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虫杀菌剂烯啶虫胺

2019-06-01 01:37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李勤古
农业知识 2019年9期
关键词:混配飞虱蜂场

文/ 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 李勤古

烯啶虫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很好的内吸和渗透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阻断昆虫神经突触受体的神经传导,对小麦蚜虫、水稻飞虱、蔬菜烟粉虱、白粉虱、蓟马,以及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

烯啶虫胺属高效药剂,杀虫活性高、单位面积用量比较少。防治水稻、棉花、小麦等作物害虫时,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4克。江苏的武进、常熟、姜堰等地多点试验示范应用,对秧田灰飞虱成虫、大田灰飞虱若虫、白背飞虱、褐飞虱均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中等发生情况下,早期用药,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3克,防效在80%~90%。建议防治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用药剂量为667平方米有效成分3克;防治褐飞虱提早用药,压低基数,用药剂量为667平方米有效成分3克,用药较迟或发生量较大时要适量加大用药剂量。

使用烯啶虫胺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安全使用烯啶虫胺虽对作物、害虫天敌安全,但对蚕、蜜蜂高毒,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桑园和蜂场。放蜂季节蜜源植物上切忌使用该药剂,在其他作物上大范围使用该药剂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蚕室和蜂场。二是避免乱混配。烯啶虫胺水溶性较强,与碱性农药和碱性物质混配,更容易引起分解而丧失活性,因此务必注意不要乱混配。三是交替使用。烟碱类杀虫剂滥用很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要控制烯啶虫胺使用次数,同时还要注意与非烟碱类药剂轮换使用,以防止害虫产生抗性。

猜你喜欢
混配飞虱蜂场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谨防意蜂对中蜂群灭绝性的盗糖
离子液体/纤维素混配固定相分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