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特征分析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研究*

2019-06-14 01:42温展明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相似性类别知识分子

温展明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政治认同是一种自觉归属与自我约束个体政治生活行为的价值观范式,包含心理归属和情感倾向两个层面涵义[1],会影响和决定个体政治选择与追求,被认为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关系的反映和一种政治实践活动[2-3]。本文应用R语言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开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的新思路,为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本文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受访的24位党外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似性及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受访知识分子群体特征。在分析指标上包含有性别(Sex)、年龄(Age)、学历(Degree)、民族(Nation)、是否参加民主党派(Democratic)、是否有海外经历(Overseas)、工作年限(Seniority)、专业背景(Major)、职称(Title)、岗位类别(Post)、家乡城市等级(City)、家乡是否革命老区(Revolutionary)、家中是否有民主派人士(Family)、加入政党考量因素(Party)、关注新闻类别(News)、了解政党途径(Pathway)、影响政治认同因素(Factors)、价值观对生活影响程度(Values)等18个指标。

(一)聚类分析

由受访者聚类分析(图1)可知,受访者根据相似性远近被分为3个分支,这指示在受访的党外知识分子可以根据相似性大小分为3个小群体,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较大,各受访党外知识分子在既互为相似的基础上又有所区别。

(二)主成分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图可知(图2),关注新闻类别、影响政治认同因素、受访者专业背景、工作年限、年龄、职称、加入政党的考量因素等7个因素在受访者群体内部之间差异较大,而剩余的11个因素在受访者群体内部之间差异较小。这启示高校统战工作部门在做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时应聚焦于“个性”层面上因素,受访群体中区分度较大的因素往往是工作突破口,更具有实效意义。

二、基于数据解读的统战工作建议

从聚类分析可知(图1),看似完整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可依据相似性远近分为3个群体类别,表明受访党外知识分子在共性的基础上却又有所区别。根据主成分分析(图2)可知,年龄、新闻类别、受访者专业背景等7个因素在受访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内部之间差异较大,这启示日常统战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式,关注工作对象的个体性将可以成为统战团结工作的突破口。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党外知识分子在生活工作中关注的事物不同,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可能更多的关注于“自身”发展(如职称晋升)方面而对“外界”(如党政新闻)的关注较少,而中年党外知识分子则可能刚好相反,这就要求统战部门需要做好个性化团结工作。

统一战线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做人的工作。对于做好统战工作,关注党外知识分子差异较大的背景因素比关注共性因素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聚焦个性并因人施策,可以切实提高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效性。

图1 受访者相似性聚类分析 图2 受访者群体特征分析

猜你喜欢
相似性类别知识分子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一起去图书馆吧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