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高职院校《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的设想

2019-06-01 07:35卿雪梅彭凌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策略

卿雪梅 彭凌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走进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的课堂,融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际,使学生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即在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的指引下,准确把握三维目标,有效实现整体落实。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累积的经验,从分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的現状;小学数学学科能力的整体解读;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的策略三个维度对“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高职院校《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的设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课程教学;策略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理论够用,但在实践操作中缺乏创新力

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由单独招生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两部分构成,生源质量比较差,学生的高中基础知识底子薄,学习习惯不好,基本不能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本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依据高职教育理念,确定课程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够用为度”构建课程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较为广泛,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基本上只能模仿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及网络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进行。

(二)高职学生在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时存在着明确的深度不够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应当能够准确反映出数学教学特点以及现实需求,同时还应当符合基本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而我们学生在实际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时,通常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期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只能抓住a+b=b+a,(a+b)+c=a+(b+c)基本结论,而提炼不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实际运算中能让计算变得更加简便的数学思想。

(三)高职学生对小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教学对象分析,又称为是对学生进行的分析,对学情进行分析等。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其身心发展应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教学方案设计前应当对学生的水平、能力以及基础等进行全面把握。这样才能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实践中,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让其进行全面观察以及实验操作等,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和推理思维。同时,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以全体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当前我们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小学数学教材中某一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时,把握不好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小学生对于要学习的内容已具有的知识基础。例如就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进行教学设计时,对“9+3”这个算式,高职学生仅会依据教材上的内容预设小学生可能会用“数数”和“9凑10法”的方法来解决,而无法预设小学生会用“3凑10”、“把9看作用10”、“把3看作用10”等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不到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对小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准确,从而影响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三维目标的制定。

(四)高职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未能严格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规范和新课标要求,当前国内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整体目标包含四个方面,即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其中包含了数学经验以及事实等内容。同时,还包含利用数学思维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充分体会数学学科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创新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之间内在关联性较大,在教学实践中互相渗透与补充,切忌将其割裂开来。反观当前国内为数不少的高职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对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设计中,依然存在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现状,过程性目标虚化,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予以落实。特别是对学科核心能力的把握不清晰,培养措施不够全面有效。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注重结论“面积=底*高”及结论的运用,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小学数学学科能力的整体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的定位上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整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和所持的情感态度等。特别是在基础知识、技能获取基础之上,提出思想与活动经验的新要求;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要求以及能力培养要求,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围绕数学学习的相关能力,重点从“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从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抽象能力等五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四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融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突显了以下特点,保持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结构。但《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不够具体化、细化,不利于高职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目标的理解,而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就比较详细,课程内容解读全面,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的认识”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11-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三部分,且每部分都有详细的内容标准、数学能力水平标准以及对应的教学建议。如1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建议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由数物体的数量到数数,逐步抽象出数。结合小棒、点子、方格、小正方体等直观模型来认识数。并关注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关注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实践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切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将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之中,有利于高职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更关注过程、方法,全面思考数学教学时与具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比如表达以及呈现方式等,同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落实。使小学生在掌握必备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的各种内在因素的均衡发展。

(二)融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分析中

教师应当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并且能够读懂教学内容的价值,具体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分析。1、从整体上掌握各个学习领域的知识结构,对本单元以及即将教學的本节课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明确其在整个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数学背景方面的内容及其发展历程,全面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及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2、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呈现方式进行明确,深入研究教材编排以及意图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基本理念与理念,对本课时、单元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明确,以此来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够熟练应用的数学技巧等,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处理。高职学生在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专研不够深入,仅停留于教材的表面文字。如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大部分能确定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而想不到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将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融入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中,有利于学生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内容的数学学习水平标准,并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借助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在安排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和操作,在等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不能用整数表示其结果时,产生一个新的数(分数)的需求,借助图形表征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的变化;联系小正方体、数直线、分数墙等直观模型或实际情境比较分数的大小;从而使学生感悟数与数量,培养数感。

(三)融入高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材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一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材的特点都在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教材内容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详细、全面阐述,而疏于安排学生实践的内容,致使教师花费过多时间大篇幅地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的要求,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为了适应高职发展的需要,我们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与教材研究》课程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法,制订了“以技能训练为主,将知识与技能、素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与职业教育的需求,整个课程围绕以“必需、够用”为理论原则,强调技能训练为课程核心,将课程内容安排了十三个模块。其分别是:“走进小学数学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策略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概念学习”、“小学数学运算学习”、“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学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学习”。将小学数学学科能力标准作为教学内容编入教材,一方面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更透彻;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准确把握三维目标,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

【参考文献】

[1]伯见国.强化小学生数学探究意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1(12).

[2]商福芝.引领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2(09).

[3]陈清容,《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卿雪梅,《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教法》,西南交大出版社,2016年8月.

[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2015年8月.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