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2019-06-01 07:44南辰
汽车与安全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交管盲区交通管理

南辰

纵观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交通方面的创新都是先行动力。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不例外。这正是交通管理科技升级的绝佳战略机遇期。

依托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车联网技术,交通管理的盲区和死角将越来越小。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人脸识别、车脸识别应用,交通管理将向可预判、可预防、可清晰追责的全新阶段迈进。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一些交管便民服务将有可能更加简易、便捷。依托电子车牌和更加先进的交警个人执法终端,路面单兵执法效能将大幅度提升。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各大城市正在探索的“交通大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构建的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各地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和城市交通集成指挥系统,出行领域的移动服务平台,酝酿中的车联网平台,这些智慧平台发挥合力,“交通大脑”就能够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例如,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提出“基于时段的交叉路口”概念,路口不再設交通信号灯,车辆接近路口时由交通管理系统协调车辆通过交叉路口时间。再如,阿里巴巴在杭州进行的“城市大脑”测试,在部分路段可以使车辆通行效率提升11%,以算法节约大量警力,以人工智能缓解拥堵顽疾。未来,“交通大脑”对交通管理深度介入是大势所趋。如何将企业、院校、交管部门的长处结合好、发挥好至关重要。

不能忽视的还有智慧交通将给交通安全带来的红利。《暗知识》一书介绍,美国交通部基于600万例交通事故分析数据显示,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能够降低15%的交通事故,V2X(车联网)的使用能够降低36%的交通事故,两者结合能够避免96%的交通事故。笔者今年初曾经在博鳌亚洲论坛体验5G应用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路测,依托V2X技术和5G低延时特性,无人驾驶小巴能够自动感知前方路口红绿灯剩余时间预先调节车速,感知路口盲区有无车辆,真正实现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从中不难管窥未来智能交管的魔力。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在交管科技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相关法律、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和隐私保护力度都需要与时俱进。

在一些城市,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用于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多年来由于警力有限造成的“执法死角”有望消失。在上海,交通违法大户快递电动自行车开始使用安装芯片的电子车牌,采集基站可以对车牌进行读取,获取轨迹,并对逆行等违法行为进行判断和取证。在北京,地铁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乘客实施分类安检,提高乘客通过效率。当公共场所的监控探头、物联网感知系统履行执法、安检等重要职责时,通过法律赋权至关重要,严格遵守程序正义至关重要,对公民隐私加强保护至关重要。没有这些,交管技术的突飞猛进就难以获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撑、最强有力的推行动力。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随着智能交管技术应用的升级,过去的很多违法盲区将被纳入监管视野,某些交通违法数量有可能激增。对此交管部门应做好应对,要针对交通参与主体加强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的宣传,要加大对执法、管理新技术的宣传,逐步扭转法不责众的旧观念,将为民保畅通、保安全的初心作为技术升级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

猜你喜欢
交管盲区交通管理
编者按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公安交管推行一站办结等6项新措施
了解汽车的视觉盲区有必要
北京20多项交管业务可电子支付
盲区
论交通管理中非机动车及行人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善对策
让孩子远离 “汽车盲区”!
英军撤离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