景区风格上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万花楼景区空间较小。大假山景区和会景楼景区风格较为接近,但是前者以山为主,后者以水为主。点春堂景区以建筑为主,略带有规整的中轴线痕迹(图4)。而玉华堂景区一半为后期新建,最为空矿,稍欠精致。

2.2豫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变化

晚期豫园呈现出和早期完全不同的风貌:

1)总体布局以全园围绕湖为中心,四周环以建筑围合的中心型布局变为错落排序,没有特定的布局定向。由“回”字型变为倒“F”型的平面。

2)早期布局中轴线清晰,呈现对称式的布局;晚期无明显中轴线,仅部分景区呈对称布局,景点分布多而独立。

3)早期豫園主要以自然山水分隔景区,晚期人工分隔较多,景点更为密集和人工化。

4)早期豫园以荷花池景区为中心景区,其他景区围绕其展开。晚期豫园景区的大小较为平均,它们形成拼接串联关系,适合序列型的游览方式。

2.3三穗堂景区的景象结构分析

2.3.1三穗堂景区的景点及视线分析

三穗堂和卷雨楼·仰山堂两幢建筑连成一个整体,与大假山、水池一起组成景区的中心。仰山堂面朝大假山,假山高14米,观赏时需仰视,故底层取名为仰山堂,是三穗堂景区的最佳观景点。渐入佳境廊两侧都有鹅顶靠供坐憩,可侧面观赏大假山的景色。从大假山顶上可俯瞰卷雨楼·仰山堂(图5)。萃秀堂在大假山和高围墙的包围下,环境十分幽静,可观赏楼前假山,但白天观赏为逆光,较为刺眼。

2.3.2大假山区域的景面构图

主景停点:从仰山堂正面观赏大假山。

1)主景构成:(1)前帧:地面、立柱、屋檐下;(2)主帧:假山、池面、亭子、折桥;(3)后帧:植物、院墙。

2)主景视角分析

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物高度(H)相等,即D/H=1,45°垂直视角,被认为是观看建筑物的细部,不利于观看建筑物的整体,且建筑物会发生变形。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比D/H=2,视角为27°时,则可以整体地看到建筑物,被认为是观察建筑物整体的最佳视角。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比D/H=3,视角为1 8°时,则可以观赏建筑群体,对建筑物所处环境研究是非常理想的【3】。

而研究景物时,由于树木、雕塑、小品等体量上远远小于建筑物,故研究景物的最佳垂直视角为26°-30°,即人眼黄斑附近形成的30°视锥。其中:。a为观察景物的最佳垂直视角。

从仰山堂正面观赏黄石大假山视线集中点为山顶亭子,亭位于仰山堂中轴线偏右侧,在视线的中线偏1/2 -1/3处,稍稍偏移使景象构图更具美感。黄石大假山H高14m,仰山楼观景平台高度约为1.7m,人眼高度h取3.2-3.4m,由平面图得出视距约为20m。

a=arccot【D/ (H-h)】=27.92°-28.37°

可见虽叫仰山堂,需仰视观赏大假山,但正面观赏的视角是合适的,并不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不适感。主帧三个视线集中点(亭楼)构图呈不等边的钝角三角形,给人以稳定感的同时不失活泼(图6)。仰山楼伸出平台到水面之上,亲水的同时却缩小了水面,凌驾在水面上的水泥柱也略显笨重。平台高度一般为50cm左右给人亲水的感觉,仰山堂的平台高度约为1.7m,离水面距离较远,给人以俯视水面之感。

该处以大假山和水池为中心,卷雨楼·仰山堂为主体建筑,渐入佳境廊为围合空间,集中国园林四大造园要素:山、水、植物、建筑之大成。经组合布局后构成的布局美和意境美得到了充分地诠释。

副景停点:从渐入佳境廊侧面观赏大假山(图7)。

1)前帧:地面、廊柱、屋檐下、鹅顶靠。

2)主帧:假山、卷雨楼-仰山堂、池面、折桥。

3)后帧:植物、院墙、外部建筑。

3豫园三穗堂景区的景象拼贴手法分析

3.1景象序列的反衬式排布

豫园的入口进来便是三穗堂,三穗堂高九米,面阔三间,形态端庄静穆;从院门进入三穗堂,给人“抑”的感觉,一转弯便是三穗堂与粉墙形成的广场,空间开敞,尺度怡人。卷雨楼和三穗堂之间的夹弄十分狭窄,两座建筑之间仅相隔五米,给人以“抑”的感觉。穿过夹弄,眼前的黄石大假山豁然开朗,达到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整個空间序列以反衬的折线型排布衬托整个景象序列的最高潮,引起游园者情感的反差和起伏(图8)。

三穗堂景区的布局是一个由点(罗汉松、广玉兰、一对铁狮子)、线(渐入佳境游廊)、面(三穗堂、卷雨楼、仰山堂、水池)、体(大假山)拼贴构成的和谐群体。由于反复运用了“欲扬先抑”、“欲宽先窄”的传统造园手法,取得了小中见大、豁然开朗、引人入胜,在有限的面积中创造了无限空间的艺术效果。

3.2景象序列的相互渗透

鱼乐榭到方亭处,两边景象均有半遮隔,空间有内收的趋势,方亭右侧为成排的半窗,框入万花假山,左侧为石墙,上开门洞。过方亭,穿过复廊。此区域运用墙体从道路上直接把游线分开,两边景象通过复廊相互渗透拼贴。复廊尽端右侧为两宜轩,隔长窗看万花假山,左侧道路蜿蜒曲折继续延伸,向前便出廊到达万花楼前庭院,进入大空间范围内。一路上序列空间与外部景象互相穿插渗透,通过廊、路径、洞窗和漏窗串联起多个景象空间。

3.3景象序列之间的硬拼贴

现今的豫园在总体上仍遗留着近代被同业所分割利用的情况,景象序列之间多用墙体连接,每一个景区都相对独立,人工刻意的分隔媒介使得景区之间仅有小面积的门洞衔接点,因此晚期豫园以景区为单位成景。在景区内部也由墙分隔形成各种层次的错落空间,或者墙直接构造通道形成没有顶的“墙廊”。

墙体作为对内向性空间的抽象再造,建立了实在明确的边界界定,让各个景象序列之间彼此独立区分开。作为景象之间分割要素同时又参与塑造了景象空间。同时墙体遮挡了视线,当用墙体分隔两个景象序列时,游园者通过门洞会产生片段之间的穿越感。但是由于豫园景象之间大面积采用人工化刻意地硬拼贴,并且主要作为装饰功能的墙体太多,给人以人工痕迹过重的生硬之感。

4结浯

本文分析豫园的总体布局的平面结构和三穗堂景区的景象结构及豫园景象序列之间的拼贴手法。上海豫园历经400多年变化,不同的园林性质和园林风格使得不同时期的豫园带有不同的结构布局。晚期豫园人工雕琢气息更为浓重,景点密集。三穗堂景区是豫园的重要景点,其“先抑后扬、先奥后旷”“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艺术造景手法起到了小中见大,以有限之面积创造无限之空间的作用。豫园的景象序列之间通过反衬式排布、相互渗透和硬拼贴的手法,个体要素和局部片段的拼贴形成了丰富、如画式的景象营造。

参考文献

[1]杨鸿勋.江南园林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朱敏彦,王孝泓.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名园志》[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7.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陈伟业.豫园[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5]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豫园图录参考资料[M].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1964.

[6]童蕾.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8]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赵仁冠,托马斯克范.中国园林设计原理分析[J].时代建筑,1986 (02):44-49

作者简介

陈翀/1995年生/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上海200237)

闫爱宾/1972年生/男/甘肃民勤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建筑历史与理论、遗产保护、园林建筑文化(上海200237)

猜你喜欢
豫园
豫园彩龙映明月遥相辉映迎新年
2023·豫园灯会
江南园林要素之音乐性探究
旅游文化景观翻译当中的技巧分析
古典园林美学层级结构模型
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
豫园灯会
豫园中国日(节)
品读江南私家园林
上海豫园的山水意象和意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