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中美术活动的支持策略

2019-06-03 16:37马玲娥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向日葵经验美术

马玲娥

生活情境中的美术活动,是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把生活情境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使幼儿对美术创作产生兴趣。本文以大班活动“向日葵开放了”为例,试析生活情境中美术创作的支持策略。

一、案例描述

情境一:向日葵是什么花?我园附近的小区正在举办“百花节”活动。于是,我们带着大班幼儿走进小区的花卉展览区进行欣赏创作活动。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一下就引发孩子们的阵阵赞叹。幼:“有好多花,真漂亮!”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有很多幼儿知道,但部分幼儿却不认识。师:“这是向日葵,为什么要叫向日葵,它有什么象征意义?”教师的问题引发了幼儿的讨论。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缺乏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真实的感知。因此,在创作《向日葵》之前,我们帮助幼儿更深一步认识、了解向日葵的外形、色彩、特征及其象征,帮助幼儿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拥有了直观经验之后,他们的欣赏创作就会更加生动形象。

情境二:向日葵长得怎样?幼儿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特征,缺乏体验的认知对幼儿来说很难形成有效认知。所以,教师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感知创作对象的特征,并留下深刻印象。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运用眼、耳、鼻等感官来观察向日葵,并引导:“你看到的向日葵的形状都一样吗?我们来摸一摸向日葵宽大的叶子,有什么感觉?花瓣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它和别的花又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发散性问题的助推,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向日葵的整体形态与局部细节,将向日葵与其他不同种类的花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把握向日葵的造型特征。

情境三:向日葵怎么画?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因此,幼儿美术活动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创作向日葵活动中,我请每位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向日葵,并引导其思考:“你觉得它像什么?花心怎么画?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花瓣比较合适?想一想先画些什么、用什么颜色?向日葵在风中摇摆,会发生什么故事?”在《向日葵花》作品中,有一个孩子在向日葵的花盘中画上了五官,她解释说:“这是我画的向日葵宝宝在微风中跳舞。”在宽松自由的生活情境中,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满了想象与生命张力。

二、感悟与思考

通过对该案例的反思,我尝试总结出生活情境中美术活动的支持策略。

1. 重现生活经验,激发创造欲望。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来源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依存于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如果对审美對象没有具体、深刻的认识,幼儿就创作不出富有灵性的作品。因此,我们通过挖掘周边小区的资源,有效运用生活情境,帮助幼儿重现对向日葵的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 创设问题情境,唤醒美术经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关注、探究和创作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不同的问题情境能更好地唤醒幼儿的美术经验。如本案例中,教师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对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保持幼儿的创作热情、激发幼儿的创作主动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3. 平衡技能情感,提升活动品质。曾经,我们为美术活动要不要教授技能而困惑。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幼儿的创造基点(向日葵的形、色、线),幼儿积累的经验(色彩调和、文字表达的经验),我们所储备的指导策略,都离不开基本的创作技能。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给予幼儿技能的支持?如果没有前期的观察、欣赏、比较、整理等经验的积累和师幼间情感的沟通,孩子就很难创造出富有灵性的作品。

猜你喜欢
向日葵经验美术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向日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向日葵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