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
——张驰(驰chi)禅意系列作品小悟

2019-06-14 06:12刘玉睿LiuYuru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张驰油彩布面

刘玉睿/Liu Yurui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画山水序》)

张驰,常用“驰chi”为笔名,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嘱我写文,推脱再三,不就,只好勉为其难。

我与驰君相识十余载,彼此甚为相熟。观驰君作品或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超现实图式为表征,尺幅较大,为典型西方油画语言,此系列多为驰君人生经历、记忆的反思;一类为近年抒怀遣兴之作,多为小品却是驰君人生之感悟,贵有“禅意”,能于俗物中寓禅道,我喜称之为“禅意”系列。

驰君这些“禅意”系列,尺幅不大,却多精致;内容多为一器一枝,为极单纯的物象;色彩也非惯势,素雅为胜;其笔虽简而意深,直入中国文人画精髓,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自古华夏文人多喜用“澄怀味象”之心法修炼内心,于一事一物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哲理,即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驰君自幼受中国文化之熏陶,有赏藏古物之雅好,并能于器物观照中“澄怀味象,静照忘求”。“澄怀味象”就是在意念变得非常清澄的状态下体会事物中蕴含的自然之道;“静照忘求”则是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经年累月,驰君能道存心中而外化于艺。静观驰君此类“禅物”之作,可入禅境,有一洗俗尘之效,能于闹市中至心灵之静。

驰君这些系列作品“禅意”也体现在作品名称中,《小雅》《清心》《听风》《无尘》《小趣》《清音》莫不如是。题虽多后名,但雅意在先,多是驰君自然而成。其题有齐圣贤之心的,如《大雅》《无事》;有直抒己志的,如《守一》《一味》;有重情状的《独吟》《独对》;有人生之感悟,如《苦心》《小安》;还有只是一时之兴,如《三清》《不见客》《散毒》。不管何如,然都尽显文人闲逸之境,我尤喜《守一》,画中只见一唐钵,色白如昨,沉静如君子。更有《三清》者,画面只三只青梨,显一时之生趣。

驰君“禅意”系列作品画面中多二三物。一物者,多居中一古器,或一钵,或一瓶,如尊者如隐士,如《真水无香》。二物者,有一钵一扇者,有一壶一兰者,抑或一茗茶配一果或一枝,此类者则有动有静,有闲有情,如《清香》《闭门》。二物者还多有传统佳构——折枝花,画多一折枝梅应一器,更显文人画意,此类画甚多,如《独吟》《平静》《问心》《梅香》。窃以为,此当属驰君得意之作。

驰君“禅意”系列作品中设色淡雅,亦得传统文人画之真庐。西洋油画重色彩,中国画则擅素雅,西方文化尚进,重视觉冲击,中国文化主退,崇心灵沟通。驰君能以油画表现简逸与退隐,彰显其匠心。其多用浅赭轻碧,如岚似云。

自古艺道崇简逸,接近大道的艺术作品多为简逸之笔。驰君禅意作品远观可取其禅逸之境,近观可见其用笔精细、丰富,可得古物之质,观而能得古物之神逸,其作品气韵如“老僧补衲”般闲静。

“禅意”系列布局为典型文人画,足见驰君对传统绘艺之执着。驰君这种明显具有中国文人画特征的作品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源自驰君的家学,驰君的父亲——问雨(张文学)是燕赵众人熟知的花鸟画家,其作品大气豪放,驰君耳濡目染而默然于心中;其二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驰君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二者所加,遂有此系列。

张驰 平静 布面油彩 75×45cm 2015年

张驰 一觉 布面油彩 40×80cm 2013年

张驰 兰 布面油彩 80×40cm×2 2017年

张驰 独吟 布面油彩 100×45cm 2015年

张驰 盛夏清凉 布面油彩 50×50cm 2014年

张驰 文竹 布面油彩 60×40cm 2016年

张驰 清音 布面油彩 40×60cm 2014年

张驰 无尘 布面油彩 40×60cm 2013年

张驰 闭门 布面油彩 50×50cm 2017年

张驰 苦心 布面油彩 40×60cm 2014年

驰君这种“禅意”画也可理解为传统文人画的当代表现,其油画的表现方式又增添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性,正如驰君笔名——“驰chi”,融贯古今、兼具中西之愿。

文以载道而君画能渡,唯愿观者能入君画而得三昧,共达彼岸。

猜你喜欢
张驰油彩布面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胡昌辉
收获 刘瑞森 布面丙烯油彩 190cm x 190cm 2022年
詹克兢布面油画
曹海艇作品赏析
松弛
好人张驰
蓝剑作品
如此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