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德育实践研究

2019-06-03 09:11项志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学实践

项志成

[摘  要] 一直以来,广大教师都忽略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会发现在各个学科中都存着许多德育资源.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么对学生的德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德育,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如果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这种间接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教育效果会更加凸显,这是由于德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德育;数学德育;教学实践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是考查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实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实现新课标中要求的三维目标. 数学学科中的素质教育与其他学科中的素质教育有所不同,它既不像道德与法治教材那么显而易见,也不像历史、语文那么直白易懂,它往往是隐藏在数学知识点当中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发现数学知识中隐藏的德育内容的能力,提升数学德育的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学德育概述

所谓数学德育指的是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融入德育方面的内容. 在哲学里曾提到数学在学校教育中所体现的价值就是它在训练人类心智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此可见数学学科拥有许多潜在的德育资源.

通过分析新课标中提到的三维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是判断德育目标是否得到落实的主要依据,由此可以认为,数学教育目标中就应当包括数学德育目标.

学生的行为直接反映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如果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美、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就可认为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总之,数学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组成,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的流动,这为教师实施德育提供了机会. 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教和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在我看来,需要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与德育进行有机整合,由此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数学德育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人类与数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利用数学知识创造了许多价值. 在现代信息社會,人们利用数学收集、统计数据,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问题. 当今时代是一个理性的时代,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维来认知我们周围的事物,精准的感知、定性定量的感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抽象出具体形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 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只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要善于分析他们的想法,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知识,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解答数学问题,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能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即德育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在现代社会,培养一个合格人才的前提是对其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德育的有效实施,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更轻松有效地掌握重点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良好认知,培养他们的良好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许多数学教师都已开始关注数学德育,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当,使得德育没有与数学学科知识实现有效融合,数学德育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教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面对中考压力时,大多数教师不得不选择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只关注讲解数学知识,重视数学成绩,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无法对学习产生热情,更谈不上德育的渗透效果,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数学德育实施途径

(一)加强情景教学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由特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教学氛围或教学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得出德育情境的概念,它是指由特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德育意义的德育氛围和德育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德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情境的时间与空间范围被限定在了课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和有效利用每一个教育情境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彼此敞开心扉.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利用生活案例导入新知识,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因此,有效的情景教学能更好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

例如,学生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普遍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枯燥乏味,无法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 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现状,我没有接着讲解这部分知识,而是借助电子白板,向学生呈现了直角坐标系的诞生史,当学生看到直角坐标系的发明者笛卡尔卧病在床都在思考数学问题时,仿佛有了许多感触. 学生在这个视频中感受到了笛卡尔之所以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与他从小热爱数学、勤于思考的习惯密不可分,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受到的思想教育正是教师实施德育的最好体现.

总之,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情境,不仅能增强数学德育的效果,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影响德育实施效果. 因此,数学德育实施的场所不仅仅包含数学课堂,还应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要具有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要具有全局觀,并且遵纪守法. 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带去正能量. 如果数学教师能够严于律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甘愿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就能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实现德育效果.

(三)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历史,实施爱国教育

由于数学德育的实施是随着数学日常教学而进行的,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不要抱着以升学为目的的态度去学习数学. 教师要善于发现与利用数学学科中的数学发展历史,比如,著名数学家研究数学知识的艰苦过程、数学发展史上优秀的人物事迹就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当学生受到这些优秀人物的感染后,就会主动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立方根这部分内容时,我就以《九章算术》这本著作为例,阐述了其对世界数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中国数学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又例如,在讲解圆的知识时,我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对于圆测量的重视,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从中教育学生要勇于学习祖冲之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

(四)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进行德育教学

生活化教育在当今社会是大趋之势,生活化教育即是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数学教材中使用的习题和例题,可以发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 教师可利用这些例题和习题开展数学技能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环境.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数据整理的相关知识后,会产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例如让学生统计自己一天在学习和生活中用了多少纸,然后计算全班同学一年使用了多少张纸,最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计算这些纸将要砍掉多少棵树.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数学统计知识,还让学生明白了浪费纸就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道理,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当将德育融入所教授的内容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德育的实施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能主次混淆颠倒,把数学课当成思想品德课在上. 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通过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及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和第三维目标,使学生接受了全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教学实践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