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9-06-04 03:13黄雅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黄雅容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体检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较多研究显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困扰,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欠佳,而长期睡眠障碍不仅易加重患者病情,还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除对上述疾病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外,对其开展护理干预亦十分必要。我院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睡眠护理、常规护理,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料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 40 例患者年龄为 55-79(63.69±6.52)岁,男女分别为 23(57.50%)、17(42.50%)例。对照组 40 例患者年龄为 54-78 岁,平均年龄(63.58±6.50)岁,男女分别为 24(60.00%)、16(40.00%)例。两组资料经对比可知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 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对症药物的治疗方法,嘱咐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向其简单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给予其饮食建议或运动建议等。

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睡眠护理干预,具体为:(1)病房环境管理:为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人员应对病房环境实施科学管理,结合患者诉求合理设置病房的温度、湿度及灯光亮度,嘱咐患者或家属禁止大声喧哗,同时,医护人员在执行各项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应做到“三轻”,如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在夜间尽量选择柔和的灯光,以减小光源刺激。

(2)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困扰,大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为改善上述现象,护理人员可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帮助其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向患者强调“不良的心理状态易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病情好转十分不利”,促使患者意识到不良心理的负面影响,从而自主调节心态。

(3)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应客观看待失眠问题,注意加强巡视,详细做好睡眠质量记录,若患者睡眠质量较好,可适当延长查房时间,若患者长时间难以入睡,可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药物,并准确、详细记录药物使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以免患者产生依赖性。

(4)辅助疗法:询问患者音乐喜好,帮助患者选择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的轻音乐,于患者每晚睡前播放,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播放曲目及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在白天适当进行体力活动或娱乐活动,例如可每天进行2-4次散步,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

(5)穴位按摩: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或家属对相关穴位(印堂穴、太阳穴、睛明穴、足三里穴等)实施按摩,时间为15-30分钟,在按摩期间,嘱咐患者或家属应注意控制力度。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评分: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信度、效度分别为 0.823、0.832,计分制为 0-3 分,总分21分)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对患者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生活质量评分:选择WHO制定的量表(总分120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选择自制量表(满分100分,信度、效度分别为 0.836、0.841,) 进行评估,对护理内容(40分)、工作主动性(30分)、工作积极性(30分)进行评定,<60分、60-80分、>80分分别提示不满意、较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 1:

2.2 对比两组患者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如表 3: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例数(n)睡眠质量评分(分) 生活质量评分(分)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 0 4 0护理前1 8.1 5±2.6 1 1 8.1 0±2.5 3 0.0 8 7 0.9 3 1护理后8.6 5±1.8 5 1 2.3 6±2.0 5 8.4 9 7 0.0 0 0护理前7 8.1 5±2.5 0 7 8.1 0±2.4 8 0.0 9 0 0.9 2 9护理后1 0 8.6 5±1.8 5 9 2.3 6±2.1 3 3 6.5 1 8 0.0 0 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s)

组别例数(n)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次) 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m i n)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 0 4 0护理前6.4 2±1.3 7 6.3 9±1.3 5 0.0 9 9 0.9 2 2护理后2.1 0±0.6 3 3.2 3±0.3 9 9.6 4 5 0.0 0 0护理前7.9 2±1.6 9 7.8 9±1.7 7 0.0 7 8 0.9 3 8护理后3.4 2±0.7 2 4.7 8±0.8 9 7.5 1 4 0.0 0 0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效[n(%)]

3 讨论

较多研究均证实,充足而有效的睡眠不仅有助于保证机体有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相反,长期睡眠障碍不仅可降低生活质量,还可破坏机体免疫屏障,降低其抗病能力。而多数冠心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对病情恢复十分不利[1,2]。

以往,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但上述护理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关注度不够,对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不显著,而本文对上述疾病患者开展睡眠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经睡眠护理干预后,其能有效意识到不良心理对疾病的负面影响,自主调节心态,并可通过其他方法(穴位按摩、播放轻音乐等)调节睡眠状况,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目的[3,4]。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患者实施睡眠护理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亦提示对患者实施睡眠护理的有效性更强,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好转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亦提示对患者开展睡眠护理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对增加患者好评度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得,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睡眠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还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