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模块教学的探究
——基于县市级电大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析

2019-05-28 01:47冯卫琴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财务管理模块

冯卫琴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临海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财务管理》课程是电大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让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认知基本上,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实现课程的能力标准,并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有一些感性认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整合能力等。为能完善《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在反映时代特征的同时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力,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模块教学是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科章节体系而建立的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模块教学侧重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即与职业活动紧密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运用符合职业能力形成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模块教学所特有的深刻内涵与教学价值。

一、《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教学活动对象为电大会计专业的学员。由于招入的学生生源不是很理想,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面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各种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项目类型和计算方法等都相当的模糊,对老师讲解的实例并没有几个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期末的应试也期待老师有考试范围的归纳,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学生似乎被迫的接收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学生自主意识强烈、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失去独立的判断意识。

二、《财务管理》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本课程根据我们电大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不以应试为目的,以能力目标为主旨,并且注重满足学生创新就业的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强调财务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财务管理知识、一般财务活动管理、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三大教学模块(图2),这三部分的内容是循序渐进、依次深入。首先使得学生初步了解财务管理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内容的基本框架;其次,为了学生对实践有所了解,用更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实务;最后,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解释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建议。(图2附后)

2、课程三大模块教学方法的探究

重构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实现。在教学模式设计中,以强化学生理财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目的,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针对基本财务管理知识模块教学方法的探究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由任课老师讲解法为主运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法等为辅,使得学生初步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基本内容。学生准确掌握财务概念、术语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财务管理的基础,同时拟定若干个理论专题(附图3),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和文献,及时安排对专题的讨论,强调学生积极的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使学生更快熟悉入门,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学习信心。

图2

图3

(2)针对一般财务活动管理模块教学方法的探究

依据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内容与财务管理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相联系,以解决理财工作任务为主线,把财务管理知识点演变成每个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点。(附图4)

(3)针对财务指标分析评价模块教学方法的探究

财务指标分析评价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判断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采用案列法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此模块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借鉴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和人际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成绩优劣进行配对安排分组,每组为5人左右,确定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由学生进行选择作为分析对象,每个小组除了对各自跟踪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外,还可以关注其他小组选择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便于比较和学习。(附图5)

图4

图5

以上教学方法的探究除了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外,选用文字教材、课件、微课、微信、微博等作为教学媒体。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课件是强化媒体,主要是分层次讲授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是对文字材料某些内容的补充。微课、微信与微博是作为线上媒体对学员进行无间断辅导,同时假期建议学生深入企业,感受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进程。

三、合理进行课程教学的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评定活动,是确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原有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日常的学习过程,学生会因为偶然的考试失误影响课程的最终成绩,针对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及以上财务管理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评价要求。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要比学习内容重要的多,财务管理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阅读、理解和计算等基础技能,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使用总结性评价的同时,引入形成性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注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关注学生原有水平与现有水平的变化。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必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任课老师可以带学生到企业参加实地培训,学生也可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通过实地接触和感知,回校后教师和学生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讨论交流,由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3、重视外部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财务管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一般只有教师参与评价,依靠教师的一方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成果,学生处于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会受到教师主观臆断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状况,财务管理的课程要发挥不同评价主题在评价中的作用,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积极的自评互评、校外考试机构评价、企业评价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实现激励学生学习和推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4、重视激励与发展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激励改进的机制。教学评价更应该激发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动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学习成绩的反馈等,都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但要评价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的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评价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务操作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即使有“双师型”的职业资格,也应该努力跟上时代的节奏,多方面的参加培训,从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通过微课、微信与微博等线上媒体对学员进行无间断专业知识的熏陶,发布相关的信息技术、经济、金融、管理乃至国际准则等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创新实训项目、编写实训资料、评价学生实训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我们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形成组内成员监督、组与组之间的监督,教师对组负责人的监督。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