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恨歌》多重主题的原因

2019-06-06 04:19张梦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长恨歌白居易

摘  要: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历来都备受争议,但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而之所以产生多重主题,其背后是有原因的,本文试从《长恨歌》创作的社会背景、《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内容的比较、白居易本人的诗歌创作原则三方面来分析《长恨歌》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

关键词:《长恨歌》;社会背景;《长恨歌传》;白居易

作者简介:张梦雨,女,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02

一、引言

学者们一直以来主要研究的都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却很少涉及到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笔者将《长恨歌》放在它产生的时代,以及将与它有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来研究它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而这也有利于辩证地看待《长恨歌》的主題。

二、《长恨歌》的多重主题

自《长恨歌》产生以来,人们对这首诗歌的主题就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且都有对应的论证,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种统一的看法。仅从诗歌内容来分析,典型的看法就有三种:

第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爱情说”。因为诗歌里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就掩饰了杨玉环的出身,并且诗歌着重表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诗歌结尾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再次点明了“长恨”的主题以及表明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第二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说”。因为诗歌开头便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而这是暗指唐玄宗的荒淫怠政,再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读者看到的就是一个昏庸误国的君王,至于后半部分的内容写的是“长恨”本身,“长恨”应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

第三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爱情讽喻说”,即双重主题。正如诗的内容分为前后两部分一样,前半部分主要批判唐玄宗的“重色”误国,后半部分则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歌颂。

故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三、《长恨歌》多重主题原因

(一)《长恨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1、安史之乱后人们的心态变化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通常被作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战役发生于唐玄宗末年(公元755年),结束于唐代宗初年(公元763年),长达八年之久。战争,是残酷的,成功是属于胜利者的一方,但是战争过程中,参与者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无数的百姓更是被卷入了战争,他们才是最无辜的,即使能幸存,但也已经妻离子散。社会的惨状可见当时的记载“函陕凋残,东周尤甚。过宜阳、熊耳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编户千余而已。人烟萧条,兽游鬼哭”[1],“残酷的战争使得交战双方的军队在对抗中互相削弱、消灭,也使得大量无辜的和平人民在争夺中蒙难、死亡。”[2]长期流离失所的人们,自然渴望的是稳定的生活,这个时候凸显的不再是人们乐观自信、热情开朗的精神风貌,反而是一种寻求安稳的心态。虽然直到宋代,市民文学才更加繁荣,但是唐代商品经济也有所发展,此时市民文学也在酝酿中,自然而然,百姓的美好理想也会显现在文人的文学作品中。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李杨二人爱情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同时,中唐士人的观念也受到了影响“动乱后的中唐士人已经从前代那种志向高远、出将入相的政治理想走向更加务实、更切实际的中兴之道。”[3]面对着眼前的社会现实,虽然中唐士人对于仕途仍然是积极的,可是相较于前代,在这条路上行走也更为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于付出生命。此时文人的创作则偏向于实际,他们思索朝代衰败的原因,探究背后的本质。此时《长恨歌》中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描写,也是文人的反思,对政治腐败的追问,同时也是以史为鉴,劝诫君王。

2、唐代关于杨妃故事的民间传说

唐玄宗是一个引人争议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安史之乱”也发生于他统治的时期。“盛”与“乱”的强烈反差,这就引得文人们不断地进行反思,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既然玄宗能开创盛世,说明玄宗本人是一个明君,那“乱世”出现的原因自然是受别人的影响,杨玉环自然就被牵扯到了这其中。但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明皇、杨妃、禄山、国忠、虢国诸人事,有情爱绸缪若七夕定情、六宫专 宠者,言情之士喜之矣;有秽乱若杨、安,风流若虢国者,轻薄之士喜之矣;而中正之士疾杨氏致祸、禄山倡乱,亦每欲引为殷鉴” [4]《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唐人小说也都涉及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不仅是文人,民间百姓也津津乐道于杨玉环的故事。人们有对宫廷生活的好奇,再加上距离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不远,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各种关于杨玉环故事的传说。经历了战乱的人们,寻求寄托希望的对象,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也就被美化了,美化了的爱情故事是人们理想的寄托。文学来源于生活,民间传说自然影响到了文人的创作。

3、封建士大夫对待女子的观念

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女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一直很低,长期以来遵循“三从四德”等伦理约束,夫君就是女性的天。从商代开始,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且为宫廷服务的工匠,手艺也是传男不传女,甚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某些地方仍然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存在,何况是在中唐呢?

距离中唐不远的时期,为武则天统治的时期,但是人们的观念也不可能如此超前,大部分人也无法接受再有这样的女子出现。封建士大夫们对待女子的观念,可以从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反映出来。元稹的《莺莺传》中,本是美好的爱情,但是最后张生却抛弃了崔莺莺,并且他抛弃的理由竟是“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根据原文的描写,当时的人们认为张生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他是善于补过的人。从中可见,女子拥有美丽的容貌也是一种错误,在他们看来,这类女子乃是红颜祸水。而封建士大夫们对于女子的要求则是贤妻良母就可以了,女人似乎只需要依附于男人,他们并未把女性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并且按照自己的观念去塑造女性世界。“作为强势性别群体的男性,其文化立场在中国封建时代的父权社会里,雄踞统治地位,显得格外重要。他们的自我意识过分强大、膨胀,这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从自我性别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女性这一性别的想象、期待,规范、诱导着女性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塑造。”[6]

白居易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创作《长恨歌》时,着重描写了一出帝妃恋的悲剧,但前半部分写到玄宗荒政时,几乎把过错都归咎在了杨贵妃一人身上,认为是她导致了战乱,但是后半部分对杨玉环惨死及成为仙子之后的描写,又是在怜香惜玉,这是矛盾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作家是会受到时代限制的。

(二)《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内容的比较

千年以来,白居易的《长恨歌》被人们津津乐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但陈鸿的《长恨歌传》所引起的影响却没有如此深远,可是正如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所说,两者的关系“非通常序文与本诗之关系,而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陈鸿的《长恨歌传》是替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传的,而且他们是同时写成的,那么两者在内容上进行对比,则会发现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也是人们形成不同主题的原因。

首先,通读全篇,读者会发现,《长恨歌传》带有浓浓的讽喻味道,但是《长恨歌》则美化了历史事件。《长恨歌》开篇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再到后来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虽然也具有讽刺的意味,但是对比《长恨歌传》中的“以声色自娱”和“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甚至后面直接提到“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会发现白居易的比较委婉,而陈鸿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以及对杨贵妃的批判之情。并且,在《长恨歌传》的末尾,陈鸿讲到了创作缘由以及创作目的,正是他所写的创作目的“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也使得人们在认为《长恨歌》主题是“讽喻说”。但是《长恨歌》的结尾却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达了绵延不绝的“长恨”之情,使读者认为这是对李杨二人爱情的叹息,因此又有了“爱情说”的观点。

其次,《长恨歌》中“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句就掩饰了杨玉环真正的出身,她本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小名为玉环,从小是由叔叔养大的。开元二十三年,被封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但后来她却被唐玄宗看上,于是她先出家为道,号太真,再到天宝四年纳入宫中,册封为贵妃。虽然在此之前,唐王朝已经有了先例,但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伦理规范,仍然使人不容易接受这种关系。而陈鸿的《长恨歌传》中关于杨玉环的出身却是这样描写的“诏高力士潛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可见陈鸿直接点明了杨玉环的出身,比较委婉的则是“既笄”,但实际上传达出了杨玉环已经嫁人的信息。

读者根据传来解读原文,而《长恨歌传》与《长恨歌》细节处的不同,也使得读者对《长恨歌》的主题产生了争议。

(三)白居易本人经历及诗歌创作原则

1、白居易诗歌创作原则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白居易终生遵循的信条。正如之前提到的中唐士人的观念改变一样,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创作的文学作品要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且在《与元九书》中,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并且在他的倡导下,发起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因此也有人认为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目的是为了讽喻,针砭时弊。这也是产生“讽喻说”的一个原因。

四、结束语

综上,读者之所以对《长恨歌》的主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社会背景方面,民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文人对“安史之乱”的反思,以及文人对女性的轻视;其二读者是解读《长恨歌》时受到《长恨歌传》的影响;其三是白居易诗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创作《长恨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会要.转运盐铁总叙[M].卷 87.

[2]周宏伟.安史之乱后唐代人口损耗原因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3):34-42.

[3]史有仓.浅析安史之乱对中唐士人观念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53-54.

[4]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33.

[5]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8-139.

[6]周霜红.中国封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1):25-31.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长恨歌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即事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爱情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