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培养途径

2019-06-03 02:53杨国琍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途径高校教师

杨国琍

[摘要]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始终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发展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从高校教师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05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2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前言

高校教師的作用和性质就是为大学生解惑,传递知识和道理。这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然而,这仅是教师价值的一方面体现,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的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精神榜样与道德模范被学生尊敬与效仿。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却参差不齐,好坏参半,其现状与问题令人担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备受关注与青睐,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型人才的责任,有义务将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长远大计并积极采取措施。只有高校教师素质优良,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教师过分追逐物质利益,忽略本职工作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心浮躁、物欲横流,许多高校教师对于自身的待遇并不满意,尤其在看到社会上其他职业的收入高于自己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感,因此采取了许多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譬如不愿专心坚守本职工作,而选择到校外进行兼职;或者醉心职称,将精力放在如何升职加薪上;更有甚者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便利赚取利润。这不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更给高校的校风建设带来极其消极的影响。

另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存在着消极懈怠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性质没有实现认同,教学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的缺失,以至于其在工作过程中敷衍懈怠,不求上进,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提高精进,在教学方法与模式方面不求创新,在治学探究方面缺乏严谨性与专业性。不仅如此,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薄弱还使其在教学时鲜少与学生沟通互动,仅将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按时上课,传授知识内容即可,从而忽略了自己身为人师,肩负学生引路人、导航灯的社会责任,对自己的学生放任自流、不加约束,对自身疏于管理,以上种种行为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好的师德师风,不被学生认同与尊重,在学生中极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对教师群体的认同感。

针对如此不堪的现状,高校不应置之不理,而应该将如何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自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后,始终致力于教育改革与提高,将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作为发展的首要工作与最终目的。只有高校教师具备崇高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充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遗余力地做好教学工作。然而,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使其教育行为有悖于教师原则与教师精神,其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追逐也将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造成错误引导,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时代发展需求,是我国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要。

(二)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实力

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所学校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学风建设、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学风建设与师资力量,而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如果高校教师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往往无法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而教师更不会将时间与精力放在提高自我境界、精进知识水平上,而是过度地追逐名利、金钱,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晋升职称、提高薪资、额外牟利上,这也就导致了学校的治学水平整体下降,不良风气盛行。师资力量的薄弱与学风建设的疲软几乎是同时存在的,要想回避两者,就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增强工作上加以重视,当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时,才能真正成为令人满意的人民教师,被学生信赖与敬仰,才能切实做好教学本职工作,严谨治学、推陈出新,只有这样,学校内才能形成知耻好学的良好风气,继而为学校树立健康、积极、拼搏、进取的形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三)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优质人才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即将大学生培养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可以说,高校教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人生轨迹,这样的重任必须由教师亲力承担,不容推卸,所以,一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定会在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定会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影响教育着学生,正所谓言传身教,如果高校教师缺乏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会给大学生造成错误的认知,更会在教学工作中敷衍懈怠,继而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素质低下,其未来发展也将不容乐观,因此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策略

纵观当前社会形势,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要想有效地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采取合理的途径及策略,这需要集合教师自身、高校管理、社会关注等几方面的力量。

(一)高校教师的自我管理

高校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严于自律,恪尽职守、慎独反思。首先,高校教师应加强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水平,也要学习教学教法,在教学工作中推陈出新、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多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与我党先进的思想,继而科学地认识社会、自身与他人的三者关系,具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并提高觉悟,抵制腐败道德观念的侵蚀。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反思,并有意识地加强对自己的约束管理,以优秀的学者为榜样,并为自己树立严格的道德标准以及思想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管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学校管理的监督管理

高校教师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力量,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关注与严格管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师管理方面不得章法,往往疏于管理或者管理混乱,这给教师的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使得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缺失。为了保障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学校必须加大管理的力度,一方面对教师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教师行为出现越轨,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公布,以期起到震慑警示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成绩与科研成果进行监督,尽可能避免教师问的相互倾轧与不良竞争,确保教师能够互相合作,共同進步。不仅如此,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让其得到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空间,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继而对教师职业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三)社会关注的健全完善

目前,社会上对教师能力的认可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知识上,而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注度不高,这也导致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断下降。甚至,社会的认知偏差也令教师形成了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职业原则。因此,社会关注的完善加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社会要形成一股强势的约束力,让教师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其次,社会要对于师者给予足够的尊重,令教师对自身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最后,社会应倡导提高教师薪资水平,弥补教师的心理落差,帮助其在教师岗位上走得更远,站得更牢。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不断提高,作为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目前,我国高校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状也不容乐观,但只要教师严于自律、勤于学习,学校加强监督管理,社会给予高度重视,其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将得到有效改善,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前途未来,国家的昌盛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途径高校教师
试论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