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观的差异体现及原因剖析

2019-06-01 07:35李诗瑶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李诗瑶

【摘 要】中国教育观与西方教育观存在诸多差异,最为主要的是中国教育观强调以仁爱为主导,而西方教育观更偏重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具有时代性和多元性。追溯原因,二者之间主要差异是由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及社会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中西教育观;差异体现;原因分析

价值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教育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本文首先对于中西教育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但其形成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其形成过程必然受其影响,是历史和文化教育融合的产物。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教育日益重要,各种文化教育呈现出了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良好的教育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西教育观的差异体现

(一)孔孟之道与人文主义

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历史悠久,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已经产生了以培养年青一代和传递文明成果为目的的特殊现象,即教育。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在这一历史阶段,教育发展产生质的变化,适应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制度化教育取代了自然形态的原始教育。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旧习,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即“有教无类”,即招收学生时不分民族、国别,其目的为了改良社会,培养大批贤才即“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的基本标准“仁智合一”,由此将“六经”作为课程,孔子的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孔子还提出一系列德育原则包括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慎言敏行,改过迁善。和孔子一样,孟子也主张培养君子和贤士,在德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持至养气,动心忍性,反求诸己。这些方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教育重视人伦和谐、强调整体精神的突出特征。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历史传统根深蒂固,西方自文藝复兴产生人文精神思潮以来,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世俗属性,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在不否认纯洁的宗教道德的前提下,承认和强调人的世俗生活和欲望的合理性。以以人为本、自我实现为目的,并关注人的存在,强调独立个体,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别,反对盲目崇拜权威,适应儿童的天性,建立启发式教育观。

(二)知行合一与《大教学论》

明清时期,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原理来源于“理学”针锋相对的心学。他的教育原则是知行合一,主要针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说而提出的。王守仁虽不反对读书,但绝不以读书为学问,读书不过是收敛心思,在学习过程中占很小一点地位。学习既是学做人,便不能离于躬行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观。

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在17至19世纪的西方社会,夸美纽斯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系统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高度评价了教育的作用。首先,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其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他认为所有的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初等教育应该普及于手工业者、庄稼汉和妇女。这种教育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有相似性,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科的独立。

(三)五育并举与实用主义

蔡元培在民国时期的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西方近代哲学观和政治观出发,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个方面,他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健全的发展。提倡“五育”并中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美育)。这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进步的教育观,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即折射出其观点的影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主要提倡实用主义的教育观,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用三个命题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回答:第一教育即生长,针对当时教育无视儿童天性、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消极对待儿童等现象提出的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促进儿童本能得到生长;第二教育即生活,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才能得以开展,合乎儿童需要的和社会需要;第三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过程实际就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并使经验不断得到改造的过程。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过程之中,尊重儿童的本能和需要。总之,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二、中西教育观差异形成原因

(一)经济基础的差异: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

教育观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社会存在决定的,而社会存在又是受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共同影响的,所以对中西教育观差异的原因剖析也必须要从这两方面来入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无论中国或西方,都是在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创造了相应的教育观。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十分适合农业生产。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人们进行农耕生产,在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要求家族成员必须团结配合,这使得中国发展得较快,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萌发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育观。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而希腊紧邻大海,土壤比较贫瘠,四季分明不明显,极不适宜农业生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们无法从事手工业生产,便形成了有许多相对独立的人组成的城邦以及工商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即个人主义的自我进取的教育观,这也是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吻合。

(二)政治制度的差异:封建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及以血缘关系结成的错综复杂的层次网络形成了高低贵贱的不同等级。在古代中国,存在几代同堂的庞大家庭规模,这与西方完全不同。中国强调“以和为贵”,治国方略强调“和谐社会”,这说明“和谐、和睦”的教育观在中国中起到重要作用。西方人主张人的个性张扬与展示,主张享受人的权利和自由。

中西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状况是地主农民之间的对立,这就决定了中西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在大的方面是相同的,比如两者皆为封建专制。中西社会结构导致中西政治制度存在许多差异,西方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西方社会政治多元化、党派多元化,形成了以人为主的自由发展的教育观。

三、小结

一个国家的教育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中、西方的教育观都有各自的优点,又有各自所需完善之处,中国重和合、重德治,有利于国家教育的统一发展,对社会的稳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西方人重个体、重法治,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但一定程度上忽视整体的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中西教育观虽然不同,但并非是完全对立、相互排斥的,所以中国与西方教育交流中,双方教育观可以不断融合,这种融合并非对本国教育观的一种否定,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丰富和完善,所以中西教育观融合有利于中西之间的教育交流,有利于中国与西方各国的社会的发展,并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在中西方的交流过程中,知己知彼的教育观是十分必要的,双方的教育观能为彼此交流更加顺畅。中西教育观融合虽然必要,但保持本国教育观更为重要,不管国际局势如何,要以本国教育观为指导,用西方国家的教育观丰富本国的教育观,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

[2]吴艳茹:杜海燕,《中外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3页

[3]高平叔:《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63页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