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微

2019-06-09 10:24何少华姜辉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何少华 姜辉

【摘 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入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实现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和中国的历史传统相结合,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马克思主义“活”起来。

【关键词】 中国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中国人民是经过反复吸取经验教训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問题的根本指南。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以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参照对象提出的一种理论体系不可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现成的道路和办法。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必须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学术界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起点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某些书刊已经谈到巴黎公社和欧洲工人运动。如《西方近事汇编》把社会主义译成“欲天下一切平等,无贵贱贫富之分”的“贫富均财之说”。[1]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思潮介绍到中国。1898年,受李提摩太的委托,胡贻谷翻译了英国人柯卡普(Thomas Kirkup)的《社会主义史》,并在上海广学会以新书名《泰西民法志》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他们的思想。1899年2~5月,马克思主义又出现在由传教士办的广学会刊物《万国公报》刊载的《大同学》一文上。中国人蔡尔康撰文,该文称社会主义为德国马克思之安民新学,主张一切皆平等。[2]

西方传教士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掀起多少波澜。而真正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掀起思想风暴,并引发关注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经由日本传进中国的。20世纪初,著名的社会主义者片山潜发起成立了社会民主党,幸德秋水等人成立平民社,他们在全国举行社会主义协会“社会主义学术大演说会”,并积极在其刊物《社会主义研究》中全文译载《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受到很多日本青年人的热捧。受这股学术热潮的影响,很多中国留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社会主义学习小组,学习推介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的代表如贺长雄《近世政治史》,通过他们在《译书汇编》上连载,使得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拉萨尔主义的一些情况开始深入人心。

1902年,梁启超最早将马克思的名字带入中国人的视野。他在《新民丛报》撰文,并最早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在文章中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鼻祖”,其生命力将使其磅礴于20世纪。而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样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就曾经申请加入第二国际。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比如他在做题为《三民主义》的一些演讲中,就多次谈到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中之圣人”看待,是“科学派”社会主义。[3]

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应该是十月革命之前?对此,汪青松教授认为:“因为在十月革命之前的传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零星、片段的介绍,马克思学说的介绍尚不成熟,这些文章是以节译的形式出现的,没有整部著作的翻译出版,没有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只能说是为中国思想理论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4]

从目前可查阅到的资料来看,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的。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推介和传播形成高潮, 并开始与中国国情联系起来。其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条是由陈独秀、李大钊、李汉俊、李达、陈望道、董必武、周恩来、澎湃、施存统等中国留日学生传入的。上述留日学生在五四运动前后都曾到日本留学,在哪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将日本的社会主义著作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第二条道路是由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聂荣臻、邓小平等留学生从法国、德国、比利时传入的。五四运动前后,这些学生都曾到这些国家勤工俭学,攻读和研讨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他们翻译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极大的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视野,同时,他们还积极办报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更多的工人中间去。第三条道路是苏联道路,主要代表人物有瞿秋白、任弼时、沈志远、王明。1927年苏联学者哥列夫的《唯物论—新哲学》一书经瞿秋白翻译出版,不仅如此,他还在书中附录了自己的两篇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概念》和《唯物论的宇宙论概说》,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李达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入马克思主义的队伍来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曾与雷仲坚合译了苏联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内,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主张照抄照搬;另一种是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融合,实现“中国化”的过程。 1930年初,毛泽东率先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同“左”倾教条主义展开了斗争,首次划清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界限,明确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反对本本主义”的提出,为我们党摆脱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干涉,冲破党内教条主义的束缚,指明了前进的航向。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毛泽东作了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题的著名讲演,《实践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矛盾论》则回答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艾思奇。[6]1938 年 4 月 1 日,艾思奇在《自由中国》发表《中国的现状与任务》一文,在这片文章中艾思奇首次提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运动。”[7]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这一提法开始被广泛使用。

1938 年 9 月 29 日至 11 月 6 日,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在《论新阶段》中,毛泽东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说法”,[8]他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9]”次日,张闻天发表了《关于抗日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张闻天沿用了毛泽东的提法,提出了《组织工作中国化》和宣传工作中也要《认真使马列主义中国化》。11 月 5 日,张浩在作《关于抗战中职工运动的任务》的发言中,再次把这一概念发扬光大,使中国化这一概念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提出了工作方法的民族化、中国化、通俗化的问题。[10]此后,这一提法在党内广泛使用。直到1945年党的七大,刘少奇在做《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详细阐述并要求全党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1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94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起草完成,在这一《决定》中,毛泽东同志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12]这段话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的三个维度: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和中国的历史传统相结合、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相结合。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寻求解决的办法,然后通过总结我们在结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最终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其次,中国的历史传统是指几千年来在历史进程中形成、被认可、被接受并流传下来的公序良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历史传统相结合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之中去,和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认同血脉相连,成为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以重新表达,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13]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土壤而得以开花和结果。

由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可以用毛泽东1961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的阐述做以说明。“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一个普遍一个具体,两个东西的统一就叫中国化。”。[14]

【注 释】

[1][2][4] 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

[3] 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2.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115.

[6]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3.

[7] 艾思奇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1.387.

[8] 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9] 毛澤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

[10] 张浩.关于抗战中职工运动的任务[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7.

[11] 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335-336.

[12] 毛泽东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23.

[1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9.

[14] 吴冷西.十年内战(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50-451.

【作者简介】

何少华(1981—)男,陕西宝鸡人,博士,讲师,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教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姜 辉(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教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