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的应用

2019-06-04 03:13陈香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缝隙缺血性

陈香满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0)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临床发病率,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为主要引发原因,严重威胁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实施血管腔内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是该治疗方式受时间窗限制,一旦超出时间窗会导致临床疗效受到不良影响,患者出现失语或者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风险较高,甚至会危及其生命[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机械取栓、动脉溶栓;前循环闭塞不足6小时,后循环闭塞不足24小时;病情均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所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有知情权且签字同意。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颅内出血患者、存在血管内治疗禁忌症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比照组(n=35)和探讨组(n=35),其中,比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 37-86 周岁,平均(58.9±9.6)岁,18 例前循环患者、17例后循环患者,探讨组男性21例,女性14 例,年龄 34-87 周岁,平均(59.3±9.5)岁,19 例前循环患者、16例后循环患者。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比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绿色通道,探讨组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后通道,如下:

1.2.1 成立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 成立由影像科、检验科、神经科、急诊科等多科室医护人员组成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并开通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由急诊医生迅速评估其病情并完善各项必要检查,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测评,确定脑血管闭塞范围、具体部位后立即向介入中心反馈并迅速开展溶栓以及取栓治疗,然后将患者转送至ICU或者病房。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就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采取整改措施并确保在后续护理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2]。

1.2.2 强化无缝隙护理管理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丰富小组成员对无缝隙护理各个环节的了解和认知[3]。

1.2.3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立即观察患者瞳孔、神志等,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初步抢救,向医院急诊室反馈患者病情信息、具体位置以及预计到达医院时间。联系相关专科医生以及急诊科医生做好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的准备工作。确保无缝隙人员分工,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应该迅速开启脑卒中绿色通道,确保人员分工明确,了解患者病史,掌握其四肢肌力、瞳孔、意识状况以及发病时间等,完成病情评估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同时检查其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等,确保医嘱得到准确执行[4]。开放卒中绿色通道后,首先在急诊室为患者进行采取病情干预和控制措施,然后办理急诊手续。患者治疗过程中涉及麻醉科、DSA导管室以及急诊部等多个部门,各科室需要确保工作无缝衔接,确保救治过程顺利进行。急诊医护人员直接将患者转入介入导管室并评估其转运风险,做好各类转运物品以及设备,确保转运护士准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呼吸保持通畅,防止出现误吸,观察患者瞳孔、意识以及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5]。此外,还需确保急诊室与导管室无缝隙交接、无缝隙沟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与其家属了解麻醉前注意事项、转运风险以及病情等,使患者的救治配合度得到提高[6]。

1.3 项目评价

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康复出院率以及两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主要包括急诊处置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获取神经影像结果所需时间、获取血液检查结果所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及应用

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21.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χ2、t检验进行比较,(±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探讨组患者死亡率明显较比照组患者低,康复出院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残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

探讨组患者急诊处置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获取神经影像结果所需时间以及获取血液检查结果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比照组患者,两组各观察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见表2。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s)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s)

分组例数(n)探讨组比照组t值P值3 5 3 5急诊室处置时间(m i n)4 1.3 4±3.1 4 6 8.5 6±5.6 7 8.9 2 6 5<0.0 5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m i n)5 6.9 8±4.2 1 8 4.9 6±4.5 6 9.4 3 0 6<0.0 5获取神经影像结果所需时间(m i n)2 4.5 6±2.3 2 3 4.5 6±2.4 8 1 0.3 9 0 7<0.0 5获取血液检查结果所需时间(m i n)3 2.4 5±2.5 0 4 2.0 1±4.2 3 1 1.3 4 2 0<0.0 5

3 讨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影像科、检验科、介入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的配合度,能够及时反馈急诊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采取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救治效率并为患者赢得更加宝贵的抢救时间。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可使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具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救护措施,方便临床医生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待其病情确诊后,立即为其实施血管腔治疗,确保术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防止出现项目或者环节遗漏现象,可使患者在急诊室处置时间得到缩短。确保患者转运流程不断得到完善,及时发现转运途中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处理,完善无缝隙交接处理工作,可缩短交接时间、明确交接内容、减少交接问题并提高交接效率。

此次研究中,探讨组患者死亡率为5.71%、康复出院率为31.43%、残疾率为62.86%,比照组患者分别为20%、14.29%、65.71%,探讨组患者急诊处置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获取神经影像结果所需时间以及获取血液检查结果所需时间均明显更短,两组各观察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使护理流程得到优化,缩短患者各项检查时间,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可促进其预后改善并提高其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缝隙缺血性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雨的缝隙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空中翱翔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