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研究

2019-06-01 07:35张宸瑄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

张宸瑄

【摘 要】相机抉择是政府用来应对经济发展周期中的波动的手段,通过交替使用“松”“紧”手段使经济恢复至正常状态。但在政府相机抉择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政策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加剧了经济波动,其内在的原因包括多方面的因素。相机抉择中会出现一些困难,而如何依据国情与国际经验解决问题正是当局应当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形势与方向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根据经济目前的状况相机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整收支来稳定物价以及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位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运行时,政府就应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来促进经济运行向均衡路径回归;而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上运行时,政府就应该通过相反的操作实现经济稳定[1]。

相机抉择是如何影响着中国经济运行以及社会发展,以及在执行相机抉择时会出现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将结合理论及实际来对相机抉择的财政问题进行科学探讨。

一、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一)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传统意义上讲,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激活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更有利于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比如我国当前面临着进出口乏力的情况,上文已经提到,严重的“外需依赖症”导致我国GDP增长出现放缓的情况,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

GDP=C+I+G+NX

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和NX分别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由当前经济状况可知,在经济主要依靠的出口一项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时,仅占小部分的消费与不多的投资已经无法拉动GDP的持续增长,在通过宏观调控增加政府购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振消费与鼓励投资。

(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困境

通过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政府可以使用国家预算、税收、国债以及转移支付等手段来稳定经济运行。当社会处于非充分就业时期时,政府的财政目标是单一稳定产出,财政当局根据经济冷热相机调整财政政策来稳定社会总需求。

但对于政府来说,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财政政策的力度难以把控,仅从静态理论上制定的财政政策往往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假设当前经济受到外部冲击,使产出水平位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同时通货膨胀率也降低,则此时政府应当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和通货膨胀率回到原有水平,此时需要调整的数量可以由国民收入恒等式计算得出:

我们假设国家宏观税率为25%,私人部门的编辑消费倾向为0.5,则调整一单位国民总产出需要减少财政支出0.625个单位。但事实是,如果政府按照理论计算结果减少了0.625个单位的政府支出,总的支出减少可能更多。其次,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的权衡也是相机抉择的困难之一,而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说的经济“滞胀”。再加上不同政策工具有不同的时滞性,由此导致政策的执行时间无法估计,带有延迟的政策执行可能错过危机最严重的阶段,不仅功效无法发挥,甚至可能加剧经济波动。

上述分析均未加入更加实际的因素,实际上,在财政政策的实践中,财政当局往往更追求显性而直接的效果,同时尽量减少政策實施的阻力[2]。加上顺周期性的影响,使得政府多数抉择都建立在赤字的基础上,在没有问题的良性经济周期上时,该政策导致政府支出过高引起赤字,一旦出现危机,因为没有充足的财政盈余导致政府赤字无法弥补,而部分刚性支出则会使经济陷入死循环。

二、相机抉择在国际上的经验

我们将财政称之为“公共财政”和其内涵的“民主理财”或“公民理财”,已经内涵的表明了财政的决定是一个公共选择程序所制定的公共政策结果[3]。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过,相机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财政当局能否正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与能否掌握进行抉择的全部信息。如果不能合理把握时机,财政政策的时滞性会使政策错过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而起不到作用甚至加剧经济波动,再加上赤字政策的实施,可能使国内经济形势产生严重危机。而财政规则能够帮助当局减弱赤字政策和时滞性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

放眼全球,相机抉择是相对“规则”而言的一个概念[4]。完全依赖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并不可取,完全抛弃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也并不实际,因此,如何使相机抉择真正能够发挥其效力也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的一个问题,各国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约束相机抉择,例如赤字规则、借贷规则和公共债务规则等,通过对相机抉择的限制来真正发挥其效力。但政策制定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对相机抉择的限制并非真正达到了其目标效应,尽管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各种限制规则的制定严重影响了财政政策的灵活性,使各种非透明的行为导致财政规则成为了掌控政策执行的工具。显然,对相机抉择进行适当约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尽管目前也有学者利用各种模型建立了各种内生性财政规则(Perez and Hiebert,2004),但都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模拟,并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5]。规则应当如何制定,也是财政当局面临的困难之一。

三、国内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无疑在整个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是,倘若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个人收入增长明显低于GDP,消费量还是在下降,这样一个结构不转变,中国由外需主导的模式不会改变[6]。政府采取过一系列的举措,希望通过刺激内需来改善外需不足的现状。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同年的12月,“三去一降一补”也被确立为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

财政政策的制定要求政府充分掌握市场会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进行适当的相机抉择,借此充分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到如今建立不过20年,宏观调控等经济手段的使用准确度还有待提升。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尚未真正建成, 政府收支不受社会公众、不受市场和资本的约束、规范和监督[7]。

这也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发展中探索的阶段时,需要对政府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进行约束,推进财政的公共化并完善政府预算制度,并制定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控制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的合理使用,是财政政策实现预期目标以及增加人民获得感的关键[8]。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那便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依旧较高,这种情况并非良好态势,在收入分配差异严重的背景下,当局所制定的财政政策也许都会化作徒劳。基尼系数(Gini Index)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其数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通常来说,国际上把0.4作为警戒线,超过该值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先来看看我国近年来的基尼系数: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高于0.4这条警戒线,说明我国依旧处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衡的行列,在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收入分配差距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由此导致了居民实际的消费能力并未提升而是出现了分化,居民看似需求旺盛但实际上有效需求不足,这种趋势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财政当局政策的制定不利,使得其更难制定一个合适的相机抉择政策来应对出现的经济动荡。因此,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也是当前政府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扶贫政策帮助低收入人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尽力消除东西部的基础设施差异。同时完善税法,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积极引进高技术产业带动当地技术发展,也能够吸引人才流向中部缓解东部就业等压力,使得中西部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推动各地区发展平衡。

根据上文的讨论,可以发现若想制定一个合适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需要关注的远远不止相机抉择本身,还包括除相机抉择政策之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然一个合理的相机抉择也是重要的前提,抉择过程实现透明可监督不仅能够保证抉择执行不会带有政府偏向,更能给关注这些抉择制定执行进程的大众以信心。同时改革的重心也要向如消费指数与分配平衡等影响相机抉择基础的方向偏移,为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再加上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上世纪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同样需要汲取其经验,避免陷入本次调控的目标实为上次调控的政策,看似不停地在挽救危机实则为掩盖上一期的错误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7]李昉.《中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8,3(3):121-124.

[2][5]李永友,周达军.《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机制的权衡与完善》[J].财贸经济,2007,2:10-17.

[3] 付敏杰.《财政政策为什么退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舞台?——事实、文献与观点》[J].金融评论,2013,3:43-54.

[4]刘卫,张晓林,杨源源.《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相互配合》[J].HAINAN FINANCE,2016,10:18-22.

[6]王建.《中国外需依赖症久病难医》[G/OL]. https://www.xzbu.com/3/view-1546772.htm

[8]盤和林.《“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该如何“积极”》[N].证券日报,2018-10-20(A03)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用好用活财政政策 推动民族宗教事业发展
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县级基础教育部门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省H县为例
周期性失业与宏观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