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贷”对学生带来的威胁及应如何防范

2019-06-11 07:50杨丹刘春雨
今日财富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园贷网贷借贷

杨丹 刘春雨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一种行为。“用你明天的钱来完成今天的梦想”这是学生们关于“校园贷”很不陌生的一句广告詞。这句话看似很励志,实际上却让在校生步入"消费主义陷阱",无法自拔。

国家对有关“校园贷”问题不断发声。在2017年九月六日,国家教育部曾明确提出"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在2018年九月四日,人民日报也发表声明“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文章 。据统计,在大学校园中会有8.77%的学生使用贷款的捷径方式来弥补资金短缺,而这其中的网络贷款要占据一半以上。然而,网络贷款的贷款申请程序身份方便快捷,放款速度快,审批通过轻松。但其背后的高额利息却成为大学生“潇洒消费”身后的重大隐患。

一、“校园贷”的分类及具体表现形式

(一)“校园贷”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如京东校园白条、蚂蚁花呗等)、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的助学及创业)、消费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甚至会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线下私贷(俗称“高利贷”)、银行机构(如 “大学生闪电贷”、 “金蜜蜂校园快贷”、 “学e贷”等),

(二)校园贷的具体表现形式

1.“高息贷”与“高利贷”

学生并不清楚“高息贷”与“高利贷”。其实最高法院早有规定:年利率超过36%则界定为非法高利贷,将不予支持。

校园贷往往会用月息“0.99%”为诱惑,以低息假象诱导学生贷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校园贷将平台服务费、滞纳金、违约金等相关费用合计后很容易将超过36%的利息,随即变为非法高利贷,引发多种危害。

2.“不良校园贷”

指用虚假宣传、降低门槛、不文明催贷等手段的平台,学生使用后即引发更多的借贷和负债。

所谓的“零首付”、“低门槛”、“放款快”宣传手段使攀比心理、消费主义心理作怪的大学生们,重新上演了“拆东墙补西墙”甚至不择手段的激进行为的发生。

3.“传销式诈骗贷

平台以招募大学生校园代理为借口,进行下线发展逐级提成敛财学生甚至在并不知情或者更高佣金的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当刷单公司跑路后使学生陷入还款深渊。

4.套路贷

采用设套的方式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用“培训贷”、“裸条贷”诱惑学生进入套路贷,用巨额还款致使借贷人走入不归之路。

套路贷是目前校园贷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款“黑洞”,培训、裸照敲诈威胁,用“好处费”作诱饵后将人间蒸发,诱骗学生缴纳高额保证金后消失;

开启了“校园贷”模式,噩梦即来。涉世不深的学生们在 “消费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越陷越深。

二、校园贷案例

曲某是计算机专业大二的学生,经了解该生在外做兼职,经常旷课成绩也直线下降。在老师与其谈话过程中发现她眼神迷茫、心神不定。该学生因买手机贷款,在贷款过程中遇到一个同样遭遇的女孩,并被要求借助曲某的身份等信息贷款,并承诺按时还款,在以曲某名义借钱后该女孩消失不见了,从此曲某背负着三万元的贷款需要偿还,只好做兼职省吃俭用进行还款,迫于还款压力所以连续逃课挣钱,也造成她很大的心理压力。无独有偶,电子信息专业王某以同样的方式被所谓的“朋友”套用信息贷款七万元也消失不见,给该同学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导致学生陷入网贷的因素大概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没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不重视个人身份信息保密,另外大学生的虚荣心心理——扭曲的价值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学生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不够。正常的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它的确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解决经济困难的窗,用得好,就能发挥校园贷的正向功能。如果是不良信贷,即我们经常提到的校园不良网络信贷,它一般披着具有诱惑力的迷人外衣,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喊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总有一款满足你的口号,像金融毒品一样能够让大学生欲罢不能。同时不良网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三、高校“校园贷”对学生带来的威胁

(一)学业的威胁:学生一旦踏入负债危机,还贷压力将导致繁重兼职,逐渐剥夺学生的课业学习能力,原本单纯的求学之路也因负债压力变得困难重重,无心学业。

(二)心理的伤害:放贷人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学生一旦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甚至更有放贷人对女学生进行“裸贷”,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三)情感的伤害:放贷人不仅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对学生身边的朋友,室友等信息也有了解,一旦逾期放贷人对学生身边的朋友进行骚扰;学生在还不清贷款的情况下,多数会向身边的室友、朋友借钱,或者放贷人会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成为下线,去对身边朋友进行“劝导”。

(四)家庭经济的损失:一些借贷公司还是分期平台,并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或者将要如何赔偿。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导致雪球 “越滚越大”。大学生资金有限,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给的生活费,如果大学生依靠生活费来还款,相当于给父母增加了经济负担。

四、高校学生“校园贷”发生的处理方法

(一)谈心谈话并与家长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没有偿还能力,只会越还越多,以贷还贷,所以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与家长沟通不要给学生压力,过多的批评也将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直视自己没有偿还能力,必须借助家庭的力量,减少自责与愧疚,尽早偿还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家人负责。

(二)全学年内展开排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寝室为单位,学生干部党员在全学年进行网贷排查和统计,被发现有七人陷入网贷危机,有的人已经解决了危机,剩余的学生依然在网贷的阴影笼罩下,逐一解决。

(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贷的主题班会。对每个班级进行“拒绝网贷,健康生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不良网络贷款的风险及网贷如何收取高额利益,能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提醒学生高度重视个人身份信息保密,谨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提醒学生陷入网贷如何处理,切勿以贷还贷。在经过有网贷经历的学生允许同意下,讲述身边的实际案例,以及网贷是如何增加高额利息赚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校园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自觉树立正确消费观,抵制过度消费或超前消费;加强金融信贷、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个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二)参与或使用校园贷极易引发高利贷、过度借贷、诈骗贷、套路贷等严重危害,建议不要轻易参与或使用校园借贷平台进行贷款;

(三)确实需要通过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时,要详细了解利率、还款期限等信息,制定合理的还款假话,并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合同,切忌使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恶意贷款等“不良校园贷”平台;

(四)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不随意或泄露个人信息,提防个人信息被他人冒用或从事其他不法借贷行为,谨防上当受骗;

(五)不参与不明“校园贷兼职”,避免部分借贷平台不法分子以冒充“熟人”、“同学”等进行说服加入校园贷推广或代理行列,当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并提高警惕,切忌为了短期利益而耽误学业甚至触犯法律;

(六)若有临时性资金需要,可通过补助、勤工俭学等正规渠道合理解决,不轻易相信短信、小广告等发送或发布的贷款信息,防止陷入借贷风险;

(七)一旦遇到还款压力或遭遇暴力催债等借贷问题时,应及时向学院、家人寻求帮助,必要时向保卫处或警方进行报警,切勿采取冒险或极端解决方法!

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加强大学生理性思考教育,不能讓网贷断送学生自己的求学之路,引导学生清楚大学生应该是学习知识、自我提升、感悟青春的过程,大学对每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追悔莫及。对自己负责,学习好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成为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作者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贷网贷借贷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元代就有“按揭”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