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的学习力策略

2019-06-09 10:33黄长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迎客松教者黄山

黄长法

自从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教授提出“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学习力策略培养”这一研究课题以来,无疑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刘教授提倡让思维可视,意在学生无论经历阅读、表达,还是写作,都能清晰展示思维过程,从而实现理解透彻和表达流畅。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有效引导学生把感性的、抽象的语言通过阅读思维训练,提炼成要素,形成可供理解和表达的思维导图并非易事,但是从大段文字中提取信息并加以分类整合,这种理性思维是我们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让思维可视,真正实现一场感官的阅读盛宴,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面前的一个有价值的命题。以下笔者结合《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探讨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借词读悟,奠定可视的基调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一篇课文,大家看这些词语,谁来读一读(课件展示):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充满生机枝干盘曲

师:读词语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师: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绘黄山奇松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黄山,一起领略大自然造就的神奇风采吧!

赏析:语文教学中,一直遵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本课为第二课时,教者没有采用烦琐的导入,而是精挑细选一组描写黄山奇松的词语让学生朗读开篇,通过读词,学生对于黄山奇松粗略的形象大体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从而奠定本课“奇松”的基调。

二、品句析理,欣赏可视的魅力

【教学片段】

师:黄山,自古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有四绝:怪石、云海、温泉、奇松。为什么人们对黄山奇松有着特别的偏爱呢?

生:(自主讨论)生命力顽强、长相奇特、始终如一……

(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梳理并试着用词概括,让可视能力提升)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到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这儿我们将看到“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这三棵松树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使其称为黄山的“三大名松”呢?

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适当写出旁注。教师巡视指导。

迎客松:

师:向我们热情走来的就是迎客松了,谁能读一下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体会它的奇在哪里呢?

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饱经风霜的树木什么样子呢?为什么会产生?

生:皮肤裂开、枝丫折断、残叶凋零……,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霜欺雪压……

师:想到它曾经饱经风霜,你想对迎客松说什么?你想如何读出来?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评价)

师:对呀,生命力如此顽强,真不愧是黄山的一棵奇松!我们再来欣赏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大家小组分工学习,注意学习策略。

出示:读中圈画,细读感悟,分享感受

(陪客松、送客松教学片段略)

赏析: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树,能给人带来阅读视觉的满足感。但是树为什么可以如此繁盛?关键在主干。有主干的遒劲方能有叶的饱满。文章的主干就是行文构思和关键处的笔墨点缀,但这些往往隐藏于厚密的树叶背后。上文片段教者通过导读提点、朗读强化使学生随着阅读推进而入情、动情、移情、抒情,从情感上加深教材理解,最后通过总结学习策略放手让学生对另外两种奇松进行品句析理,让可视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模仿写话,丰厚可视的外延

【教学片段】

师:其实,黄山远不止这三种奇松,他们星罗棋布,各有千秋,它们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它们有的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____________,更加____________。(引读最后一段)

师:请你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黄山奇松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它们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____________ ,更加 ____________。”

师:面对如此多的奇松,你一定有千言万语吧,选取一棵你最喜欢的松树,模仿三大名松的写法写下来!(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

赏析:吕叔湘先生认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该片段教者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手法,让其模仿写话,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让黄山奇松的外延进一步扩大,通过写话交流,给学生展现了连绵不断的黄山奇松画卷。

四、总结实践,拓展可视的意蕴

【教学片段】

师:我们今天游览了魅力无比的黄山奇松,既有热情好客的迎客松,还有巨人陪客松一路跟随我们,最后送客松跟我们依依告别!他们各自姿态各异,怎不让人流连忘返?难怪徐霞客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牢牢记住它——黄山奇松!

师:这么美的黄山奇松,我们可要好好介绍它们,今天的家庭作业是给爸爸妈妈做一回导游,让爸爸妈妈也震撼一下。如何介绍呢?

出示导游提示:搜集更多的黄山奇松,制作小报,或者画下来,这样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更满意哦!)

赏析:实践方能出真知。实践是思维训练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可视化学习力培养的必备手段。本片段教者努力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带着课堂上的思考感悟,让实践来印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语文学习与表达运用息息相关。

叶圣陶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課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作。”这与刘教授提出的“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学习力策略培养”是一致的。我们的课堂一定要有读中体悟保底的阅读可视,更要有写作方法渗透、言语实践等发展性练习的可视化培养,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迎客松教者黄山
黄山守松人
黄山日落
咏迎客松
祝融峰上迎客松
黄山冬之恋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