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新城疫的防治措施

2019-06-11 11:01苟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城疫防治疫苗

苟源

摘 要: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鸡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给全世界的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本文结合雏鸡ND病原学、发病流行状况及疫苗预防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新城疫;鸡;疫苗;防治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于1926年首次在英格兰的新城被发现,1927年Doyle首次分离到病毒,并将其命名为新城疫,随后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传播,给各国的养鸡业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鸡ND在我国也较为严重,其对雏鸡的危害更甚。本文结合雏鸡ND病原学、发病流行状况及疫苗预防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1 病原学

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1]。成熟的NDV病毒粒子形状近似圆形,直径为120 nm~300 nm,由囊膜、核衣壳和核酸组成,在囊膜的外层有呈放射状排列的长约8 nm的纤突。NDV只有一个血清型,具有血凝性,可凝集所有两栖类、爬行类、禽类以及豚鼠、小鼠的红细胞。该病毒对热、光等抵抗力较强,55 ℃条件下 45 min失去活力,60 ℃条件下30 min失去活力,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乙醚破坏。

2 流行現状

该病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同年发现于英格兰的新城,1927年Doyle首次分离到NDV,并为其命名[2],之后该病经过三十年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没有出现世界性的大流行,但ND常呈局部性的流行和暴发,严重危害了养鸡业的发展。我国也是受ND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28年,我国的金华、浦江、松阳等10余县正式报告本病,本病病原于1948年首次分离到,20世纪中期,该病在我国普遍流行。近年来,我国ND的流行和发病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已由普遍发生演变为散发和非典型发生[3]。可见,我国ND的发生仍然十分普遍,要彻底消灭ND还需较长的时间,当前应加强ND的防治工作。

3 防治措施

目前疫苗接种是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已经投入使用的ND疫苗有弱毒冻干活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基因工程苗等。我国使用的弱毒疫苗有两种类型:中等毒力的I系疫苗(Mukteswar株)以及Ⅱ系(BI)、Ⅲ系(F)、Ⅳ系(LaSota株)和V4弱毒疫苗。谢德焱等[4]制备了鸡ND I系活疫苗,用其对健康鸡分别进行滴鼻点眼和拌料免疫,发现防疫效果显著。Ⅳ系苗的毒力较Ⅱ系、Ⅲ系稍强,对鸡群的免疫保护性更好,是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弱毒苗。灭活疫苗是经处理而致死的病原体,具有安全性好、免疫保护率高、免疫持续时间长、应激反应小等优点。ND乳油剂灭活苗多为Ⅳ系疫苗,沈志强等[5]用新城疫Clone-30毒株接种非免疫鸡胚,用甲醛灭活获得制苗抗原液,与蜂胶纯化混合进行乳化,研制成了鸡ND蜂胶灭活疫苗。2002年,丁壮等[6]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ND分离株的HN蛋白,将配制的疫苗免疫鸡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及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在免疫鸡体内检测到了IgG和HI抗体。

另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优良的饲养管理在该病的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安全方面:空栏鸡舍进行严格清洗、消毒,以消灭病原;实行全进全出式管理,减少批次间的交叉感染;日常消毒措施要执行到位。而对于已感染病毒的鸡舍,应做好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并做好消毒,咨询兽医制定紧急接种或药物干预措施。饲养管理方面:保证鸡舍通风、保温措施安全合理及饲料营养全面;为雏鸡提供温暖干燥的生活环境,减少转群、断水等应激。□□

参考文献:(6篇,略)

猜你喜欢
新城疫防治疫苗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分析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当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