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业设计竞赛的可持续性

2019-06-15 06:35赵勇智
设计 2019年20期
关键词:竞赛大赛工业

摘要:探究如何帮助企业工业设计竞赛获得良性发展。通过分析大量参与过协办的工业设计竞赛案例,从竞赛动机的升级、竞赛推广形成品牌、竞赛奖励机制、评委的多元结构、政府政策或资金扶持、企业主导竞赛的优势等角度进行研究与经验总结。总结出保证企业工业设计竞赛可持续性的策略。该研究可为企业制订可持续的工业设计竞赛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竞赛可持续社会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10-0132-03

引言

近年来,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高校、媒体等纷纷主办各类工业设计竞赛或评奖活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下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需求状况,工业设计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日益关注,不再只是中国教育界的独自呐喊。企业如何通过工业设计竞赛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国内企业深思。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设立工业设计竞赛,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企业对于设计价值的认可度,竞赛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甚至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都无法得到正确保证。企业举办工业设计竞赛的动机、评价标准对其可持续性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竞赛的社会意义承载、竞赛品牌、竞赛奖励、评委的多元结构及政府支持这些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以期帮助企业工业设计竞赛获得良性发展。

一、竞赛动机转变:社会意义的承载

企业设立工业设计竞赛的目的有多个层次,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无非是为了获取短平快的设计方案或者发掘设计人才,这些都是基于自身最现实最直接的商业利益考虑,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商业利益,往往不能持续举办下去。因为竞赛获取的方案并不能立即转变为现实的产品、所挖掘的设计“人才”还需要长久打磨。稍微大一些的企业可能会有设计方案超前储备的考虑,寄望通过这样的竞赛储备对外呈现某种引领时尚之类的企业形象,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形象传播的需求,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借助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来间接提升自身的企业品牌形象。

很多竞赛的获奖作品是通过设计来解决“弱势群体”、“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国际品牌企业举办的工业设计竞赛,如博朗工业设计比赛、伊莱克斯“Design Lab”设计比赛等,在它们的竞赛主题或评审标准中都或多或少呈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社会问题分为两种: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如环境恶化、卫生、资源耗尽等)以及困扰少数人但被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问题(灾难、疾病与健康、贫困、儿童、老年人、盲人等)。针对这些问题的设计比起针对少数人对产品功能、形式上的需求而做的设计更容易被媒体与公众所关注,可以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进而提升设计竞赛的价值及企业的品牌价值,从而让企业竞赛得以更好的持续发展。

因此,竞赛动机适当进行转变,承载一定的社会意义,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参赛关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这样的企业竞赛往往会更容易获得良胜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政策或资金扶持

现在各级政府对于创意设计越来越多地给予各种支持,有些地区的政府更是直接投入资金支持企业工业设计竞赛,尤其是鼓励企业参与到工业设计竞赛的成果转化。比如“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賽每一届直接支持几十家杭州中小企业设立分赛场;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每一届也会组织几家永康本地中小企业设立杯赛;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也是同样的模式,每一届组织几十家省内中小企业设立专项赛;“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近年来也会设立1-2家企业组主题竞赛类别……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直接带动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型企业提升产品设计质量,政府提供的一些税收优惠、专利申报或者科技补贴等措施给了中小企业举力、工业设计竞赛的动力,虽然最终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通过竞赛达到其心理预期,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继续举办赛事,而且口碑相传,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组织竞赛的行列。此外,有些地方政府还通过一些深度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到设计竞赛获奖方案的成果转化,对部分工业设计竞赛获奖初步方案进行产业开发孵化,最终转化为成功的落地产品。

借助政府搭建的集团式竞赛平台,中小企业举办竞赛的门槛大为降低,而且还有各种政府政策或资金支持,在这样的竞赛平台下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与设计者互动,甚至还能直接获得设计专家对于其产品设计或者设计战略的指导,针对性更强,企业的工程师、市场销售在前期就可以有效介入,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对工业设计的关注从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这恐怕是政府扶持的最佳结果,也是供给侧改革中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因此在当下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产业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应该充分用足各级政府政策或资金扶持,持续地把竞赛一届届做下去,提升企业自身的设计质量,创造更好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三、竞赛推广形成品牌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推广宣传,企业首次举办工业设计竞赛很难获得较高的参赛度,举办多届的工业设计竞赛也很难获得较好的口碑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一)竞赛推广途径多元化

第一,企业推广竞赛的最佳途径当然是互联网,网络的传播效力比一般传统媒体更及时、面更厂_。这里需要注意选择网络媒体时,专业网络媒体与综合网络媒体尽可能要兼顾,专业网络媒体能够在专业领域获得参赛数和量的保证,而综合网络媒体则能够推动全社会对大赛的关注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设计领域,从而更好地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企业在借助互联网推广时应尽可能选择两类互补的网媒。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行业类垂直媒体作为辅助推广,比如家电竞赛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家电类垂直网络媒体。此外,传统网络渠道与新兴社交媒体也需有机结合,社交媒体可以获得快餐式的迅速推广,而传统网络媒体则可保持持续的关注,形成互为补充的立体推广模式。

第二,企业推广竞赛可以借助一定的线下推广模式:传统的报刊杂志广告刊登、邮寄海报等形式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它们也分别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在目前每年数量繁多的赛事中有可能变得举足轻重。在国内参赛的主体是高校学生,学生可以选择的范围相当广,已经形成品牌的赛事自然很容易吸引到大量的参赛者,而其他的赛事就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来推广。有一部分高校会把设计竞赛作为课题安排进课程教学当中,因此企业完全可以直接选取若干所设计院系定向邀请他们直接参赛,可以直接给予这些院系技术、资金之类的资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参赛作品的设计质量。事实也证明这种推广模式最直接最有效,当然这取决于企业竞赛的预算多少。

(二)竞赛品牌的形成及提升

企业的竞赛在某个方面与众不同,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个性,通常很快就会被记住;企业竞赛持续举办几届,通常可以形成一定的赛事品牌形象,但是通过推广,可以让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在推广时一定不能过于“务实”,只重视赛事征集阶段的推广,有些企业没有长远规划,这一届竞赛结束了,推广也结束,没有跟进宣传竞赛的成果,其实这个步骤可以为下一届的赛事做更好的铺垫。国际品牌企业举办的竞赛由于他们的竞赛动机多数并不是为了直接获取设计方案,并不需要刻意保护这些作品的知识产权,他们多半选择公布获奖设计作品并且辅以一定的公关行为,借助赛事在整个社会宣扬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其他企业属性,不但让这个赛事品牌更鲜明,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企业形象。

四、竞赛的奖励机制

通常竞赛都会设立奖金等各项激励措施来吸引参赛者,但是奖励的设置也是值得探讨的。

(一)奖金额度的适度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网站,比如设计在线网站,很快可以发现参加竞赛的主体大部分是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学生,而已经工作的设计师参赛较少,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成熟的设计师通常工作较忙,单位设计任务繁重,基本上不会有时间去参赛,但是近些年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举办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中设计机构获奖的次数逐渐多起来,其实只是设计机构把大赛作为一种公关行为而已,参赛的选手也多半为实习生或者刚工作的设计师。

现在竞赛繁多,参赛主体——在读大学生对于竞赛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如果是国际知名的竞赛,可能没有奖金大家也愿意参赛,如果获奖可以作为以后就业的一块敲门砖。而对于大多数企業来讲,设立的竞赛在没有形成竞赛品牌之前,对于奖励的设置还是一个必选项而且应该慎重。过低的奖金,说明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价值认可度不高,肯定吸引不了太多的参赛者;过高的奖金,又有可能让大家感觉是企业的炒作,尤其是经历过一届头等奖空缺的竞赛,更少有人问津。金额适度而且奖励面同样适度的大赛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参赛作品。另一方面,有些寄望通过竞赛获取方案的企业被鼓动花了几百万做了一届设计竞赛,但是最终发现并没有砸出几滴水花,与它的期望值相距甚远,这样的竞赛肯定没有持续的可能。因此我们不提倡奖金设立越高越好,应该设置在一个能够体现设计价值、参赛者与企业都能承受的合理区间,竞赛毕竟不同于委托设计。

(二)设计教育的补充

直接的金钱奖励固然重要,企业设立奖励时其实还有其他的辅助措施,这可以从参赛者参赛的动机出发来进行相应的考虑。很多高校组织学生参赛,其实更多的是看重竞赛所具备的学习提升机能,企业设计竞赛的主题大多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或社会需求,高校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意味着让设计学生进入“准实战”状态,通过竞赛期望可以获得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因此如果竞赛的奖励能够配套一些学习再提高的措施,譬如一些大企业可以提供获奖者实习或工作机会,抑或可以提供出国考察设计机会、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合作培训机会、资深设计师专业指导等,这样可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参赛设计作品。第一汽车集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获奖选手除了可以获得高额的奖金,还有资格进入“中国汽车设计新秀班”,这个新秀班从全球范围内聘请优秀的一线汽车设计大师担任指导教学重任,确保新秀班保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与创新活力;同时新秀班盛邀国内外知名文化学者担任文化导师,建构学员深厚而完善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由中国一汽汽车研究所提供设计课题,新秀班提供完整的汽车设计专案之全程经验见习机会,因此吸引了众多设计院校组织参赛。再例如,2003/2004杜邦Imagineering工程塑料设计竞赛主办方会向参赛在校学生提供该公司工程塑料的性质特点及典型的运用案例,这对于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材料课程脱离实际的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补充,这其实可以说是对参赛者一个很好的奖励。

(三)自我价值的传播

此外设计师对于自己获奖事实期望得到更大的公众知晓度,因此如果竞赛能够承诺在专业媒体、综合大众媒体宣扬获奖作品及获奖者,也能为大赛的持续性提供更多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有些竞赛最后会正式出版竞赛获奖作品集,这对于获奖选手来说获得了一种存档的传播,这也是对参赛获奖者的尊重。

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承诺在后续的开发产品市场化中给予设计者适度的设计署名权,比如在产品或者相关文件宣传中注明设计者的名字,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设计者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参赛数量和质量。这些都是精神层面的奖励,当然如果能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让设计师最终能从产品的销售中获取提成是更好的催化剂。

譬如索尼设计工作坊,邀请专家评审选拔出来的学生到索尼中国创造中心进行一周的创造体验,在索尼资深产品设计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了自己为全球顶级品牌Sony设计的梦想。他们的作品还会公开展出,由设计师亲自向参观者介绍设计理念,参赛获奖者不仅可以获得学习提高的机会,还很有成就感。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多维度奖励机制对于竞赛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也是企业工业设计竞赛能够持续下去的基本保证。

五、评委的选择原则

(一)参赛单位评审回避制度

很多大赛由于评审回避规则制定得不是很严谨,往往会出现某些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几率大大超过其他单位,从而引发众多参赛者对大赛产生抵触情绪。大赛有时候为了激励更多高校组织学生参赛,有时候会给予最佳组织单位一个评审委员名额,这实际上违背了竞赛的公平性原则,后续几届竞赛,这种不良影响就会逐渐呈现出来。此前已传出某些高校评委只要一出场,该校学生在竞赛中绝对取得好成绩,以致在互联网中出现抵制某评委、抵制某竞赛的帖子。这种现象很容易解决,只要企业制定严格的回避制度就行。

(二)评委选择的多元性

一线知名设计师应作为评审的主导,高校教师辅助。很多竞赛选择评审委员时总是盯住部分知名专家教授,这些教授专家是各种竞赛的评审常客,这其实对于大赛也是有弊端的:一方面由于部分评审专家的高度权威性以至于完全不能按照预先制定的评审执行方案执行,基本上都是迁就于评审专家,对于评审的客观性不可能保证,这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容易让年轻的参赛者产生反感。这就有必要增加评审委员的新鲜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公众影响力、年轻时尚的设计师,甚至本企业的有为设计师,他们与参赛学生有着相近的设计语言,能更好地理解参赛者的创意;并且他们也会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思考,从把握未来趋势、易用性、成本、相比同类产品的优越性与差异性等影响设计潜在价值的方向出发做出评判。境外很多知名企业设计竞赛在选择评委时,主要以企业或者设计机构知名设计师为重点选择对象,在评委中高校教师所占比例极低,这正好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竞赛相反。例如2012年博朗竞赛五位评审成员除了2位博朗首席设计师及研发总监外,其他3位中2位为全球顶尖设计师,另一位为博朗设计大赛获胜者,也有相当的设计经历;再比如光宝创新奖2011年决赛的评审委员基本上都是业界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或设计管理人员,纵观其历届评审委员,也鲜见高校的设计教授。

在设计竞赛评审委员的确定上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部分竞赛局限于选择设计行业的评审委员。对于企业设计竞赛,尤其是改良型实用设计竞赛,工程师、市场销售甚至普通消费者应该都可以作为评审委员的一个很好的选项,他们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分别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于设计方案更快地转化为产品、转化为商品提供宝贵的意见。这种情况下,需要在选择评委时把握好一个人员构成比例关系,工业设计行业的评审人员所占比例应该占据主要,否则就容易偏离评审标准,埋没优秀设计。

在评审时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部分赛事推出了公众评审环节,人人都是评委,比如开放公众网络评审投票,这看起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评审形式,每个人都可以作为评委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设计,但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其实最终只会沦为企业的公关走秀行为。因为网络上一个人可以多次投票,网络技术基本上没有办法阻止重复投票,甚至有专门的投票软件自动帮助投票作弊。这种形式或许需要期待真正的网络实名制支持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参与评审。除了在网络上发动普通消费者参与,当然线下同样的形式也是可行的,只是一定需要符合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取样原则,尽可能地让参与公众投票评选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广泛性。这个我们可以参考博朗工业设计竞赛2012年的评审方法第三阶段,可以定向邀请精心选择的设计师、设计学生、销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媒体、政府人员等作为客座评审,只要控制好各方所占比例,就可以完成—次很好的公众评审投票活动。

评委的选择是竞赛评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企业工业设计竞赛在策划时能审慎地权衡评委的选择问题,保障整个竞赛的公平性、专业度、量产可行性等,竞赛才能获得好的口碑,得以持续举力下去。

六、企业主导竞赛与其他组织机构举办竞赛的比较优势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主导的工业设计竞赛,但是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在设计在线等专业网站上发现其他一些行业协会、政府等组织的工业设计竞赛案例,比如“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海峡两岸(漳州)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等,这其中部分大赛由于设立了大量企业分赛场在本文中已经纳入研究范畴。

其他组织机构举办的工业设计竞赛参赛的范畴更广,没有限制,可以天马行空,基本上只能做纯概念性设计。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的设计竞赛,尤其是国际品牌企业的竞赛也是接近概念设计,但是大部分企业主办的竞赛多多少少都会与企业自身的产品类别有关联,所谓“术业有专攻”,企业竞赛有天生的优势,竞赛可以做得更深入,比如已经连续举办十七届的“上海电气杯”产品设计大奖赛、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惠而浦杯”国际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大赛等,只有企业自己主导才能充分利用企业集团内部的各项资源。企业的竞赛会给参赛者提供专业领域的讲座、提供企业具有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可以实地到工厂参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配合参赛者等,这些都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企业竞赛如果是实际项目,通常会有一些限制条件,往往在限制中设计者才能更好地创新设计。

企业举办工业设计竞赛主要是内生性市场行为,这决定了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会持续举办设计竞赛,而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主办竞赛更多的只是促进作用。不难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主办的竞赛其实是企业占主导地位,比如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主办的“张三丰杯”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惠而浦杯”国际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大赛等,毕竟企业才是工业设计竞赛的真正主体。因此,企业在策划竞赛时,可以充分这些企业天生具备的特长,扬长避短,可以与高校、行业组织甚至政府部门联合举办,让竞赛更具竞争力而獲得持续动力,更好地促进设计产业发展。

结语

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工业设计竞赛,对于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企业设立的竞赛同质化也相当严重,甚至有学者称有泛滥的趋势,势必影响到设计竞赛的可持续性。因此,企业在制订竞赛策略时,应当积极调整竞赛动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与高校、行业组织联合,尽量利用好当下各级政府对于设计的各种政策支持,完善竞赛激励机制,选择适当的评审机制,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竞赛品牌,实现竞赛的最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勇智,浅析企业设立工业设计竞赛的动机[J]设计 2012 (02):192-193

[2]师宏,杨向东.刘方伟,对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竞赛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9,30 (01):216-218

[3]许扛,顾平,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影射下的中国工业设计教育[J]艺术设计研究,2014 (02):81-85

[4]孙晋,基于创新体系下的工业设计大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5]刘译蔚,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

[6]康婧,韩艺浓,生活方式,本土创造,社会创新:对可持续未来的设计路径探析[J]设计,2019,32 (14):131- 133

[7]华沙20世纪美国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设计,2019,32 (15):81-83

[8]孙聪,以硅谷为例谈美国创新体系对设计产业的推动作用[J]设计, 2018 (19):81-82

猜你喜欢
竞赛大赛工业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