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比照片更有意义

2019-06-03 01:47点心
大众摄影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点成人摄影

2013年,我开始接触单反相机,拍摄风光,以海景居多。作为一名职业程序猿。对于摄影,没有拍片的欲望就不会拿起相机。渐渐地相机镜头便不自觉地只对准自己的孩子,场所多为住家附近的湿地公园。

拍摄孩子的画面,不一定非要来自孩子的生活场景,你要看的作品也不一定非要是儿童摄影。比如莫奈的一个作品,想象一下让他(她)进入这个画境是什么样的效果。我一般会在脑海里预先构思画面,这样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慢慢到后来拍摄时孩子无意间的举手投足,也会让我联想到最合适的画面。

从物理环境来讲,很多我觉得大人都受不了的环境,孩子们也许乐于其中生活得健康且开心,所以用不着刻意营造。而关于心灵环境,我会让孩子多阅读,阅读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自己明白如何选择成长的方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不见得就比孩子们更懂他们自己。

本人是非职业摄影师,无师自蒙,美术底子弱,色感更是硬伤。刚开始拍摄时也会浮于表面地去营造看起来好看、唯美的画面,但渐渐地越来越意识到,和让照片“唯美”(模特美,场景美)相比,作品中无论是模特还是场景的情绪表达都更能够吸引我。在拍摄时,我从不会去刻意调动孩子的情绪,孩子有情绪时我拍,安静的时候我也会按快门,在我看来安静也可以有好多种情绪。

我停下来,重新咀嚼我在那些所谓“唯美”类作品,发现了我注入的那些怪诞的情绪元素,结论是要想有新的出路,必须摆脱这个标签。在题材上重新解构的结果,使我不得不重新定义我“儿童摄影”的主题外衣,实是借孩子表现成人内心世界懦弱的一面,这个成人是我自己。在成人坚硬外壳下藏匿的是孤独和软弱,投射在影像中便是孩童的单薄身形。很多时候,光影只是一种外力强压下的隐喻。比如,在热闹的圣诞街游, 喧嚣与灯火的庆典之中,我捕捉华丽过场中的一隅孤独。

点心 摄

我在拍摄的时候会选择离孩子远些,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足够到他忽视你的拍摄行为;其二是可以让画面收入更多的环境元素。中长焦是通常的做法,但以个人经验,焦段控制在50mm-85mm足矣。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被拍摄的行为很敏感的孩子,如果你不能让孩子忽略你镜头的存在,不如直接和孩子互动以便得到想要的画面。

在国外的儿童摄影表达中,中性甚至压抑性的表达手法并不新鲜,相较于国内的儿童摄影国外的情况更加多元和包容,是多种摄影表达并存。关于children being children(孩子该有的样子),东西方的解释大有不同,我们习惯于去引导和定义孩子的样子,而国外的方式更多地是让孩子来选择决定自己的样子。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提供一种有别平常的视角,帮助孩子和内心还是孩子的我们去面对这个既热闹又安静的世界。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别把摄影当生活,记录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moment(時刻)不是你记录下来它,而是你成为这个moment的一部分,这样的回忆在我看来比照片更有意义。

王小点 摄

王小点 摄

孩子是一张白纸,她让我看到了“人之初”的善良,而她的成长,也会映射到我的言行,这面小镜子在帮我成为更好的人。

王小点 摄

猜你喜欢
小点成人摄影
成人不自在
永远的小点
变成小点
Un rite de passage
雨呀,请你小点下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