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体重管理现状
——GDCR基线3

2019-06-10 09:57刘瑶霞陈树陈平张敏张敏曹晓红陈景言汤夏莲唐义平蒋晓燕田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达标率类药物血脂

刘瑶霞 陈树,2 陈平,2 张敏 张敏 曹晓红 陈景言 汤夏莲 唐义平 蒋晓燕 田慧

(1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四川 成都 610072;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GDCR组;3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与年轻糖尿病患者及不伴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更高〔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2〕。研究发现,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等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存在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预后〔3〕。我国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4~6〕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体重管理方案及治疗目标进行了推荐。本研究为老年糖尿病多中心、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综合性优化管理研究(GDCR)基线3内容,旨在调查目前中国老年T2DM患者血脂、体重的管理及达标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调查方法为全国多中心研究,在中国21个省、区、市150家市级及省会城市医院中随机选择60岁及以上的老年T2DM患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7〕:空腹血糖(FBG)≥7.0 mmol/L和(或)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 h血糖≥11.1 mmol/L,或既往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或正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共纳入2 652例,男1 396例,女1 256例,年龄65~77岁,中位年龄69岁。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形式。问卷调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低脂饮食)、降脂药物使用情况、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等。体格检查量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量。调查对象禁食8 h后取静脉血5 ml,分别在各调查中心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bA1c。各中心的实验室均通过统一规定的实验室性能验证,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脂。参照《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年版》、《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药物中国专家共识》及《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4~6〕,血脂及体重达标标准如下:LDL-C<1.8 mmol/L,TG<1.7 mmol/ L,男性HDL-C>1.04 mmol/ L、女性HDL-C>1.40 mmol/L,LDL-C、TG、HDL-C均达标为血脂综合达标,BMI≥20 kg/m2且<25 kg/m2。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 1 611例(60.7%)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病史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脑梗死)。690例(26.0%)进行低脂饮食,759例(28.6%)使用降脂药物,其中701例(26.4%)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TC为(4.5±1.2)mmol/L,TG为(1.8±1.6)mmol/L,HDL-C为(1.2±0.4)mmol/L,LDL-C为(2.8±1.0)mmol/L。

2.2血脂达标情况 受试者LDL-C、TG、HDL-C达标率分别为19.3%、61.7%和34.7%。血脂综合达标率为4.5%。亚组分析显示:60~79岁、女性、HbA1c≥7%的患者LDL-C、TG达标率均更低(P<0.01,P<0.001)。BMI越高,TG达标率越低(P<0.001)。见表1。

表1 血脂达标情况〔n(%)〕

2.3BMI达标情况 受试者BMI为(25.1±3.4)kg/m2。体重达标率在年龄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MI分布及达标情况〔n(%)〕

3 讨 论

血清LDL-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的首要指标〔6〕。研究证实,有效降低LDL-C可使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降低,降脂治疗的意义与控制血糖相当〔8,9〕。《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5〕和《中国2 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6〕均建议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合并高血压或一项危险因素(男≥40岁、女≥55岁、吸烟、慢性肾脏病或微量白蛋白尿、HDL<1.04 mmol/L、BMI≥28 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LDL-C治疗目标为<1.8 mmol/L。本研究中均为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故将LDL-C达标的标准判定为<1.8 mmol/L。

既往我国20家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T2DM患者血脂异常现状的调查〔5〕显示,血脂异常的总体治疗率仅44.8%,已治疗者总体达标率仅11.6%。本次调研结果与之相似,显示我国T2DM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状况很不理想,应引起足够重视。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达标中年龄、性别是不可控因素,体重、血糖水平是可控危险因素,加强血糖及体重的管理或许有助于血脂的控制。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获益显著,多个指南建议,除了存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禁忌及生存期短的患者,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HA)降脂指南推荐,不伴有ASCVD的65~75岁老年人应给予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ASCVD的65~75岁老年人应给予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或不伴有ASCVD的75岁以上老年人应给予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1,10〕。本研究中,降脂药物使用率为28.6%,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26.4%。老年患者降脂药物率使用率低。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研究未能充分收集患者既往血脂水平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部分患者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他汀治疗),因而不能分析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治疗比例,仅能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降脂药物使用情况。

由于超重及肥胖是心血管的危险,因此体重的管理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干预指标之一。本研究显示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异质性,血脂、体重目标的干预也应个体化。对老年患者进行血脂及体重干预时,需评估治疗的利弊〔11〕。对于虚弱、痴呆及预期寿命短的晚期患者,应放宽血脂控制目标,甚至不予干预。同时年龄大于80岁以上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仍存在争议〔1,12〕。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降脂目标和降脂方案。60~79岁的患者血脂及体重达标率仍较低,这也需要引起重视。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伴发多种疾病,而且营养情况、认知障碍、抑郁状态、社会家庭支持、经济水平等均会影响患者体重及血脂的管理,但因本次研究上述指标数据收集不足,未能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而且,较多患者腰臀围数据资料缺失,故未进行相关分析。期待开展更多更详尽的老年糖尿病血脂相关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GDCR研究组成员

直辖市:北京:田慧、邵迎红、巴建明、金萌萌、苗新宇、闫双通、李春霖、贾军宏、尹士男、吕肖锋、张星光、邢小燕、邢小平、杨建梅、董爱梅、苗懿德、李洪梅、赵冬、于可、孙明晓、邱蕾、蒋蕾、汪耀、付汉菁、袁申元、袁明霞、庄宁、王闻博、李玉凤、黄薇、欧小虹、邓微;天津:刘铭、崔景秋、于珮、谢芸、邸阜生、江霞;上海:冯波、邵莉、胡予、谢南姿、陆灏;重庆:魏平

华北区:河北:王战舰、胡丽叶、刘莉、王原、郑宪玲、周红、周慧敏、周亚茹;山西:杨静、杨小洁、潘莉华、胡玲、刘云峰;山东:王颜刚、姚民秀、于洪波、陈述林、李明龙、刘长山、唐宽晓、陈诗鸿,王斐、王忠超

华南区:湖北:徐焱成、高凌、牛力、谢海鹰、李雪锋、袁刚、薛君力、殷元万、周兴建;湖南:秦爱平、邱新文;江苏:卞荣文、胡云、段宇、杨荣礼、于祥、许岚

华东区:福建:徐向进、林帆、李希圣、林明珠;广东:李焱、沈洁,黄萍、栾晓军;深圳:梁真、蓝薇、顾建芬、田峰、黄镇河、唐平、蒋科威

中南区:云南:杨秋萍、周红坚、鞠海兵、于南南、杨怡;四川:陈树、陈平、王双、刘述益、刘雅

西北区:陕西:施秉银、王玉环、李社莉;甘肃:刘静、杨燕、张琦、邴雅珺;宁夏:何兰杰、雷红、刘萍;新疆:朱筠、王新玲、艾隽、樊勇

东北区:辽宁:王涤非、张春玉、高天舒、韩梅、刘畅、温滨红、王艳军、侯新;吉林:杜玉茗、曹贵文,陈奕名,黄丽红、李杰、王黎君、姚沁春、宋利华;黑龙江:李强、郭琳、李艳波、吴秀萍、刘阳、柳杰,于俊民

猜你喜欢
达标率类药物血脂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