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肖邦

2019-06-11 11:31宁汐
音乐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钢琴家肖邦钢琴

宁汐

中国不缺技艺超群的钢琴演奏者,一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第一大的琴童基数,二是中国琴童及其家长的勤奋探索之功,再加上中国经济日益高速发展时代的助推。郎朗、李云迪等可能还只是在中国经济起步不久的极其困难的境况下的教育成功者,现在的情况则要好得多。所以,他们的励志及其成功之路,在此外后成为中国家长的追寻榜样。作为比郎朗小一轮的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叶子(Paul Ye)就是这其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少年成名,11岁就出版了个人演奏专辑,获奖无数,甚至被国际著名钢琴家评价为“中国小肖邦”。他在12岁被德国国立舒曼音乐学院破格录取,而且是经德国总统府特别批准,并且是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少年大学生”。他还师从钢琴大师、肖邦权威思捷潘斯卡院长。他14岁在埃特林根国际钢琴赛中摘得桂冠,是继郎朗之后第二个获奖的中国少年。其经历让当时的人们对其充满期待,多家国内外媒体对其进行专访,甚至有人认为他或已超越了郎朗,因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埃特林根“特别奖”、“原典奖”的中国少年。他近年来活跃在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舞台的开拓,使其被评为全国20位少年天才之一,在音乐的圈内只此一人。很多人看了他的演奏,多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称其是为音乐而生,是音乐天才,前途无可限量。

一、丰富阅历的钢琴家之路

因和叶子的父母是同乡的缘故,再加上我的几个朋友吕赴宏、杨鹏、熊健等和叶子的母亲是大学同学。所以,我早知其名,叶子在煤城安徽省淮南市被很多人当作少年成才的典范。叶子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王治淮、母亲叶祥兰都是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基础教育行业算是淮南的开创型的人物。正是有了家中的实业支撑,才使叶子的钢琴学习之路较为坦荡。叶子的曾祖父刘凤鸣是安徽省著名民间器乐演奏家,他是整理改编中国民间唢呐曲《百鸟朝凤》的民间艺术家之一,也是安徽唢呐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安徽乃至全国的唢呐音乐界可谓家喻户晓。值得一提的是,叶子少年成长的城市文化环境浓郁,他所在淮南市在音乐基础教育上也非常重视,少年宫、文化馆等都将少儿音乐舞蹈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也自然在全国取得了很好成绩,叶子得益其艺术氛围的孕育。

环境造就人,这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叶子在音乐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成长,从4岁开始就在妈妈叶祥兰的指导下学习钢琴,正是母亲的执着坚守才促使他不断攀登,不断超越自我。母亲后来为充电还到安徽省艺术学校进修业务,由此而与钢琴家吴宁宁相识,叶子也就转而随吴宁宁学习。之后又通过吴宁宁而得以与上海音乐学院吴之杰老师学琴,这些扎实的钢琴基本功训练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于2003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深圳艺术学校,得以在著名钢琴家但昭义教授门下学习。在但昭仪教授的精心辅导下,叶子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得到了快速提高。遍寻名师是叶子和他母亲求学之路的理念,此后,叶子于2004年4月跟来自中国台北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黄佩玉老师学习,在黄佩玉老师的精心指导叶子在音乐上的天赋和自身的刻苦学习,使得叶子的钢琴之路越走越远。

比赛凸显人,这是音乐技艺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尤其对于中国学子学习西方乐器者更是如此。叶子从14岁开始,不断通过众多国际钢琴大赛来检验学习效果,凸显艺术才华,也获得较多有分量的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奖项,如:埃特林根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原典奖和特别奖、阿根廷国际协奏曲钢琴大赛冠军、洛塔丽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德国国际青年钢琴大赛冠军和现代大奖、德国国际施坦威钢琴大赛冠军、德国舒曼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和特别奖、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冠军、杜塞尔多夫钢琴大赛冠军等。尤其是2005年10月的舒曼国际钢琴大赛上,叶子一举摘取了三个组别冠军,还藉此而得以官方地登上德国舒曼国际钢琴大赛的舞台。葉子不负众望,在2006年举行的德国舒曼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和特别大奖,他的演奏风范给人以成熟气势,而其忧郁的外形气质更使其圈粉不少,由此而博得了来自全球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们的青睐,并亲切地称其为“中国小肖邦”。就其原因,不仅是其演奏的气质忧郁、深邃、内在,更在于其技术绚烂,音色华丽,充满了肖邦音乐的诗意、浪漫、灵秀内涵。

正是比赛佳绩对身份的凸显,当时年仅12岁的叶子被德国总理府特批,破格录取到德国国立舒曼音乐学院进一步深造,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叶子也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年大学生”,他还师从世界著名肖邦权威思捷潘斯卡院长。正是在那一年8月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这盘名为《中国小肖邦》的专辑中,收录了帕格尼尼主题改编而成的练习曲《钟》、《阿贝格变奏曲Op.1》、《意大利协奏曲》、《练习曲Op.10 No.1》、《波兰舞曲Op.53英雄》、《练习曲Op.10 No.8》、《谐谑曲Op.20》、《奏鸣曲KV330》、《平均律 BWV884前奏曲与赋格》、《练习曲Op.10 No.5》、《肖邦钢琴协奏曲No.1》(Op.11)[庄严的快板、浪漫曲、回旋曲]、《华尔兹No.5Op.42》、《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Op.38)。这些作品均具有演奏上的较高技术含量,被叶子炫技性的演奏以更为阳光的色彩加以外显化地诠释,给聆听者带来极强的冲击力,如其中的《钟》在颗粒性的诠释上以更为明亮、轻盈的色彩予以渲染。叶子在音乐段落的变化中以其情绪对比来展现,尤其以他演奏的爆发力,在瞬间展现音乐转换的不同篇章内容,这既展现了他年轻气盛的勃发之力,也融入了他对于肖邦的不一样的解读。而专辑中选取的视野,既符合技艺发展初期的叶子的技术与学术,也符合作为商业碟片的审美需求,有练习曲的技术性,有谐谑曲的娱乐性,有协奏曲的综合性,有叙事曲的丰富性,有圆舞曲的普适性,有巴赫“平均律”的扩展性,由此可见11岁的肖邦诠释者的巨大发展空间。

在演奏家身份的凸显上,要数叶子在14岁时参加的埃特林根国际钢琴赛,他获得冠军和埃特林根国际钢琴赛组委会“特别奖”和“原典奖”这两项大奖。这次获奖刷新了中国钢琴家获奖记录!有人曾以此而将他与同获此奖的郎朗相比,可见,专家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乐观态度。这也开启了叶子学术发展的新篇章,他也以18岁的低龄而获得德国音乐学院的双硕士学位,由此而开启了他在欧洲的演出,叶子目前已经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波兰等欧洲多个国家举办了近百场巡回独奏音乐会。近年来,叶子开始转战国内,如2017年9月8~9日在临沂大剧院的专场音乐会&大师班,叶子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和内容丰富的教学,他在与琴童们分享他学习时的循循善诱,别样地显现其艺术家身份的价值,让乐迷们感受到丰富阅历后的成熟艺术家形象。

二、赞誉加身的艺术家风采

因学术研究的需要,在参阅不同演奏家的肖邦钢琴协奏曲版本时,我无意间发现了室内乐版中的叶子演奏。其演出在一个非常小的剧场,可能只能容纳百余观众。但观众的层次很高,三个乐章完毕后持续绅士地鼓掌。叶子在乐队演奏家驻足注目之中,加演了肖邦《圆舞曲》(Op.42)。从协奏曲的处理来看,叶子能较为精准地把握作曲家细腻、唯美、清丽的音乐风格,尤其是深入作品内涵的灵秀和诗意,在主题的肯定表达,副题的对比反衬,以及歌唱性段落的抒情性上,都给人以清秀、脱俗的美感,这与其16岁的年龄极为不符。我想,这一演出在当时的“肖邦音乐节”上一定获得赞语不少,是叶子在德国求学期间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高雅的气质征服了国际钢琴乐坛的一个例证。上述演奏的视频资料在优酷视频中有据可查,有兴趣的乐迷朋友可去欣赏!

据悉,欧洲各大著名报刊杂志都印刷着他的彩色照片,而据笔者所掌握的报刊来看,溢美之词,溢于言表,先列举如下:

德国媒体《太阳报》:完美的技巧,帅气的外表,十分准确的演绎了不同大师的作品,这位来自中国的天才无可限量。

《莱茵洲报》:他演奏出了肖邦的心声,十个手指在钢琴键上奇快的飞舞着,仿佛看到了第三只手在钢琴上奔跑。

欧洲著名音乐评论家希德(Heide)说:热情的观众把雷声般的掌声献给了这个少年钢琴大师,他的演奏技巧惊人,他的音乐自然有说服力,他为音乐而生!!BRAVO!!!

我在查阅肖邦演奏资料时还找到一则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视频,那是叶子于2012年2月受中国外交部之邀,奥地利总理亲自评下邀请函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了中奥建交40周年大型活动,在首届“相约维也纳——奥地利中国艺术节”上演奏,成为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历史上最年轻的钢琴家!这场演出中,叶子演奏了《一分钟圆舞曲》和《钟》两首娱乐性极强的肖邦钢琴小品。虽说是小品,但两首作品难度可不小!轻快、灵巧是其外在视觉冲击力,而实际上的内在晶莹剔透的音色与变化多样的内涵,却是这首作品引起笔者兴趣的不同所在。比起其他演奏,这两部作品也较快些,大家知道,这两部作品本身已经极为快速了,还要再快,是演奏家的能力使然,当然,也为现场的热烈气氛锦上添花,是相时而动的艺术“加持”。据其母亲后来回忆,叶子当时的加快很让她为之捏了一把汗!这个视频也在优酷视频中存有资料,点击数量很多,可惜由于拍摄质量不高,有点影响了效果,否则开年会更好些。

叶子演奏的《莫扎特降E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协奏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也在优酷视频的网上具有较高的点击量。《蓝色狂想曲》是叶子15岁时与年轻演奏员居多的德国爱乐协奏下呈现的,钢琴一进入时就以音色与力度的对比而与乐队形成呼应,急促、快速的音流在将蓝色进行狂想的音乐形象展现出来,一长串独奏的“宣泄式”在逐渐展现音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引入音乐的情境发展,这种音乐层次的鲜明表现,是演奏带给笔者的冲击力之一。演奏家带给观众的另一冲击力是运用钢琴织体的优势而展现的节奏音型和音调的蓝调风格,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炫技性观赏性。但演奏中也不乏细腻的处理,在乐曲的中段,演奏将高低音区的不同音乐形象进行了反差较大的表现,这对于15岁且是德国严谨学派培养出来的钢琴家来说真是实属不易!如果说《蓝色狂想曲》展现了叶子力度与狂放的演奏风格较为少见外,但它却是现代职业演奏家所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对于德奥演奏风格的把握,则是叶子身处学习之地的应有技艺,他在莫扎特协奏曲的表现上所展现的另一番风格,精致的乐句处理并与乐队之间形成呼应,尤其是注重音乐整体风格的质朴、高雅,使得他的演奏更为轻灵、诗意,这或许是叶子与其他演奏者的不同之处,也是东方艺术节在处理德奥作品上的疆界开拓。

回溯叶子的艺术探索之途,从其2006年11岁时发行个人专辑《中国小肖邦》到12年后的2018发行的《悦动2018》,叶子实现了琴童到钢琴家的艺术蜕变。从后一专辑来看,辑中既保留了其既有细腻、浪漫、诗意的演奏,如:肖邦的《波罗乃兹》《圆舞曲》(5.Schubert:Impromptu Op.142 , D.935:No.3 in B-Flat Major;6.Chopin: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Op.22;7.Chopin:Waltz No.4 in F Major , Op.34 No.3;8. Chopin:Waltz No.1 in E-Flat Major , Op.18),更是看到了葉子曲目的丰富与扩展,对其身处德奥而获得的收获,弹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也占专辑的一半份额,如他演奏的贝多芬降E大调第18奏鸣曲【“狩猎”奏鸣曲】(Op.31 No.3)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作品之一,是贝氏创作中期的作品,是德奥古典风格最为浓郁的作品。叶子在基调的把握上抓住了均衡的声部声响,注意渐变的音响关系递进,如其第一乐章的快板,在演奏中注重钢琴织体的整体序进而简明地展现“狩猎”的情境感;第二乐章的谐谑曲(Scherzo)在以小快板(Allegretto)的速度中起步,通过对比的活力快板(vivace),从而将乐曲的意境进一步推展,演奏中注意了轻快触键在乐曲情绪上的对比;乐曲的第三乐章是速度变化较多的三部性结构,它以渐变的小步舞曲(Menuetto)形式展现乡间的轻松愉悦生活,其中演奏中的松弛处理,使得中板的庄重(Moderato)和逐渐速度变化后的音乐也不失优雅(grazioso);叶子在第四乐章以其速度和力量而展现了作品的持续热情(con fuoco),它在极快的速度中(Presto)展现演奏家的娴熟控制的能力,展现演奏者对不同疆界的穿越能力。

藝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叶子不断获得各种赞誉,在其亮相的初期,他就获得了较高的嘉奖,这对童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是叶子通过拼搏而获得的难得一见的机遇,令其同辈人羡艳。可贵的是,叶子并未被荣誉冲昏了头脑,而是坚持从修炼而不断丰富自身内涵,逐渐扩展自己的艺术疆界。据我观察,“中国的小肖邦”已不再是现在叶子的唯一标签,他已经在肖邦基础上再行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其艺术风采更为多样了。

三、不懈追求的文艺家情怀

作为现代社会语境中的文艺家,需要不断追求以满足各种人群对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叶子也一样,在这两年我所知道的他的艺术发展进程中,他能积极地深入的文艺需求的每一个角落,有万人体育场的众声喧嚣(宣城),有千人音乐厅的小众苛求(苏州),有数百人大剧院的偏远地区(红河州),有琴行、教学点的普通琴童,都可见叶子的身影。一则信息悄然引起了我的注意,2018年底,叶子演奏的一首肖邦叙事曲在网上点击量奇高,我寻来仔细听了几遍,中国人的审美中所需求的诗意的故事线索表达清晰,这可能是叶子作为致力于大众钢琴发展的情怀表达。

恰在其时,2010年放置于网上的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围观。叶子的演奏特有处理,使得这部是肖邦早年为自己所写的作品散发着通俗易懂的质朴与亲切气息,他的右手所展现的旋律声部的辉煌炫丽和左手部分所渲染出的那个时期音乐特有的浪漫,从而平易近人地展现了钢琴特有的力量与柔美,其中所展现的宽幅嘹亮的声音和优雅的气质,使得这首协奏曲更富有浪漫和诗意。叶子的触键细腻,乐句的交待明晰,而在声响平衡的控制上,叶子恰当地注意了双手间的协调。而它获得点赞的另一因素,可能是人们注意到这还是一位翩翩少年现场所演奏的版本,而非录音棚里精致雕饰之作。

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文艺家情怀使然。在2016年12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大剧院的独奏音乐会前的13日接受凤凰网独家对话时,叶子谈到了自己的追求和风格:不靠挂靠明星而获取流量,不靠固定风格而获取标签,不靠标榜古典而博取深邃,他要做有情怀的文艺工作者。

在采访者秦川玺的认识观念中,似乎每位钢琴天才的成功故事都会有这样几项要素:每天练琴10个小时以上,在国外的名校留学,获奖无数而引人瞩目。这些要素叶子都有,他12岁在德国念音乐大学,拿全额奖学金,14岁获奖刷新中国钢琴家记录,18岁双硕士毕业,这样的履历与80后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的经历似曾相识。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位90后钢琴家叶子还会写流行情歌,饶舌摇滚,目标是做周杰伦、王力宏这样的创作型才子,但“比他们更会弹肖邦、莫扎特”。

叶子与郎朗的从艺之路有点相似,在同样的年龄获了同样的奖项,而且叶子还得到了政府颁发的特别奖,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中国钢琴家。因此,曾有媒体撰文称叶子可能会是超越郎朗的那个钢琴天才。所以,总被人拿来做比较。但叶子却谦虚地表示,“郎朗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俩没有什么竞争关系,毕竟他大我那么多,最主要的是我们的风格不同。”

在旁人的观察中,叶子是非常勤奋的人,他自己也说每天就练6到8个小时,在忙的时候则可能每天会练习10多个小时,只睡4、5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成名后的叶子,国内外穿行,时差经常倒不过来。一直陪同叶子的母亲对此深有感触,叶子的学习、演出,叶母均是在场亲历者。初到德国的叶母片语不会,但硬是拿着字典学会了它,并可帮助叶子去图书馆借阅学习资料,复印资料,翻录音响,是典型的中国母亲奉献者的形象。好在她出身于音乐世家,舞蹈、声乐、钢琴都会一些,学习起来也就快一些,她说自己三个月后就可以基本地用德语交流了,可见叶母也是一个勤奋且自信的人,尤其是有追求的人。在宣城的演出之行中,叶子在体育馆的演出问题很多,叶母在事务的处理上为音乐会的成功增加了筹码。问起为何要在体育馆之类的场地搞演出?叶子回答的很简单,这样会使更多的人了解肖邦钢琴音乐之美。

在郎朗、李云迪等很多钢琴家都在开拓古典音乐的受众面的语境下,叶子说他在未来想当唱作流行乐的钢琴家,其终极目标是当全栖的音乐家。他表示,“以后录制的专辑自己可以包办词、曲、唱,全方位。这些歌曲可能是纯流行的,比如饶舌、民谣、摇滚等流行乐,比如黑眼豆豆、蕾哈娜这样的,中国的歌手我喜欢张惠妹、A-lin,Beyond的歌我也听。我现在自己也写了一些歌,有校园民谣、情歌,还有饶舌,主题主要是与爱情有关,这些歌我用来压箱底,现在还是走古典路线,以后可以考虑与古典专辑穿插出版。”叶子比王力宏、周杰伦的优势在于,他在钢琴或者古典乐的钻研上更深,最起码是比他们更会弹肖邦。

叶子近来在演出、录音、教学等方面齐头并进,其演出排挡较为密集,也即将推出一些新专辑,计划中不仅有最擅长的古典钢琴,还有他所说的流行音乐。对于未来,他的规划是不断扩大其钢琴艺术的受众面,以其肖邦音乐为基础,全面扩展,尤其是普及、推广中国钢琴音乐,他要发挥其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在普及、提高上多做惠及大众的工作。而他也感觉到几多的自信,因为在各地都有很多琴童都很关注他。当我问及要不要继续参加一些高等级的比赛了?他说没有必要了!他所获奖的那些比赛足以说明其技艺的世界顶级水准,无需再借奖项光环的助力了。

叶子在很多圈外人士中可能还较为陌生,而圈内人也可能因其出版的专辑或面世的视频中多是肖邦的曲目而觉得他艺术视野较为狭窄,再加上他低调行事,没有大牌经纪人推送等内外因素,他目前的关注度还不高。但据我对他的观察,他艺术发展空间可能极为开阔,他有扎实的钢琴演奏的童子功和名师的指点,这使得他的演奏技艺在作品的驾驭上基本不会有什么障碍,从古典到现代的风格,从肖邦到中国的作品,他均能轻松掌控;他有致力于服务大众的人文情怀,有低调行事的长期经验,有艺术各领域的从业经历,能控制不同场合的演奏效果,这使得他在艺术的观念上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情怀,既可作高精尖的学术型音乐会演奏,亦可做惠民普适的普及型大会堂助兴。再加上帅气的外形,潇洒的台风,也不失成为流量明星的潜质,他所拍摄的时尚服装照颇为亮眼。我们期待他能不断开辟钢琴音乐文化影响世人的视野,打开文艺惠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疆界,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挖掘更多中国作品,并以其国际影响力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钢琴家肖邦钢琴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弹琴与补鞋
肖邦的魔法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钢琴家风范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