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纺织学报第40卷总目次

2019-05-27 09:15
纺织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织物纤维性能

静电纺双疏型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仝 伟等(1-1)

有机鎓盐掺杂对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光谱蓝移的影响

李 婧等(1-9)

多巴胺氧化自聚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贾慧莹等(1-14)

湿/热处理对狗绒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刘冰倩等(1-19)

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特种动物纤维综合物理性能

邢丽娟等(1-26)

聚氨酯/二氧化硅复合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其防水透湿性能

张 琼等(2-1)

化学交联改性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纤维的制备

姚 强等(2-8)

废弃聚酯醇解液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李艳艳等(2-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定量监测2,3,5-三碘苯甲酸缓释中的应用

刘来俊等(2-20)

采用还原剂-甲酸法溶解制备羊毛角蛋白质溶液

李 博等(3-1)

熔融纺聚乳酸/聚丙烯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晓川等(3-8)

聚丙烯腈/聚砜酰胺复合纳米纱线的制备与表征

靳世鑫等(3-13)

选择性吸附Pt(Ⅳ)的杯芳烃纤维制备及其吸附动力学

陶旭晨等(3-20)

癸酸-棕榈酸-硬脂酸/聚丙烯腈/氮化硼复合相变纤维膜的传热性能

柯惠珍等(3-26)

鲜茧与干茧生丝的结构与性能比较及其鉴别方法

李 冰等(3-32)

TiO2-Ag/聚乳酸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孙 辉等(4-1)

阻燃聚左旋乳酸及其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张安莹等(4-7)

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钙体系对热致液晶聚芳酯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刘冰倩等(4-15)

阳离子染料易染改性聚酯的固相缩聚工艺与性能

向国栋等(4-21)

含胍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 岩等(4-26)

氧化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复合纤维过滤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胡雪敏等(4-32)

深冷处理温度对锡锑/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锂电性能的影响

刘慧洁等(4-38)

改性菠萝叶纤维结构及其吸附甲醛性能

何俊燕等(5-1)

静电纺抗菌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黄程博等(5-7)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乳酸阻燃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莫达杰等(5-12)

聚乙二醇/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叶脉仿生结构及其保液性能

张 恒等(5-18)

多级拉伸与热定型对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刘金鑫等(5-24)

生物基聚酰胺56低聚物改性聚酯的合成及其表征

张腾飞等(6-1)

耐高温相变蜡/聚丙烯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魏海江等(6-8)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角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

刘淑萍等(6-14)

基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剂制备聚芳砜酰胺/纤维素阻燃纤维

程 筒等(7-1)

冷却温度对聚偏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李娜娜等(7-8)

再生丝素蛋白/脱细胞真皮基质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林永佳等(7-13)

抗菌防螨防霉功能改性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吴 娇等(7-19)

家蚕丝素蛋白阳离子化及其对羊毛性状的影响

包 红等(7-24)

聚偏氟乙烯光致热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高尚鹏等(8-1)

锡/碳纳米纤维锂电负极材料形貌结构再造及其机制

赵金洋等(8-7)

接枝蚕蛹肽羧基化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优化工艺

尹思力等(8-14)

编织管增强型聚乳酸中空纤维膜结构及其性能

萧传敏等(8-20)

热气流固结纤维网串珠结构可控性及其结晶动力学

周 铃等(8-27)

静电纺聚四氟乙烯/二氧化钛光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张梦媛等(9-1)

共聚酰胺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潘伟楠等(9-8)

正二十烷/醋酸纤维素相变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郭新月等(9-15)

氧等离子体改性对聚酰亚胺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杜晓冬等(9-22)

嵌入式聚丙烯/聚乙二醇微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气固过滤性能

张 恒等(9-28)

非织造布表面形貌可控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构筑

周 颖等(9-35)

聚丙烯腈基活性中空碳纳米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李树锋等(10-1)

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张治斌等(10-7)

共聚型磷系阻燃聚酯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其性能

陈 咏等(10-13)

纤维素纳米纤丝气凝胶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徐春霞等(10-20)

内涂覆锰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空纤维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性能

郭东艳等(10-26)

聚乙二醇对硫酸钛水热改性涤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韩 烨等(10-33)

同轴静电纺多孔氧化锌薄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辛民岳等(10-42)

聚酰胺66/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张 娇等(11-1)

热处理对热致液晶聚芳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杨 帆等(11-9)

几种差别化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魏艳红等(11-13)

基于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的熔喷纤维直径预测

孙光武等(11-20)

锦纶基磁性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昌龄等(11-26)

纳米纤维膜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制备

王 杰等(11-32)

烟梗浆亚微米醋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吴佳骏等(12-1)

聚芳酯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腐蚀降解

姜兆辉等(12-9)

纺丝工艺对并列复合聚酯纤维性能的影响

李明明等(12-16)

纤维质多孔材料中纤维间接触点数量的理论模型

白 赫等(12-21)

压力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6共聚物/聚酰胺6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

郭增革等(12-27)

基于组合学的茧丝落绪分拆模拟与分析

黄继伟等(1-32)

接触式简易嵌入纺技术及其苎麻纱性能

付驰宇等(1-40)

三通道数码纺段彩纱的纺纱原理及其性能

顾 燕等(1-46)

应用四层BP神经网络的棉纱成纱质量预测

查刘根等(1-52)

加捻金属丝纱线的制备及其弯曲刚度

徐海燕等(1-57)

基于毛羽补偿与自适应中值滤波的纱线主体图像识别算法

孙巧妍等(1-62)

毛织物孔隙特征与透湿性关系

张文娟等(1-67)

交叉螺旋结构拉胀纱线及其织物的成形与表征

刘 赛等(2-26)

基于光谱泛相似测度的色纺纱线与织物间呈色规律

袁 理等(2-30)

基于改进局部自适应对比法的织物疵点检测

杜 帅等(2-38)

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建模及其性能

王心淼等(2-45)

集聚纱的分层结构与集聚机制

傅 婷等(2-53)

喷气涡流纺纱线热黏合增强工艺

林燕燕等(2-58)

传统型与双喂给转杯纺纺纱器及其成纱性能对比

史倩倩等(2-63)

全成形毛衫腋下拼角编织工艺及性能

路丽莎等(2-69)

经编全成形运动套装的尺寸预测与建模

刘海桑等(2-76)

玄武岩织物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断裂性能

余娟娟等(2-82)

聚全氟乙丙烯纤维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潘金峰等(2-87)

基于经编间隔织物的压力电容传感器特性

孙 婉等(2-94)

多轴向导电芳纶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缪润伍等(2-100)

织物凉感等级的主客观评价及确定

楚鑫鑫等(2-105)

竹节纱粗细节形成机制及其纺纱工艺比较

赵洋洋等(3-39)

多通道转杯纺混色纱的Friele配色模型

杨瑞华等(3-44)

针刺复合羊毛面料的设计及其性能

陈静静等(3-49)

玄武岩机织增强热黏合抗穿刺鞋中底基材的力学性能

孙 菲等(3-54)

三层双色立体提花经编鞋材的开发

张 琦等(3-59)

锯齿形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张雪飞等(3-65)

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董卫国(3-71)

基于ABAQUS的三原组织机织物拉伸力学性能模拟

刘倩楠等(4-44)

多层防刺材料中间隔织物的缓冲作用

杨婉秋等(4-51)

功能性纬编斜纹牛仔面料的设计及其性能

万爱兰等(4-55)

氨纶纬编导电针织物纵向电力学性能

韩晓雪等(4-60)

工字形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黄耀丽等(4-66)

双色变换段彩纱成纱原理及其共混段长度与强度的影响因素

郭明瑞等(5-30)

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的纹理设计原理与方法

张爱丹等(5-36)

全成形毛衫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

王 盼等(5-41)

正则角联锁组织的矩阵模型及其生成算法

王 旭等(5-4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类型识别

万 莉等(5-53)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夹芯材料侧压性能数值模拟

曹海建等(5-59)

单轴多级循环加载下聚氯乙烯膜材料的力学行为与能量耗散

汪泽幸等(6-20)

经编光纤传感织物结构变化对光纤弯曲损耗的影响

杨 昆等(6-27)

贾卡提花经编间隔织物的撕裂性能

孙 婉等(6-32)

碳纤维织物在热流冲击下的热传递数值模拟

郑振荣等(6-38)

滚筒洗涤负载类型对织物运动及其洗涤性能的影响

刘 红等(6-44)

转杯纺混色棉纱的纤维混合均匀度

邓茜茜等(7-31)

实验参数对高性能石英纤维摩擦性能的影响

焦亚男等(7-38)

横编全成形袜子工艺设计与编织原理

王 盼等(7-44)

拉舍尔蕾丝边部的结构设计与分离工艺

贺克杰等(7-51)

经编间隔织物的缓压性能

陈美玉等(7-58)

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吴利伟等(7-64)

碳纤维增强编织复合材料圆管制备及其压缩性能

谷元慧等(7-71)

用蝴蝶结法测试毛织物弯曲性

余 芳等(8-35)

亚麻/有色涤纶长丝包缠复合纱的外观与性能

敖利民等(8-40)

不同芯材高度三维夹芯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

罗 超等(8-48)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微变形的测量与损伤破坏声发射监测

张燕南等(8-55)

织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库的建立及应用

魏子涵等(8-64)

集聚纺气流导向元件的偏移对集聚效果的影响

马晓琳等(9-42)

三通道数码纺混色纱色谱体系构建及其彩色纱性能分析

张婷婷等(9-48)

基于图像色网点化设计的织物结构呈色特征

张爱丹等(9-56)

基于混合色彩空间独立特征的色纺面料颜色表征模型

刘沐黎等(9-62)

无结网编织工艺研究

袁天行等(9-70)

织物电极监测心电信号与穿戴压力作用机制分析

董 科等(9-75)

柔洁纺粘胶强捻纱及其织物性能

许 多等(10-48)

四罗拉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钱 成等(10-56)

基于大直径软胶辊的细纱牵伸机制及其应用效果

魏艳红等(10-62)

铜镍金属涂层机织物拉伸过程中电流的响应

贾高鹏等(10-68)

全成形毛衫横向编织方式及其成形工艺

王 盼等(10-73)

SiO2气凝胶/芳纶非织造布复合织物的防护功能

王 璐等(10-79)

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预压单胞模型建立及其弹性规律数值预测

张芳芳等(10-85)

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纺制及其性能比较

敖利民等(11-38)

基于通用字典的局部机织物纹理稳定表征

吴 莹等(11-45)

基于傅里叶频谱特征的织物平整度客观评级

石康君等(11-50)

贯穿正交机织物结构的参数化三维建模

王 旭等(11-57)

纬平棉针织物双向拉伸线圈形态分析

尉腾祥等(11-64)

基于六边形网格结构的针织物三维建模

杨恩惠等(11-69)

废旧毛/丝/棉混纺面料的组分分析及其剥色工艺

涂 莉等(11-75)

基于超声相控阵的机织层合复合薄板试件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肖志涛等(11-81)

基于3D打印的竹节结构中空单丝制备及其压缩性能

张晓会等(12-32)

聚酯长丝/棉复合纱斜纹织物的保形性及服用性能

魏艳红等(12-39)

银纳米线涂层的编链结构纱线拉伸应变传感器

吴荣辉等(12-45)

基于改进的加权中值滤波与K-means聚类的织物缺陷检测

张缓缓等(12-50)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T型梁的低温场弯曲性能

刘 军等(12-57)

碱处理对异形截面聚酯纱线芯吸效应及强力的影响

张 琳等(1-73)

聚乳酸织物载体染色性能

武奇奇等(1-79)

聚磺酸甜菜碱的合成及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应用

周 莉等(1-84)

铜配合物在棉针织物低温中性漂白中的应用

吴臣仁等(1-91)

磁性颗粒/碳纤维轻质柔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叶 伟等(1-97)

阻燃剂对聚氯乙烯/聚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赵青华等(1-103)

聚丙烯酸酯浆料废水处理中试研究

汪风波等(1-108)

层层自组装多糖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型纯棉织物修饰应用

刘 菲等(2-114)

超声波辅助对乳化交联工艺制备丝素蛋白微球形貌的影响

王宗乾等(2-119)

应用阳离子漂白活化剂的棉织物快速轧蒸漂白工艺

唐文君等(2-125)

氯化铁对多巴胺改性蚕丝织物的功能整理

关晋平等(2-130)

紫外光固化石墨烯涂层棉织物的导电性能

曹机良等(2-135)

锆-有机骨架对水中染料的高选择性可循环吸附

李 庆等(2-14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纺织品文物中茜素和茜紫素的快速检测

陈 磊等(3-76)

基于短链含氟丙烯酸酯细乳液的棉织物拒水拒油整理

钱海洪等(3-83)

石墨烯-棉针织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杨 静等(3-90)

介质阻挡放电对水龙带增强层黏结性能的影响

孙 雷等(3-96)

丙烯酸酯-有机硅/有机颜料亚微胶囊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陈智杰等(3-102)

光催化剂负载酰肼基活性炭除甲醛材料的制备

张义安等(3-109)

膨润土负载锌-钴催化臭氧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孙慧萍等(3-118)

铝酸钴/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兰河等(3-125)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的苎麻纤维柔软处理

李梦珍等(4-72)

活性红195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王阿明等(4-77)

茜草植物染料染色莫代尔纤维的超声波处理

李 洋等(4-83)

层层自组装的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棉织物制备

范静静等(4-90)

抗静电热熔胶的制备及其在覆膜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王宗乾等(4-96)

聚乳酸纤维原液着色用改性炭黑的制备及其性能

董 浩等(5-64)

油酸原位合成碳酸钙及其在聚酰胺湿法涂层中的应用

雷鹏飞等(5-70)

微滴喷射化学沉积工艺条件对成形银导线的影响

肖 渊等(5-78)

喷墨印花预处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

杨海贞等(5-84)

单面纬平针织物平幅轧蒸染色防卷边控制

马振萍等(5-91)

紫外光还原氧化石墨烯腈纶织物抗静电性能

凡力华等(5-97)

可溶性止血医用棉纱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钱璐敏等(5-102)

黏合剂的合成及其在分散蓝79微水印花中的应用

艾 丽等(6-50)

羊毛织物的蛋白酶改性对墨滴铺展及颜色性能的影响

安芳芳等(6-58)

紫外光固化密胺树脂的合成及涂层织物性能测试

张 思等(6-64)

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对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

吴继辉等(6-68)

基于修饰蛋白酶的羊毛织物防毡缩整理

梅静霞等(6-73)

油剂去除对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驻极性能的影响

邹志伟等(6-79)

棉织物组织结构对墨滴铺展及颜色性能的影响

杨海贞等(7-78)

自着色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在棉织物涂层中的应用

徐 艳等(7-85)

用SiO2/TiO2复合气凝胶制备超疏水光催化防紫外线织物

盛 宇等(7-90)

碱处理对涤纶/光敏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宋 星等(7-97)

低温等离子体在涤纶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张 欢等(7-103)

涤纶基材表面银/铜薄膜制备及其性能

孟灵灵等(7-108)

固载化交联蛋白酶聚集体制备及其对蚕丝织物的砂洗效果

白 刚等(7-113)

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单向导水无氟整理

齐国瑞等(7-119)

基于细乳液法含硅颜料胶囊的制备及其对涤纶的印花性能

陈智杰等(8-69)

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

韩 虎等(8-76)

分散红1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及其模型拟合

胡金花等(8-80)

基于斜投影的纯羊毛毛线中酸性红26的快速检测

张景清等(8-85)

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成书等(8-89)

等离子体处理对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纱线性能的影响

姜 珊等(8-95)

金属铜配合物催化双氧水用于棉针织物的低温漂白

张 帆等(8-101)

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功能膜对棉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邹梨花等(8-109)

多功能复合导电毛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文聪等(8-117)

光致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赵博研等(8-124)

棉织物低温近中性一浴一步法练漂

张 悦等(9-83)

前处理工艺对毛/涤织物疏水改性效果的影响

高 晶等(9-91)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聚吡咯/涤纶经编导电织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林佳濛等(9-97)

无氟自清洁功能型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的研发

韦玲俐等(9-102)

纳米发泡整理对芳纶过滤材料性能的影响

缪 特等(9-108)

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油剂的性能及其调控

柳 健等(9-114)

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的细乳液聚合制备及其应用

项 伟等(9-122)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法分析畲族服饰中蓝色染料

闫 晶等(9-128)

基于纳滤技术的质检萃取液脱色预处理方法

韩健健等(9-136)

蚕丝织物同花同色双面数码喷墨印花上浆工艺

叶嘉浩等(10-92)

电絮凝技术在废弃涤纶醇解液脱色中的应用

陈 欣等(10-98)

用水热还原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光催化剂

施小平等(10-105)

高导电性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

何青青等(10-113)

氧化石墨烯协同TiO2/SiO2改性涤/棉织物的抗菌持久性和服用性

高 晶等(10-120)

复合相变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杨 建等(10-127)

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的摩擦性能

邬淑芳等(10-134)

大麻纤维草酸铵-酶联合脱胶工艺

郑振荣等(11-88)

平幅轧染中针织物形变对染色的影响

王秋平等(11-94)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织物的重氮化-偶合染色及工艺调控

江 华等(11-100)

层层自组装阻燃改性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访鹤等(11-106)

用高长径比银纳米线制备功能性复合涤纶织物及其性能

朱金铭等(11-113)

氧化壳聚糖/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功能整理

王 浩等(11-119)

氧化石墨烯接枝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抗静电性

苗 苗等(11-125)

硫酸根自由基对酸性红37的降解动力学与机制

庄 帅等(11-131)

拼混型黑色分散染料的配伍性及其染色性能

刘 越等(12-63)

羊毛/铁配合物非均相芬顿反应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崔桂新等(12-68)

丝胶温敏凝胶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崔一帆等(12-74)

棉用新型含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孙玉发等(12-79)

涤纶织物表面TiO2/氟硅烷超疏水层构筑及其性能

徐 林等(12-86)

聚吡咯复合织物的软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

陈 莹等(12-93)

改性芳纶与环氧树脂复合体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

庄 群等(12-98)

柠檬酸/β-环糊精整理涤纶织物的消臭效果

戴 悦等(12-104)

燃烧假人衣下空气层的三维现场扫描测量与表征

王 敏等(1-114)

基于散乱点云的三维人体自动测量

鲍 陈等(1-120)

应用MatLab的服装纸样参数化平面制版

张伶俐等(1-130)

热辐射暴露下消防员的生理反应及皮肤烧伤预测

苏 云等(2-147)

防火服用蜂窝夹芯结构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测评

杜菲菲等(3-133)

眼动仪在服装面料色彩视觉评价中的应用

张苏道等(3-139)

基于AutoCAD参数化的个性化服装纸样生成

叶勤文等(4-103)

BP神经网络在塑身内衣压力预测中的应用

周 捷等(4-111)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 CaffeNet 模型的女裤廓形分类

吴 欢等(4-117)

女西装特征部位松量分布规则

顾冰菲等(5-107)

短裤特征截面廓形分析及间隙量预测模型构建

李 涛等(5-113)

消防服多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刘林玉等(5-119)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特殊体型样板识别

周 捷等(5-124)

基于收针工艺的全成形毛衫分割线设计原理

李 珂等(6-85)

网购服装产品属性对顾客合体满意度的影响

肖 平等(6-91)

基于人体截面点云的围度尺寸计算

李晓志等(7-128)

文胸钢圈对乳房竖直位移的影响

陈晓娜等(7-133)

压力分布监测袜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

李思明等(7-138)

服装压力对男子骑行运动中肌肉疲劳的影响

程宁波等(8-130)

儿童夜光安全服装的等效亮度

闫彦红等(8-136)

睡枕对侧卧脸部的挤压研究及多功能睡枕设计

张 蕾等(8-141)

基于三维测量数据的个性化女装原型样板生成

王朝晖等(9-143)

双圆弧的图解及其在衣缝轮廓线设计中的应用

娄少红(9-150)

运动文胸结构设计要素对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陈慧娴等(9-159)

基于不同人体测量方法的数据一致性和可替换性研究

余佳佳等(9-167)

空气层厚度对热防护面料蒸汽防护性能的影响

陈 思等(10-141)

热防护服用织物蜂窝夹芯结构的辐射热性能测评

张泓月等(10-147)

体表形态凸角对腰围间隙量的影响应

应 欣等(10-152)

折纸艺术运用在服装造型中的设计表现和结构工艺技法

喻琳艳等(10-158)

消防服用隔热层孔型结构优化与测评

胡贝贝等(11-140)

衣下空气层对透气型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

胡紫婷等(11-145)

女装肩部结构变化与袖窿夹角的相关性

李 杨等(11-151)

基于人体曲面变化的服装几何空间设计

刘 佟(11-155)

防火服用蜂窝隔热层的热蓄积性能测评

侯玉莹等(12-109)

青年女性腰部形态分类对旗袍腰省位置设定的影响

刘 焘等(12-114)

磁保持电子选针器及串行总线提花系统设计

彭来湖等(1-136)

刺绣机针杆机构运动精度的灵敏度分析

郭惠昕等(1-142)

基于机器视觉的丝饼毛羽检测

景军锋等(1-147)

转杯纺旁路通道设计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林惠婷等(2-153)

采用混合驱动的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

杨海鹏等(4-122)

基于近场声全息的纺织装备高速运动机构噪声源识别

徐 洋等(4-129)

喷气织机延伸喷嘴内气流场特性分析

广少博等(4-135)

波段分区的数码喷墨印花机光谱特性化模型

田全慧等(4-140)

纺织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架构研究与实现

周亚勤等(4-145)

喷气涡流纺中纤维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郭 臻等(5-131)

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成纱过程的在线观测与分析

何 建等(5-136)

转鼓式水洗机水洗工艺与辊网结构优化

季敏杰等(5-144)

缫丝机卷绕机构参数优化及其试验验证

周 贤等(6-97)

双针床经编机梳栉摆动对瞬时需纱量和纱线张力的影响

徐云龙等(6-106)

基于双总线架构的经编机双贾卡提花控制系统

张 琦等(7-145)

化纤长丝自动落卷系统仿真平台开发

任荟颖等(7-151)

梳理机工作辊结构的优化设计

李志强等(8-146)

双针床经编机间隔距离对纱线需求量的影响分析

徐云龙等(8-151)

基于机器学习的整体穿刺加压参数预测方法

杨景朝等(8-157)

可简便调幅的剑杆织机引纬机构参数特征

周香琴等(9-173)

电脑横机织针的磁驱动设计与建模

张成俊等(9-180)

现代经编电子提花断点续织关键控制技术

张 琦等(10-164)

预制体缝合针稳定性分析及插刺机构改进设计

董九志等(10-171)

手工地毯植绒机轨迹规划及其速度控制优化

周 虎等(10-177)

编织帘织机的自动化改进设计

高志刚等(12-119)

旋转多臂变速运动规律建模及其对开口机构传动影响

袁汝旺等(12-127)

针织大圆机运动实时控制技术

戴 宁等(12-134)

应用Canny算子的织物疵点检测改进算法

胡克满等(1-153)

运用MAXScript语言的单层机织物结构三维建模

王 旭等(1-159)

基于供应链的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决策

王晓锋等(1-166)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环锭纺纱智能车间温度闭环精准控制方法

殷士勇等(2-159)

基于碳排放核算的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优化

邵景峰等(2-166)

基于多特征融合图像分析技术的羊毛与羊绒鉴别

邢文宇等(3-146)

蓝印花布纹样建模与重构

陶 晨等(3-153)

喷气涡流纺纺纱过程中的气流场数值模拟

尚珊珊等(3-160)

基于机器视觉的鞋面特征点自动识别改进方法

徐 洋等(3-168)

应用多尺度多方向模板卷积的筒子纱缺陷检测

蔡逸超等(4-152)

西装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

刘正东等(4-158)

北京职业女性的时尚消费特征

王思雨等(4-165)

单一视角下自适应阈值法的纱线毛羽识别及其应用

王文帝等(5-150)

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

景军锋等(5-157)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牛仔服装色差检测评级系统

黄嘉俊等(5-163)

应用色纺纱图像的纬编针织物外观模拟

吴义伦等(6-111)

多纹理分级融合的织物缺陷检测算法

朱 浩等(6-117)

基于GHM多小波变换的非织造布多焦面图像融合

陈 阳等(6-125)

基于最大熵与密度聚类相融合的毛羽检测

李鹏飞等(7-158)

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过程的数值模拟

陈 旭等(7-163)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湿蒸染色预测模型

陶开鑫等(7-169)

结合显著区域检测和手绘草图的服装图像检索

吴传彬等(7-174)

基于机器视觉的生丝抱合性能检测方法

孙卫红等(8-164)

采用主目标进化遗传算法的织造排程研究

孟 朔等(8-169)

熔喷三维气流场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姬长春等(8-17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运动文胸肩带属性与乳房振幅的函数关系

周 捷等(9-186)

服饰场景视觉共性认知评价方法

徐平华等(9-19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装产品开发机制

蔡建梅等(10-183)

基于深度学习的服装丝缕平衡性评价系统

许 倩等(10-191)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结构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李斯湖等(11-161)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3D增材印花工艺参数优化

王晓晖等(11-168)

压力鞋垫的足-地面反力预测模型与分析

王宏程等(11-175)

应急救援类防护服装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海棠等(1-175)

基于碳纤维及其织物的柔性锂电池电极研究进展

陈 悦等(2-173)

彩色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印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东伟等(3-175)

通风服热舒适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蒙蒙等(3-183)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纤维材料生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步光等(4-170)

新型无卤聚合物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李强林等(4-177)

壳聚糖纤维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秦益民(5-170)

人体着装黏感觉的研究进展

姜茸凡等(5-177)

静电纺丝法制备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朝军等(6-133)

浆纱用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进展

沈艳琴等(6-14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

阮芳涛等(6-152)

聚丙烯腈无卤阻燃及其抑烟技术研究进展

任元林等(7-182)

聚丙烯腈纤维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任元林等(8-181)

服装缝纫平整度的研究进展

肖 平(11-182)

静电纺动物蛋白纳米纤维研究进展

吕婷婷等(12-14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织物图像特征提取与检索研究进展

孙 洁等(12-146)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议题

陈 雁(1-182)

纺织基防弹防穿刺材料的研究回顾

陈晓钢(6-158)

化学防护服国际标准最新动态对我国GB 24539—2009修订的影响

杨小兵等(6-165)

柔性防刺涤纶/碳化硅织物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

王新厚等(6-171)

针织结构材料在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丕波等(6-176)

透气式球形活性炭化学防护服复合面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其霞等(6-182)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技术几点思考

张 泽等(12-152)

含变异结构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

刘俊岭等(12-162)

复合材料缝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显峰等(12-169)

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注胶工艺调控方法与技术

张国利等(12-178)

猜你喜欢
织物纤维性能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织物柔软剂的香气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