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9-06-11 08:33陈华容
考试与评价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方法小学数学

陈华容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定,使我国教育的教学目标发生变化。我国新课改要求,教师在科目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发掘科目特点,结合科目教材采用新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对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以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方法

近年来,我国不断致力于新课程的改革事业,对各科教学均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小学生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有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1. 良好的数学素养能使人更加睿智。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数学知识丰富,在生活和工作上常表现出对数的敏感和适应,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分离出数学因素,建立模型,通过数学进行观察分析,善于用数学的观点说明问题。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让人变得更加睿智。2. 良好的数学素养能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展望现在和未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的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3. 良好的数学素养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采取自由的方式探索求解数学问题的意义,并将数学的逻辑和思维运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中寻找乐趣,以乐趣为驱动促进学习,达到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知识、技能与情感培养相结合。既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过复杂。过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都要浪费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复习或是对教材内容的描述语言太过华丽,这些都是教学目标不确定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自身要对教材內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准确把握住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成,从而制定出较为明确简洁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向多样化与重能力培养的形式发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要以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采取情境创设、动手实践、课外活动及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强化知识技能培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以知识技能为主,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性质、定律、公式、法则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基本技能有测量、运算以及画图等。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分类方法、模型以及推理等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引导同数相加的问题,通过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计算,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渗透,同时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读法,体会乘法的含义。在数学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层次性的练习,积极转化直观图形、语言文字以及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深入地对乘法意义进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书写、符号表征、观察以及操作,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地了解乘法概念的思想,认识到乘法特有的简洁性,使符号意识得以发展。通过图形以及实物等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表达,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通过开放性数学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还通过一些开放性数学题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维角度。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开放题的探究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也应当分析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例如,有一个花坛,是由四个相同的小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大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边上种了10棵花,大三角形的一周种了多少棵花?一共种了多少棵?通过这样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

五、重复小学数学练习,提升数感

数感要不断练习,习惯成自然,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从而提升数感。在授课时老师除了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学生的练习,如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求学生能将较大的数改成用“万”或者“亿”作单位。首先复习三年级时对于小数的认识,接着板书换算方式,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随后出练习题要求学生对给出的数据进行化简,类似“120.000=120,100.400=100.4,100.010=100.01”这种简化训练,最后为学生布置书上的课后习题。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出几道化简题要求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数感。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小学生的成长,它贯穿着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提出了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卢正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1.

[2] 刘子夫.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2(11).

[3] 张晓梅.论数学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数学通报,2011(1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方法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