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效就诊,精神科医生有话说:就诊前需要做的准备

2019-06-11 10:59胡昌清刘金梦翟屹民王刚
心理与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神科病历家属

胡昌清 刘金梦 翟屹民 王刚

去医院的精神科就诊,除了身份证件、医保证件、就诊费用和患者,难道还要准备其他东西吗?

看了标题,也许有人会疑惑,有人感到不理解。大多数患者就诊精神科前,可能会认为就诊场景只是医生和患者对话,进行心理疏导。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精神科和内科、外科不同,大多数精神疾病目前没有可以信服的客观化验检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然而,如果就诊前您做的准备充足,您的就诊过程会更加高效且有助于医生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就诊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吧!

首次就真的患者

1心理建设不要讳疾忌医很多患者是觉得自己精神上出问题后很久才鼓足勇气就诊精神科的。但是由于病耻感作祟,真正来就诊时还是会感到不自然、犹豫不决或到医院门口又打起了退堂鼓。有些人甚至讳疾忌医,觉得:“我虽然情绪不好,可能只是思想问题。不去就诊,就不会被诊断,也不会被要求服药,说明问题不严重。”而这种思想往往会造成患者病情已经很严重时才不得不就医,有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增加了治疗难度,得不偿失。

所以,一旦您觉得精神上出现问题,我们鼓励您尽快就医,如果是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问题,也请您鼓励而不是阻拦其就诊,这样才能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早日康复。

2伴珍人员很重要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伴诊,如果遇到下列情况,强烈建议伴诊:

患者病情严重,可能涉及急诊留观或住院治疗:精神科办理急诊留观或住院手续往往需要伴诊家属协助办理和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有高度自杀、自伤风险或冲动毁物行为;伴诊家属应切实起到监护患者的责任,避免患者出现伤人伤己行为等意外隋况。

患者病情变化明显:伴诊家属可以补充额外信息,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病情变化的原因。

患者年纪较大、行动不便:伴诊家属协助照料患者。除此之外,大部分医院进行了信息化建设,挂号、就诊报到、缴费、预约等往往有自助设备,智能手机操作或线上支付可以省时省力,但是老年人往往对此感到有些吃力,所以需要伴诊家属协助完成。

对于伴诊人员,除了起到陪伴照料作用,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知情信息,所以如果对患者情况一无所知,也是不适合做伴诊人员的。

3携带既往病历

首次就诊精神科的患者虽然没有精神科病历,也需要提供在其他科室就诊或抢救的病历。这是因为,部分患者可能是躯体疾病伴发或继发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的躯体疾病及严重程度会影响医生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些患者在就诊前常常在综合医院的心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疼痛科、急诊等科室就诊,可能正在或曾经接受过相应的精神疾病治疗,而这些治疗会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产生影响。

4既往治疗情况做到关键信息能清楚提

有些患者无法提供既往就诊病历,也可以提供既往治疗情况的关键信息。如用药名称、剂量、用药时间、效果、治疗依从性,其他的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对哪些药物或食物是否过敏;起病的时间、发作次数等等。有患者觉得这些信息和本次就诊无关,但既往的治疗情况往往也是医生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患者虽未就诊过精神科,实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且提出换药时,如果医生无法知道正在服药的信息,是无法做出很好的换药方案的。

5既往化验检查很重要这些化验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您的身體状况、用药安全性,是否需要先调整身体状况或避免使用特定的药物或增加对症的药物。

总而言之,就诊时有备而来,您的积极配合,可以优化就珍过程,从而实现高校就诊。

复诊的患者

精神科疾病往往具有慢性化的特点,需要定期复诊,建议患者尽量固定医生定期复诊,能够更系统地接受治疗。在复诊前可以回顾—下自上次就诊以来的病情变化,有无特殊情况发生,有无其他用药情况,目前剩余药物等,因为这些是提供给医生的最基本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评估及治疗调整。

猜你喜欢
精神科病历家属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子病历评级的分析与总结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病例”和“病历”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