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盼更多内地企业来港上市

2019-05-30 06:17凌德范凌志
环球时报 2019-05-30
关键词:纽交所概股阿里巴巴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本报记者 范凌志

继中芯国际从纽交所退市并打算集中在港交所交易之后,有媒体爆料称,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计划在香港二次上市,引起香港市场一片热议。香港舆论普遍认为,鉴于中美贸易摩擦乃至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区政府应积极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要防止一些问题企业浑水摸鱼。

曾经错过彼此

彭博社2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4年多前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考虑来香港二次上市,集资200亿美元,预期最快今年下半年会递交上市申请。阿里巴巴发言人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香港《星岛日报》29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阿里巴巴一直不排除在其他地方上市的选择,假设选择赴港上市,将是一个严肃的商业决定。该消息人士强调,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预测到中美贸易战的发展,因此并非如外界所猜测——选择香港作二次上市是出于中美贸易战的考虑。

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早于2013年曾寻求在港上市。但最终因同股不同权架构未能符合当时港交所上市制度,于2014年9月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并称为历来在美国集资最多的新股。

港交所失去阿里巴巴这一大客户后,随即加快推进上市制度改革,容许同股不同权,以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去年4月底改革生效后,至今已有两家内地公司通过同股不同权架构成功上市,即小米和美团点评。

希望吸引更多

香港《都市日报》报道称,港股今年首季表现勇猛,累积升幅达12.4%,但作为去年“集资额一哥”的新股市场,表现却严重落后。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今年前3个月的新股集资额及集资公司数量全部下跌,其中集资额减少16%至204亿港元,仍位居全球第二,但上市新股仅得37只,比去年同期的64只大跌42%。

香港《信报》29日报道称,港交所于2014年错失阿里巴巴后,一直希望能吸引这家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的电商巨企回归,如今阿里考虑重回香港上市,实为港交所吸纳新经济企业的发展策略打下强心针。

香港《明报》29日报道称,阿里巴巴有意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传出后,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港交所可受惠于此,吸引更多科技股来港上市,从而提升成交量及其每股盈利预测。

谨防浑水摸鱼

香港《大公报》29日发表评论称,目前阿里巴巴流动性充裕,在港上市显然并非为了筹集资金那么简单。事实上,近期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科技企业、人员以至学者的行动变本加厉,反映出美国全力阻挠中国科技发展,不可避免波及在美挂牌的中国企业,迫使这些企业重新检视在美国上市。

香港《经济日报》29日发表社评称,对香港而言,作为国家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若中美爆发金融战,香港势难避免受损。但同时,国家资金与企业更需要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作为继续接连国际与走出去的平台。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概股现在需不需要所谓的“避风港”,这是一个问题。毕竟美国如果真的对在美上市中企在资本市场采取各种措施,那就不只会影响中概股,而是会让美国自己的金融机制、市场机制遭到摧毁性的破坏。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想争夺这些未来在中国新经济当中会起到重要作用的公司和实体,甚至会为此进行相应的监管制度修改。如果美国实施对所有中国企业赶尽杀绝的政治化态度,会树立一个非常坏的典型,以至于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信用消耗掉。

万喆称,另一方面,现在也要防止一种论调,即动不动就鼓吹好像中概股回归都是“为国回归”,这样反而会造成逆市场化的潮流,甚至使一些有问题的企业钻了空子。如果美国逆市场化,我们则要更加开放地去对待这件事,好的公司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猜你喜欢
纽交所概股阿里巴巴
美政治打压,中概股又遭“血洗”
辨析中概股“归巢”
中概股的AB面
狼抗议鹅
中概股回归政策不变,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