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通识课在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中的价值

2019-06-06 10:54王海林范毅宏
工业设计 2019年5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人文教育美育

王海林 范毅宏

摘要:目前,综合性高等院校面向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通识课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但这些课程的设计理念及目标价值归属多停留在提供艺术的知识层面,而不是将艺术作为一种内在的素质培育渠道。在课程体系里艺术选修课也多定性为自由选修课程,居于可有可无之间的地位。在教育的人文属性需要强化的背景下,发挥艺术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特殊价值,强化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当成为艺术通识课程设置的旨归,同时让艺术通识课程成为美育的重要支点。

关键词:人文教育;通识课程;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5—0026—02

Abstract:At present, general art courses for non-art students in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offered in more and more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arget value of these courses are mostly at the knowledge level of providing art, rather than taking art as a channel of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of a whole person.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rt elective courses are mostly classified as free elective courses, which appear dispensable.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humanistic attribute of edu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pecial value of art i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stic nature of art curriculum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general art curriculum,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general art curriculum an important fulcru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Key Words:Humanistic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esthetic education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欧洲,对“人如何成为人”的追问贯穿了整个文明史,并汇成了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通過艺术培养全面的“人”,这已经是当今国际著名大学和艺术院校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这也应该是中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可以引为参照的主张及可能的路径。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渊源查之,则二十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说”为滥觞,至今日国家层面制定的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决策,无不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作用的期待。高等学校艺术人文教育的教育资源理当参与其中,担当起重任。

1 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的特殊环境

1.1 综合性大学中的美育生态问题

将人类知识探索的全部领域汇聚为不同的学科,并将它们吸纳进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使之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场与试验所,只有在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普遍成立才成为了可能。各种学科的人才汇聚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合,学习生活在一起,自然构成一种特殊的知识生态场。艺术走出作坊,被纳入高等教育的系统中,也是现代的发明。这一举措,不仅是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自然逻辑,也是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层次学科演变发展的自然结果。中国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设立艺术系是近三十年来的趋势,此前除了专业的美术学院,仅在师范类院校保留艺术系科。目前,国内二千五百九十五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大多数都开设有艺术设计院系或者美术学院。艺术院系与文理医工诸学科共存共生,艺术院系的师资为开设艺术通识课提供了师资便利保证,艺术院系的相关公开展示活动自然涉及全体学生,这为专业艺术教育向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渗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这是今日综合性高等学校美育的生态现状。

1.2 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首先在欧美国家兴起,时间已经有百年之久。这是一种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产生的,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培养模式。所谓“通识”未必要求所有学生精通所有知识领域,事实上,在今天人类知识积累达到了不得不细分科目的处境之下,这个要求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谓“通识”就是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应该对人类各知识领域具备常识认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个人感兴趣,适合个人智力优势倾向的个别专业专研达到精深。如此则有能力将个人专擅的专业放置在人类总体的知识图景中,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有更好的调和,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大多数综合大学里艺术通识课的课程名称就说明了艺术通识课现有学科教学框架中的地位。面向普通学生的艺术选修课程多在课程表上多被称为“欣赏”、“鉴赏”,绝大多数情况下,课程的开设都是采用大课堂讲座形式,考试与考核形式甚至采用标准化考试形式,这一切背后反映的课程理念都是将艺术课程作为一种知识传授。固然,知识的传播吸收可以转化为素质的一部分,但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价值内核是非知识性的。人文、理工各专业的学生通过高水平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培养良好的跨学科融合意识,在丰富的课程与校园艺术活动中实现“艺术让人成为人”的目标。

2 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位置

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这是为了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而制定的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层次的艺术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表述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定位不可谓不高。《指导方案》还对课程设置学分值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具体意见,针对不同条件的类型学校给出了时间表。

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大致分三类: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专业课(专业必修与选修),自由选修课程。艺术选修课程通常就在自由选修课类别中,也就是说,这是完全凭兴趣,可能相当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凑够学分,艺术类课程比较容易通过并拿到学分,这种局面应该有所转变。另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列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但事实上,国内有能力开设如此丰富课程的仍然是少数。在大多数院校,这些课程的开设也是多流于形式。所以进一步提升艺术通识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必要。

3 艺术通识课在实现人文素养养成中的特殊价值

3.1 美育与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之倡导美育,自蔡元培先生始。他先后发表《以美育代 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等文章呼吁社会重视美育。在蔡先生的教育理念框架里,所谓“美育”主要是指“美术”,即绘画等造型艺术门类。宗教与艺术,哪一个起源更久,二者的关系若何都是文艺史研究里的大课题。宗教对于社会所提供的更多是道德的基础,道德判断的种种准则。在西方,近代以来宗教势力大大减退。而在中国,一向被认为是缺乏宗教意识也缺乏广泛的宗教社会基础。蔡元培先生寄望于“美育”能够发挥的功用则在类似宗教的人性的化育,生存环境的改善等。

人文乃教育的本质属性。尽管,目前就“什么是人文主义?”这个问题还不能取得一个一致的意见,但人文主义蕴含的人道、理性、启蒙等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是大家共享的。当下,国内高校及整个社会在一种越来越强化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的大氛围中,重申教育的人文性尤其重要。世界范围的现代人文主义一般认为肇始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启的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运动中,艺术毫无疑问是其中核心的力量。高扬人的个人尊严,对世界充满善意的好奇,探究一切知识领域。今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一味强化所谓学科化知识,总体的教育被放弃,艺术差不多是最被忽视的部分。人文学天然地将一切人类的文明创造作为其关注的对象,由此有助于打破各式各样的地方中心主义思想局限,走向“美美与共”的文明大同。

3.2 美育与素质教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国策的目标核心。素质教育的政策表述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简言之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当下国内教育呈现严重的实利主义倾向,比如国内顶尖高校高考高分学生大半选择读经济金融类专业,即使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理工学科与项目管理法占优势地位的统御下,许多人文研究者也迷失其中。虽然艺术交易的市场与其他市场无异,但艺术天然的超功利性有助于恢复人性中的某个平衡点。

知识创新已经是全世界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政府也将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培养全民知识创新能力,最大的责任在于各级教育机构。批判性思想能力,乃是创新能力发育的重要前置条件,没有比艺术更强调原创的价值了。知识领域的壁垒越来越高,鸿沟也越来越深,但无论来自哪个文化族群,无论接受什么专业训练,面对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比较容易产生共鸣。从这一点出发,借由艺术更好地促发个体人的共情能力,小而言之为社群的构建,大而言之为文明的对话铺设一点路基。

3.3 艺术实践环节在通识课堂中的价值与意义。

近年,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面向更广大范围的艺术类公选课,但多仅仅是停留在艺术欣赏和艺术技术的知识性了解层面,将受教育者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之上,学生少有机会能够深度参与其中。而且,以艺术史的线索为纲领的讲座式教学,其实质仍然是将艺术视为知识,艺术基础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普及的问题。如何让非艺术专业学习者也参与到艺术的创作实践中,在实践中领会艺术的内涵,通过艺术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艺术来塑造个人性格、自信。

艺术唤醒人性中向善柔软的那个部分,其实现的渠道是感染、感化、打动、共情,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艺术仅仅是作为一套知识,装饰性的知识,仅仅是作为了让毕业生的“卖相”好看一点的课程而在开设。而艺术所可能蕴含的凸显社会的不公,族群裂隙,重构那些被扭曲的历史的力量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忽略的还有艺术的治疗与慰藉的力量。我们不该忘记诸多艺术史上的杰作,它们不仅仅是作为“艺术的”证物存在,如果仅仅是这样,它们的价值将随着艺术的“进化”会不断消减。事实上,正是它们曾经对这个世界的回应,以及它们预言性的对后来的世界所发生的种种都不断散发出的回声,使得它们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通过艺术实践,沉浸在艺术中,避免将艺术知识化、对象化。借由艺术的通道融汇各类学科的知识,达成对人类总体文明图景的把握与认知,这应当是高等学校中艺术通识课程可以也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岳麓书社,2016.

[3]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4]甘阳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5]李睦.创新从美术基础教学始――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状况分析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7).

[6]聂振斌等.艺术哲学与艺术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彭锋.艺术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彭锋.對“以美育代宗教”的批判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9]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0]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

[11](英)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3月8日印发。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284/201001/80347.html

INDUSTRIALDESIGN工业设计/027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人文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