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9-06-11 11:01杜宏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3期
关键词:免疫猪场解决措施

杜宏伟

摘 要: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养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控理念和方针已经深入人心,因此猪场免疫工作在养猪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批的猪场经营者在疫苗免疫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希望能控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临床经验,简要分析了猪场免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猪场;免疫;疫苗;解决措施

疫苗免疫作为疾病控制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地受到猪场管理者的重视,为此猪场管理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及应对对策也困扰着猪场工作人员[1]。鉴于此,本人结合临床经验,对猪场免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依据。

1 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疫苗选择与存放

疫苗选择:市场上针对同一种疾病的疫苗种类众多,但是不同厂家的疫苗质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广大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切不可贪图一时便宜,必须选择免疫效价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同一疾病血清型眾多,不同血清型之间有些不存在交叉保护,选用疫苗时也应注意,同一疾病毒株不同时,务必选择针对同种血清型的疫苗[2]。

疫苗存放:不少养殖户缺乏疫苗管理知识,忽视疫苗保存的温度,将本该冷冻的疫苗放入冷藏柜,将灭活苗放入冷冻室,造成疫苗失效;有的养殖户不重视疫苗的有效使用期限,使用过期疫苗,这些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1.2 免疫程序及接种

免疫程序:不结合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盲目根据书本中或由其他途径得到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就会导致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

疫苗稀释问题:疫苗稀释方法不正确,稀释液配比不合理;稀释液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或已受到污染、有杂质等,都会降低或破坏疫苗的效价和抗原性。

免疫接种:注射时注射器内有空气残留仍然使用;不同猪使用同一针头进行注射,不依据猪的体重和日龄选择适宜长度和粗细的针头;免疫剂量不准确,操作手法不当,漏免,注射部位选择不合理,注射过程中对应激猪处理不当等都会导致免疫失败的发生。

1.3 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前没有进行相应的防应激措施,接种之后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监测,不能及时发现漏免猪和抗体不达标的猪,以上都会为疫病的暴发埋下隐患。

2 解决措施

2.1 疫苗选择与存放

养殖场必须选择免疫效价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且疫苗由正规生产厂家生产并通过正规渠道购入;有多种血清型和变异毒株的疫病,在选择疫苗时注意区分,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疫苗。

妥善保管疫苗,活苗、弱毒苗、冻干苗应置于-15 ℃保存;灭活苗、合成肽疫苗置于3 ℃~8 ℃保存[3]。疫苗运输过程及注射过程要做好冷藏保管,可将已经稀释但暂未使用的疫苗和冰袋共同存放在容器内,以防疫苗失效。记录疫苗的有效期,先进先出;禁止使用已失效疫苗,切不可将其继续用于免疫接种。

2.2 免疫程序及接种

猪场应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疫情,结合猪群抗体水平及抗体消长规律,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含接种次数、间隔时间)。

针对免疫接种,猪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加强对猪场防疫人员的培训,保证免疫手法和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高免疫技术水平;其次,对于免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不同日龄和体重的猪需使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针头,且保证每接种一头猪更换一次针头,这样在保证免疫效果的同时还可大大降低疫病传播的可能性;再次,需明确规定不同种类疫苗稀释比例和免疫剂量;最后,对在免疫过程中出现应激的猪,应马上用凉水冲洗猪的头部及背部,或者注射肾上腺素防应激药物,以减少损失。

2.3 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前1 d~2 d在饲料中添加多维或电解质,可减少疫苗应激的发生;免疫之后,要加强饲养管理,为猪创造舒适、安静的生长环境,促进猪群的恢复,期间切忌合栏、换舍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引起猪群应激。

综上所述,猪场免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众多,并不是由单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大家要树立多病因论的观点[4],对影响猪群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4篇,略)

猜你喜欢
免疫猪场解决措施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谣言袭来,我们如何“免疫”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中小型规模猪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