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丝叶蜂在拉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2019-06-11 11:55雷雪萍庞博卓嘎次仁央拉李杨姚小波
植物保护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

雷雪萍 庞博 卓嘎 次仁央拉 李杨 姚小波

摘要为明确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在拉萨的发生规律,本研究通过在柳树上进行室外定期、不定期的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调查研究了河曲丝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经调查研究,河曲丝叶蜂在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基数170头/m2;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共5龄;1~5龄幼虫的体长、体宽分别为(2.0~3.0 mm,<1.0 mm)、(7.2 mm,1.1 mm)、(12.0 mm,1.5 mm)、(16.8 mm,2.6 mm)、(24.0 mm,3.4 mm);河曲丝叶蜂在拉萨1年发生1代,每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底开始羽化,8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8月21日至9月2日,孵化末期为9月12日,为害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关键词河曲丝叶蜂;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S 763.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88/j.zwbh.2018145

2016年9月,我们发现拉萨市公路行道树普遍发生食叶害虫,为害十分严重。柳树叶片大部分被取食,有些树冠已呈冬季落叶般光秃,黑色虫糞密布树下,给林业生态与景观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统计发现,七一农场公路行道树有虫株率达90%以上,虫口密度15~30头/50 cm枝条。经鉴定,该虫为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1],是对柳树危害极大的一种害虫。该虫分布于陕西、甘肃、北京和吉林等地[2];主要为害旱柳Salix matsudana和金丝柳Salix×aureopendula,也可取食乌柳Salix cheilophila、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加杨Populus canadensis[35],其在西藏还未见报道。西藏拉萨地区城市林木多为柳树和杨树,是河曲丝叶蜂良好的食物源。

河曲丝叶蜂具有繁殖率高、暴发性强、为害具有成灾性的特点,其3、4龄幼虫为害最严重[5]。各地的气候、土壤、地理条件对河曲丝叶蜂的繁衍生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河曲丝叶蜂在各地的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为了保护拉萨及西藏的生态环境,明确河曲丝叶蜂在拉萨的发生规律及发生动态,笔者调查了河曲丝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旨在为河曲丝叶蜂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

调查地点: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园区(选2个观测点),北纬29°38′46.74″,东经91°02′15.63″,海拔3 639 m;西藏大学新校区(选1个观测点),北纬29°38′53.25″,东经91°10′46.69″,海拔3 660 m;年降水量为200~510 mm,年无霜期100~120 d。调查对象: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混栽。

1.2试验材料

1.0 m×1.0 m×1.0 m一面开口的40目尼龙纱网养虫笼6个、0.3 m×0.3 m×0.3 m配有拉链门的尼龙纱网养虫笼(120目)9个、体视显微镜、游标卡尺、剪刀、养虫盒、镊子、解剖针、细毛刷等。

1.3试验方法

系统观测方法:系统调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进行。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在拉萨市内选择3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3株树,不定期调查河曲丝叶蜂的发育情况,自化蛹之日起每日调查1次,记载河曲丝叶蜂各虫态、龄期的发生时间。

越冬基数调查方法:1月上旬在柳树树干周围(100 cm半径范围内,深度15~20 cm)挖土过筛,记载越冬虫态、数量,将部分茧带回室内进行剥茧观测,记载茧内蛹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

成虫活动规律:待河曲丝叶蜂化蛹后,每个观测点柳树下选取2个1 m×1 m的样方,用养虫笼(1.0 m×1.0 m×1.0 m)罩住,每天10:00观察河曲丝叶蜂成虫羽化情况,记录其羽化数量。

卵和1龄幼虫历期观测方法:每个观测点选3株柳树,共计9株柳树,随机选取已产卵的树枝,标记50~150粒卵,用养虫笼(0.3 m×0.3 m×0.3 m)罩住,观测养虫笼内柳树叶片上雌成虫所产的卵孵化为幼虫数量,并观察1龄幼虫的活动规律和发育至2龄所需时间[6]。

其他龄期幼虫历期观测方法:当系统观测出现2、3、4龄幼虫时,分别采集5头各龄幼虫装入有4~5片柳树叶片的养虫盒内,每个养虫盒装1头幼虫,依形态和残留头壳记录各龄幼虫历期。同时,在养虫笼(0.3 m×0.3 m×0.3 m)中每隔两天随机采10头左右的幼虫,用95%乙醇杀死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体长、体宽等特征,直至其下树结茧为止。5龄幼虫需观察其结茧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特征

2.1.1茧和蛹

河曲丝叶蜂的茧黑褐色,由丝质组成,明显可分成二层(图a),外粘缀些沙土,茧颜色较深,土壤颜色较浅,于土中容易辨认和寻找(图1b)。河曲丝叶蜂的雌茧大,雄茧小,雌茧长13.0~16.1 mm(平均14.1 mm),宽5.3~6.6 mm(平均5.9 mm);雄茧长9.3~11.7 mm(平均10.4 mm),宽3.8~4.3 mm(平均4.4 mm)。河曲丝叶蜂的蛹属于离蛹,又称裸蛹,特点是附肢和翅都可以活动,腹部各节也能扭动,淡黄白色(图1c),腹1~7节淡绿色(图1d),后期显现成虫的颜色(图1e),蛹长9.0~11.0 mm。

2.1.2成虫

雌成虫:体长10.0~12.0 mm。触角暗红色至黑色。头部和胸部橙红色,但中胸小盾片后部、中胸前侧片、后胸背面黑色,单眼黑褐色,腹部黑色,可见白色的节间膜,有时腹面红褐色。足基节、转节灰白色,基节基部黑色;前、中足胫节和跗节灰白色,腿节除末端外黑色;后足腿节基部和胫节基1/3节灰白色,余黑色。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脉黑褐或褐色,翅面具淡褐色区域(图1f)。

雄成虫:体长6.5~8.0 mm,体细小。触角褐色,第1、2节背面黑色,或触角全为黑褐色。头褐色,触角基部至头顶具大黑斑。胸部黑色,中胸背板两侧暗红色,前胸背板后侧及翅基片棕色;腹部背面黑色,其两侧边缘、腹部腹面及外生殖器、生殖下板均为红褐色。足淡红黄色,后足胫节端及跗节黑色(图1g)。

2.1.3卵

河曲丝叶蜂的卵呈椭圆形,初产时紫红色,有光泽(图1h);随着卵的发育,颜色渐渐变浅,具紫红色纵条纹(图1i),近孵化时浅灰白色(图1j),紫色条斑褪去或不清晰,卵的一端具2个浅棕色眼点。河曲丝叶蜂的卵长1.3~1.6 mm(平均1.4 mm),宽0.6~0.8 mm(平均0.7 mm)。

2.1.4幼虫

1龄幼虫:刚孵化的幼虫颜色较浅,头宽大于体宽(图1k),1龄幼虫体长2.0~3.0 mm,体宽1.0 mm以内。

2龄幼虫:头部黑色,胸部和腹部淡肉色(图1l),体长6.2~7.6 mm(平均7.2 mm),体宽1.1~1.2 mm(平均1.1 mm)。

3龄幼虫:头部黑色,胸部及腹末3节出现黄色,胸部3节和腹部第8节及以后淡黄色,背面有黑色斑点,具7条黑色纵纹,背中线有时可伸达中胸和腹第9节,2条位于气门线的上下,另1条位于腹足的上方,臀板黑色,体长11.0~13.3 mm(平均12.0 mm),体宽1.3~1.7 mm(平均1.5 mm)。

4龄幼虫:体长14.6~20.2 mm(平均16.8 mm),体宽2.0~3.0 mm(平均2.6 mm),其他特征与3龄幼虫相似。

5龄幼虫:体长22.3~24.8 mm (平均24.0 mm),体宽3.1~3.8 mm(平均3.4 mm),其他特征与3龄幼虫相似。

2.2生活习性

寄主:河曲丝叶蜂的主要寄主是柳树,对不同柳树品种的喜食性不同,主要表现为喜食叶片宽大的柳树,柳树食尽后,会选择在临近的北京杨上取食。

越冬习性:河曲丝叶蜂的老熟幼虫多集中在9月下旬开始爬下树,在柳树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茧多分布在距树基部半径40 cm的范围内,越靠近树基部茧越集中,河曲丝叶蜂在拉萨的越冬基数为170头/m2。

成虫习性:成虫羽化后,先在树下的杂草上活动,后逐渐飞到树冠上,并开始交配产卵,交尾后当天即可产卵,卵一般成行产于叶背面,卵期14 d左右,成虫平均产卵量75粒/头。

幼虫习性:刚孵化的幼虫颜色较浅,接近透明色(图1n),孵化不久后头部变黑,并开始在卵壳周围取食叶肉,如遭惊扰,幼虫的腹部翘起,并左右甩动。幼虫蜕一次皮即完成一个龄期,刚蜕完皮的幼虫头部为肉色(图1o)。河曲丝叶蜂1龄幼虫历期3 d左右,2龄幼虫平均历期5 d,3龄幼虫平均历期3 d,4龄幼虫平均历期3 d,5龄幼虫发育到结茧平均历期是5 d。4龄以上的幼虫有上下树的习性。

2.3河曲丝叶蜂在拉萨的发生规律

河曲丝叶蜂在拉萨1年发生1代,多在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坠落在树冠垂直投影内,在柳树树干周围比较松软的土里结茧越冬;直至翌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6~8 d,7月28日左右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初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9日左右卵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8月21日至9月2日,此时在树下能听到幼虫粪便掉落的声音,9月12日为幼虫孵化的末期。初期5龄幼虫在9月4日左右出现,末期1龄幼虫在9月18日左右出现,8月21日至9月2日为河曲丝叶蜂幼虫孵化的盛期,孵化末期9月12日,为害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3结论与讨论

河曲丝叶蜂在西藏入土结茧日期比北京早10~20 d;卵期比北京长4 d左右;幼虫孵化的时间比北京[6]、甘肃庆阳[7]早20 d左右;河曲丝叶蜂在拉萨的化蛹時间比内地报道的时间早15 d左右,拉萨化蛹时间在7月中旬,内地的化蛹时间一般在8月初,其原因主要可能是因为内地8月初与拉萨7月中旬的气候比较相似[5,8]。

河曲丝叶蜂物理防治费工费时,成本高,幼虫孵化盛末期采取药剂防治效果最佳[7]。在拉萨,8月21日至9月2日为河曲丝叶蜂幼虫孵化的盛期,孵化末期为9月12日,因此,8月下旬和9月初是最佳药剂防治时期,建议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8%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 000倍液或1.2%苦参碱·烟碱乳油1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9]。幼虫入土结茧的初冬是物理防治的最佳时期[9],可以在树冠下铺设柴草,诱捕幼虫,集中消灭。河曲丝叶蜂在卵期、幼虫期均有一定的天敌[10],卵期有草蛉、七星瓢虫等,幼虫期有麻雀、喜鹊、蚂蚁和寄生蜂,目前发现的寄生蜂有缺距姬蜂[11],可以利用这些天敌控制河曲丝叶蜂的繁衍生殖。建议在进行化学防治的同时,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如在幼虫期可喷施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11],同时积极引进寄生蜂等天敌,抑制河曲丝叶蜂的暴发。

近几年西藏气温升高、降雨增加,而且有合适的食物源并且缺乏对当地天敌生物的利用,导致河曲丝叶蜂在西藏进行定殖、潜伏、传播。再加上近几年西藏频繁从内地引进树苗、花卉,增加了传入的机会。建议在西藏加强对引进林木的检疫管理。

参考文献

[1]萧刚柔,周淑芷,黄孝运,等.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广腰亚目)[C]∥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90.

[2]郭永福,王学山,赵亚芝,等.柳叶蜂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88(6):2122.

[3]高凤鳞.柳叶蜂的初步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86(2):1213.

[4]高凤鳞.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1931194.

[5]冯润怀,高忠刚.河曲丝叶蜂综合防治技术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9):1315.

[6]孙静双,曹宁,田文东,等.河曲丝叶蜂在北京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3):2425.

[7]王翠霞.河曲丝叶蜂在庆阳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5(2):4144.

[8]王合,冯术快,刘曦,等.河曲丝叶蜂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策略[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1131117.

[9]党宏发,杨忠年,杨明琎,等.河曲丝叶蜂在庆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4):2729.

[10]白岗栓,杨宝生,井明珠.河曲丝叶蜂的防治方法[J].陕西林业科技,2007(1):4445.

[11]党密云,刘艳.河曲丝叶蜂控制性天敌缺距姬蜂记述[J].农业与技术,2016,36(19):59.

(责任编辑:杨明丽)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