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下的宜昌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

2019-06-11 10:19唐梅成敏梁高亮
山西农经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唐梅 成敏 梁高亮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城市趋于饱和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电子商务开始在农村壮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其发展的拉动下,农村生产、仓储、物流、服务等产业也迅速发展。多种产业联动发展,为农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着重关注宜昌的农村电商发展,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生产组织、社会网络、空间形态上的具体变化,探讨农村劳动力回流后去向,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劳动力回流等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劳动力回流;农村产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008-05 中国图书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从2013开始,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就一直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速率;2014年,强调改革创新,新理念带动新发展。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一直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7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首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推进设为专门一节单独列出;2018年,为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历史性机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出部署。这些政策都表明了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

电子商务将消费者、政府以及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是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政策出台之前,电子商务事业的引领者们就已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商务发展潜力。2009年在首批淘宝商家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淘宝经营[2];2010年我国农业网站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9 000多家[3];2014年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11个[4];在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下,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动因的同时,也让农村外出劳动力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乡村产业“内卷化”的长期困境,改变了乡村地区长期作为城市附庸的尴尬地位[5]。

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6]。在自然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因素成为了农村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及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经济学原理认为,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7],所以劳动资源多的地区的劳动力应向劳动资源少的地区转移,劳动资源低利用率地区的劳动力应向能充分利用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8]。加之受中国传统“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引导,当农村就业率上升时,回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等大背景下,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进行完善分析,探析农村电子商务及其连接产业、劳动力回流及就业之间的联系,把握电子商务对劳动力回流影响的本质特征,无疑对当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地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引导都有重要的意义。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网络以电子方式进行的交易及相关服务活动日渐丰富,2010年电子商务的运营不再拘泥于城市,逐渐向农村发展,催生了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型——“淘宝村”。2018年10月27日,阿里研究院在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淘宝村达3 202个。全国淘宝村网店年销售额超过2 20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占比重超过10%,活跃网店数超过66万个,带动就业机会数量超过180万个。我国淘宝村数量、历年淘宝村总数变化和分布情况见图1~图4。

淘宝村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先行者,电子商务促进产业兴旺、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用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淘宝村引领乡村振兴,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实质性的阶段。報告显示,2018年全国淘宝村数量达到3 202个,与2017年的2 118个相比,新增1 084个,“相当于每周新增20个淘宝村”。淘宝村也正在从早期开店卖货的“淘宝村”,开始向带动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淘宝村”发展,开始向数字经济的“淘宝村”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如存在缺乏优秀电商人才、缺乏电商服务、缺乏土地、同质化竞争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淘宝村全面升级,提升网商的能力,改善创业的环境,要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引入更专业的服务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9]。

3 电商带动下的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下,不仅带动了农村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还为农村物流、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农村基础设施等行业也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纵使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的第一产业的收益都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5,虽然这不全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功劳,但农村电子商务也为农产品扩大了销售市场。

农村物流发展的限制,一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块“心病”。2月4日,2018年中央发布了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15次提及农村物流,足以看出,发展农村物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走完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一直都备受关注,见图6。尤其是近年来,淘宝村迅速壮大,农村商品送货上门服务迫切需求。

自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提出后,我国农村金融保险业业迅速崛起,2016年,1.72亿农户便已经建立信用档案,获得银行贷款的农户已有近9 248万,农户贷款总余额为2.7万亿元。2007年以来,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361.7%,平均年增速度为18.8%。2007—2016年,涉农贷款余额6.1万亿元增加至28.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22%提高至26.5%。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党的十七大报告,均表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0]。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基础设施先行的意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网民1.86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0.1%,不及城市普及率的50%;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在上网的农村网民中仅有56%参与网络购物。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形式非常乐观,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督促下,其相关产业及设施都会发展得更好。

在对全国农村电商带动下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后,着重分析宜昌的发展现状。宜昌农村拥有丰富的果蔬产品,是我国3大柑橘产业带之一,全市柑橘面积达11万hm2,年产量超过177万t。12个橙皮罐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250 000 t,是3大桔子罐头生产出口基地。不仅如此,宜昌的绿茶产业也是别具特色,茶园面积达40 000 hm2,总产量34 000 t;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9.8万hm2,总产量268万t。由此可见,宜昌农村具备淘宝村发展的天然优势,宜昌市有5个淘宝村,分别是远安县鸣凤镇凤山社区、枝江市董市镇平湖村和姚家港村、问安镇龙泉堂村、仙女镇仙女村。

问安镇龙泉堂村借助电商平台,深度挖掘农产品线上销售潜力,将马蹄、大米、鱼腥草、土鸡蛋、豆腐乳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搬”到网上销售,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此外,该村还积极响应阿里村淘战略,扶持创办本村村淘站点,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建立村级电商创客中心,推动农产品上行,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村民开设网店发展电商,推动电商扶贫等。2018年,该村电子商务呈现集群、自发的良性发展态势,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该村其他工业企业发展电商。当前,该村共有阿里村淘站服务站1家,网店112家,电商企业4家,快递网点5家,全村电商销售额突破1 000万元。

4 农村就业变动关系

在农村电商发展及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岗位增加,仅仅是农村网店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便不计其数。相较于在城市,农村劳动力在受到城市就业压力的打击与户籍政策的限制下,更加愿意选择在“家门口”工作,农村电商的发展,盘活了农村其他产业,带动了就业。

图7的数据仅仅代表了农村个人电商发展直接带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显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带动的产业发展产生的就业岗位,更能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随着事物的发展与人口的回流,就地城镇化指日可待。

对于那些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不仅物流的限制大,突破限制需要的成本也是非常大。这些地区多以第一产业为主,且大多数农产品不被外界所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带动其特色产品的销售,这种情况下,虽然也能提高就业率,但主要是上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电商发展结构和农村产业发展结构见图8、图9。

据统计,宜昌市农村劳动力回流人口呈上升趋势,2016年上半年宜昌市农村实际从业人员合计165.4萬人,外出从业人员66.5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万人,减少2.9%。总体而言,宜昌农村劳动力外出呈下降趋势。农民外出打工人数逐步减少,自发外出人员持续减少。从外出就业渠道看,自发外出就业人员占整个外出从业人员的68%,达到44.8万人,同比减少2万人,减4.2%;政府组织农民工外出人数6.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中介组织介绍人员5.2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招收人员10.4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增长0.7%[11]。宜昌农村基本情况见图10。

对近6年宜昌市农村基本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2013年前,宜昌的外出劳动力数量在以缓慢的速度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递减;而2013—2016年,劳动力外出趋势变缓,农业从业人员开始稳定;到2016年外出人员数量开始减少,宜昌农村劳动力开始回流。

5 总结与思考

虽然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复苏以及劳动力的回流不只取决于农村电商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契机,引导或加速其趋势的形成。无论如何,农村劳动力回流这一现象都值得我们思考。

5.1 城镇化发展失控思考

城镇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有3种途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移民、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12]。而今,农村劳动力受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加速回流,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速度减缓,阻碍了城乡融合。长此以往,会造成城镇化发展失控。

5.2 城市服务体系失衡思考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一般都集中在劳动量大、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的“冷门企业”,这些部门构成了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是城市的建设事业的先行军。劳动力的回流,打破了城市建立的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经济的萎缩。

5.3 农村人地矛盾深化思考

大量回流劳动力进入农业工作中,而农村人多地少,这也加重了农业的就业压力,且农田缺乏系统的管理,许多没有种植经验的劳动者对农业的种植技术与经验缺失,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4 加强农产品的法律监管思考

电商平台的农产品质量缺乏保障,为了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产品销售的持续稳定,政府需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5.5 农业管理系统化思考

建设以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化管理,生产作业应做好科学规划,最好能统一种植、采摘、加工、售卖,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加大回流劳动者的创业成功率。

5.6 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思考

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是保证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要确定其发展的战略定位,建议深刻学习体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电商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在“四化同步”中起关键性作用。突出群众参与,加强产业升级,注重理论研究;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剑”,让它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利刃。

5.7 就业市场的城乡一体化思考

实行就业市场一体化,是解除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歧视的重要手段。所谓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在对就业者进行管理(如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档案的管理及相关证件的发放)时,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应一视同仁,各人根据其自身能力谋求相宜职业;一体化的服务待遇指的是在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机会的供给方面,取消城乡有别的做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3]。

5.8 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思考

要实现人口外流与回流的合理化,要努力发挥农村人口流动对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自发性、盲目性及人口流动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消除不正常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使农村人口流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让劳动力在城市安定生活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解新华.基于长尾理论的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3(7):19-20.

[2]胡垚,刘立.广州市“淘宝村”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规划师,2016(12):109-114.

[3]林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研究[J].南方农机,2015(1):94-95.

[4]刘静,李佳乐,刘常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村经营新模式——基于江苏省“淘宝村”的案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293-295.

[5]单建树,罗震东.集聚与裂变——淘宝村、镇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7(2):98-104.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胡令,周进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1):63-65.

[9]高红冰.每周新增20个淘宝村,引领乡村振兴作用凸显[EB/OL].[2018-11-01].https://www.sohu.com/a/272640284_384789.

[1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收入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皖省例证与政策选擇[J].改革,2012(5):5-23.

[11]王俊凯.宜昌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J].商情,2016(10):94.

[12]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4[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96-98.

[13]王冠中,袁红.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J].天府新论,2005(4):94-97.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淮安洪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长尾理论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经营模式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与模式创新探析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海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