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研究及分析应对

2019-05-27 10:36柴红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迅速推广,传统的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管理风险的严重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在执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關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分析应对

内部控制制度是协调、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规范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持续加大,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健康的运行,不只是保障工作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近切需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单位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财务真实、资产安全、心中有数,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建设的有力保障;还是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预防腐败舞弊、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一)内控环境较薄弱。现代内控理论认为,内控环境的主要因素是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主要是指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重视程度、事项决策机制的建立、各部门的设置合理性以及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等。有的单位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对原理的真正了解,内部管理观念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的社会状况中,感觉严格内控会造成自己不舒服、不自在,影响自己的领导权威。有的单位领导层虽然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认为这是对领导的约束,所以在工作中消极推行,甚至想办法回避和绕开。有些单位由于人员配备较少,会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发生,导致没法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二)风险意识不够强。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对风险控制意识欠缺,没有较为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无法对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定期梳理分析,更不能就单位可能存在风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所有当一些不规范业务活动对单位造成一定的风险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应对能力不足。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配套管理制度,也没有具体有效的操作流程,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单位虽然有较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的指导与严谨的思维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模糊,内部结构紊乱,推诿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下。一些规模较小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向有一些简单笼统的规章制度,没有具体细化,业务流程也相对简单,甚至一些较为重要的审批事项都没有相关审批环节,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部门检查而设立。

(四)监督评价不到位。一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内部监督评价机构和相应的机制,或设立的监督评价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起到监督评价作用。二是外部监督相对滞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部门主要是财政和审计部门,检查工作时受到时间和人员的限制,大部分是走形式和走过程,影响了政府监督的效力。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应对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单位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尤其是领导层,首先要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来,根据工作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细化工作管理办法,深化工作管理要求。其次,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单位奖惩制度,并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到表率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各单位内部控制应以风险防控为重点,认真梳理单位业务流程,将梳理出的业务流程与控制要求进行对比,确认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对关键流程、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进行控制,明确责任主体,合理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有效防范风险。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和业务流程,确定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将制度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做到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并相互独立,分工合理,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

(四)加强监督评价机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和公平有效的内部控制考评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确保内部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开展定期的内部监督审查,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内控制度设计的效果和实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评价,这样更能保证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加强内控考核评价结果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工作中的应用,形成有效的内控成果转化机制。

四、结语

内部控制管理是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行政事业发展中,只有将内部管理与实际工作真正的融合,才能强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各单位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整合单位内部结构,制定出科学、高效的工作制度,很抓工作落实,促进单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整体竞争。

参考文献

[1] 赵崇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8(33):119-120.

[2] 许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1):85-86.

作者简介:柴红烨(1972.10-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会计师。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浅析如何做好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