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叶斑病绿色防控技术

2019-06-01 01:26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国琴
农业知识 2019年9期
关键词:叶斑病病原菌湿度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刘国琴

一、危害症状

番茄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布满暗褐色不规则形水渍状小斑点,后沿叶脉向四周扩大,中部逐渐褪绿变为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稍凹陷,后期易破裂,穿孔至脱落。危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甚至脱落。该病症状几乎受限于叶片,但环境适宜时,也会在茎部发生。

二、发病条件和流行因素

1.病原菌。番茄灰叶斑病由茄葡柄霉和番茄葡柄霉引起,主要以茄葡柄霉为主。

2.病原菌传播方式。番茄灰叶斑病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当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灌溉水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不断蔓延。

3.流行的因素。(1)品种:目前在市场上许多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品种,表现出对灰叶斑病高度敏感性,且感病后发病流行速度快。(2)环境因素: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影响,连阴天,多雾的早晨及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以上时易发病。(3)栽培措施不当:连作地块、低洼渍水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地块均发病较重;田间闭塞、通风不畅等造成田间湿度过大,也是灰叶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三、绿色防控措施

1.农业防治。(1)及时清除病残体:田间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同时在植株生长期,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2)控制田间湿度: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另外,选用优质无滴消雾膜覆盖棚室,防止棚膜滴水传播病害。(3)合理施肥:注意平衡施用肥料,不可偏施氮、钾肥,同时也要注意补充磷、硼、钙等元素,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抗病能力。(4)合理轮作:与非寄主作物,如十字花科蔬菜,谷物等实行3年以上轮作。

2.生物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2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量250克,或者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60克兑水均匀喷雾。也可以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或者1.5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喷雾。

3.药剂防治。(1)发病前防治:在番茄灰叶斑病易发时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2)发病后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叶斑病病原菌湿度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