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研究

2019-06-14 08:14
山西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案主黄某社会工作者

王 雪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一、研究的目标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网络游戏障碍(游戏成瘾)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网络游戏成瘾也称为互联网游戏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症(IAD),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Ivan Goldberg)在1995年提出的,全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也被称之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使用者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导致身心疲惫情绪低落,情节严重的甚至带来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的变化,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影响、原因及解决策略,其中对现状和影响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治疗策略研究还不够。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原因,通过对个案案例的干预得出结论并提出有效预防的建议,在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络游戏成瘾的同时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拓展介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治疗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个案工作法。通过接案、预估案主的问题、制定服务计划、介入、评估(过程评估及结果评估)、结案等过程帮助案主摆脱网络游戏成瘾,使案主逐渐回归正常生活,恢复其社会功能。

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处于身体、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诱惑,容易网络游戏成瘾。

(二)家庭原因

青少年所在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照顾不周,家庭结构复杂,父母教养方式不合理,父母与子女沟通不畅等因素。

(三)学校原因

学习压力过大,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和谐,得到老师的关爱较少,课外活动时间较少等因素。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黄某,男,高二的学生,目前退学在家。黄某的父母出于教学质量的考虑,让其到离家较远的寄宿制学校就读,黄某上学一段时间后提出生活、课业压力较大,想到离家较近的学校学习,父母没有同意,同时黄某在文理分科上与父母产生摩擦。家长为其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智能手机,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滑被老师没收手机,玩网络游戏影响同学被同学孤立,老师告知家长被父亲责骂,由于屡教不改被学校劝退。从案主母亲处得知案主居住的社区邻里关系融洽,根据案主绘制生态系统图如下:

(二)预估及制定服务计划

1.预估:社会工作者在收集案主个人基本资料、心理需求、成长经历等个人资料,了解其目前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并收集其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等资料,全面了解其退学的主要原因、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等家庭、学校、社会信息及目前生活状态,评估沉迷网络游戏的程度,制定详细治疗方案。通过预估发现,目前网络游戏已经扰乱案主正常学习、生活,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从优势视角出发,案主黄某是主动求助的,说明其有摆脱网瘾,改变自己的意愿。案主黄某的社区资源丰富,对其摆脱网络游戏成瘾有益。案主与父亲关系紧张,缓解父子关系,使其互相谅解是本案例的重点和难点。

2.制定服务计划和目标:社会工作者在预估之后制定服务计划和目标。针对本案例,主要目标是:与案主建立关系,和案主一起制定合理上网计划,使其逐渐减少上网时间。通过增强和父母的沟通,缓解矛盾,鼓励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及社区活动逐渐恢复人际沟通和社会功能。回归校园,继续学业。

(三)介入

1.第一阶段(2018.11.5——2018.11.20)

第一阶段目标是与案主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了解其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家庭信息。社工本着案主自决的原则协助其制定了戒除网瘾的计划。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

2.第二阶段(2018.11.21——2018.12.15)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缓和案主与父母的关系,帮助其缩短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同时缓和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缓解与父母关系方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双方换位思考同时制定了如一周和父母一起参与一次体育锻炼,两周与父母参与一次社区活动等具体可操作的计划。在缩短上网时间方面,和案主一起制定半个月的计划,明确了每天的用于玩网络游戏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发现案主与父母的关系有所缓解,能够心平气和的交谈、沟通,互相倾听,彼此理解。案主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父母的劝说下,案主表示有继续学业的意愿并开始着手补习功课。

3.第三阶段(2018.12.16——2019.1.5)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继续控制案主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帮助案主重返校园,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链接学校资源,协助案主的父母联系附近学校,为其重返校园做准备。同时协助案主制定重返学校的学习计划,鼓励其通过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理想。干预一段时间后,社会工作者发现案主每天在玩网络游戏上花费的时间逐渐减少,每天在学习、锻炼和人际交往上花费的时间逐渐增多。

4.第四阶段:(2019.1.1——2019.1.10)

第四阶段的目标是巩固前三个阶段介入的成果,为结案做好准备。这一阶段案主已经能够按照制定的计划控制自己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并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逐渐平衡学习和娱乐。据社会工作者观察,案主和父母能够保持良性沟通,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逐渐恢复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后续将对案主黄某进行跟踪回访。

(四)评估

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过程评估:过程评估是指在介入过程中,根据案主的表现,定期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定的计划进行及时调整。

结果评估:介入结束后,对整个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全面评估案主的变化状况及自己的工作状况。根据结果评估发现:案主能够控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成瘾症状得到缓解。玩网络游戏时间由每日12小时以上缩短到每日2小时以内。案主与父母的摩擦消除,能够较好的沟通。案主已经找到新学校并积极准备入学考试。

(五)结案

通过四阶段的介入,案主已经能控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较好的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基本摆脱了网络游戏成瘾。能够做到与父母相互理解、体谅,实现家庭生活的良性沟通。目前案主正在为进入新学校的入学考试做准备,对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同时案主能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社会功能逐步恢复。鉴于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介入计划已经完成并达到预定的介入目标,社会工作者告知案主结案。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一起回顾总结四个阶段介入的成效,巩固强化已有改变,鼓励其保持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增强与家人、老师、同学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案主在高中阶段来到寄宿制学校后,逐渐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和照料,生活环境及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变化,被父母强迫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学科,造成与父母关系紧张,产生了厌学情绪,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

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帮助案主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计划,使其逐渐戒除网瘾,缓解其与父母的关系,明确下一步继续学业的计划,促进其个人发展及与社会环境的协调。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本着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案主自决的实践原则,运用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等理论分析案主个人变化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理论,在改变案主个人的同时改变其生活的环境,包括案主与家人、老师、同学、邻里等的关系,尽可能帮助案主争取到更多有利于成长的社会资源。基于优势视角理论找,发掘案主自身优势及社会资源等环境资源,更加积极地看待案主,从而更好的达到预定目标。

(二)建议

1.个人层面: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要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危害,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增强与家人、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

2.家庭层面:父母要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增强与孩子的沟通,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时刻关心其心理需求,互相尊重,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采纳孩子的意见。同时,在玩网络游戏方面做好示范,注意控制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对孩子上网做好指导与监控,一旦发现孩子有网络游戏成瘾的症状倾向,尽早采取措施。

3.学校层面:学校要积极宣传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要发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团结的同学关系,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社会层面:完善网络游戏监管的法律法规,全社会积极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个案工作方法针对具体案例帮助一名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成瘾,使其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案例较多也较为复杂,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工作者、青少年自身及其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案主黄某社会工作者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残疾人个案中的应用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