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

2019-06-03 01:47
大众摄影 2019年6期
关键词:艾森巴黎世界

1958年,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开心与兴奋的情绪瞬间从画面流出,卡蒂埃·布列松的一幅《男孩》几十年来感染着每一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1963年,《生活》杂志委托艾森斯塔特拍摄“摄影师眼中的巴黎”。而那时,巴黎几乎被无数人拍烂了,艾森斯塔特却以独特的视角,从巴黎的孩子入手拍了一张及其精彩的照片——《剧场的孩子》,画面里一群孩子在看木偶剧,不知道台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各自呈现出兴奋、惊讶、害怕、拒绝、尖叫的状态;1985年一张眼神坚毅而美丽的脸庞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震撼了世界无数观众,当麦凯瑞拍摄这张照片时正处于阿富汗战争时期,女孩12岁,父母双亡,和兄弟姐妹一起躲在巴基斯坦的避难所里。这张动人心弦的照片也成为了阿富汗战争冲突和各地难民局势的象征,进而三次登上了封面。历史上,以孩子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广为流传,影响着世界,孩子的世界曾是我们的过去,也将是我们的未来。

本期专题我们邀请了来自于不同身份背景的摄影师爸爸、摄影师妈妈,以家庭为单位展开,他们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第一见证者,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被这些首次当父母带着些欣喜、焦虑而可爱的人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伴随孩子成长的除了来自于父母温暖的怀抱,身边人和环境的关怀与爱护,还有与之相随的第三只记录他们点滴生活的眼睛:相机。

Iwona Podlasińska 摄

左微微

相機和笔一样是记录和表达,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体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过程,是观察和体会,细细咂摸。对于左右来说,小时候,相机也许是“妈妈来了”,长大一些,相机就是相机,玩具?游戏?或者什么都不是。

王小点

我眼中的相机是“不舍得流逝的记忆”,孩子眼中的相机是“我和妈妈在一起”。

Iwona Podlasińska

相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表达自己,与世界分享感受的方式。它训练并给予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我的孩子来说,相机可能已然成为了妈妈的一部分,因为我时刻都携带着相机。

点心

相机就是个工具,如果可能,越小越好,像特工用那种最好,眨眼就能拍。孩子最好不知道相机的存在,更容易形成我想获得的情绪。

我尝试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因为孩子不仅仅能看到眼前的场景,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Iwona Podlasińska 摄

猜你喜欢
艾森巴黎世界
艾森的时光机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杰西·艾森伯格 不看电影的演员
巴黎
彗星“艾森”生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