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书法风格探析

2019-06-17 10:00刘瑜帅
河北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正平竖直结体

刘瑜帅

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

张之洞,字孝达,号壶公,晚年称抱冰老人,谥文襄,直隶(今河北)南皮人,出生于道光十七年(公元 1837),卒于宣统元年(1909),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几乎贯穿了整个近代的始终。在近代这个风云变化、动荡沧桑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由词臣而学官,转而出膺疆寄,抚晋督粤三督湖广两权三江,他兴教育办实业修铁路调度中法战事,赫赫功业,先后辉映,以“清流健将”、“洋务殿军”、“自强巨擘”、“新政主角”等多个角色在清末的每一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然正是如此显赫的政治名声掩盖了其文人的一面,以至于研究张之洞的论文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教育等方面,文学、书法等方面研究却很少,但其实张之洞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尤其以善学苏而深负盛名。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就提到“文襄书法东坡”,张宗祥在《论书绝句》中也曾对张之洞做出评价,“忘却平原专法苏,笔如卧青墨如猪。近来只有南皮老,韵秀神清善学书”,苏即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他认为大多数人学苏字笔软墨浮,唯有张之洞学到了苏字的内在精神,气韵自足。然马宗霍就苛贬到:“文襄喜用侧笔,力能刷纸,虽法东坡,然有其横肆,无其敦和,殊未成家也”。李伯元也认为张之洞的字其实是桀骜不驯,与北碑更为相似。论书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反差如此之大也是极为少见,那么张之洞的书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查询查阅大量张之洞书论、作品、书评后总结出张之洞的书法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

一、结体求丰,用笔求润

张之洞在《致张幼樵》札中,就有提到学书“书决”,“即于两字求之。结体求丰,用笔求润”。张幼樵何人也?名张佩纶,晚清名臣,与张之洞同属“清流”一派,两人年轻时交往密切,经常书信往来,张之洞也感叹道与张佩纶在一起“会心即答倦即默,茗碗无温聊一嘬”。两人可谓是知己,所以传授的必定是自己最真实的所思所想。而张佩纶又是直隶丰润人,张之洞就戏以“丰”“润”二字论结字与用笔,居然十分妥贴,谓之佳话,亦无不可。而如何做到丰润,张又言“每字于字尾加意,自然丰润矣” 。具体解释的话其划分为三点即“实”“ 到”“留”。他说:“实然后有血,到然后有力,留然后有味。”。

在这里张之洞强调,要想做到“丰润”,就需在用笔上做到“实”“ 到”“ 留”,首先,“实然后有血,到然后有力,留然后有味”,其实这不仅仅是针对笔法,它也针对整个书法要“有血”、“有力”、“有味”,体现出书法的生命感与艺术性,倘为笔法而笔法,则大失其旨。其次,张之洞列出做到“实”、“到”、“留”的具体之法:“用笔腹,勿专用笔锋”,“波拂,稍缓起落,稍匀”,“每字末笔须经意”,这作为重要的用笔原则,是具有极大地实践指导价值。

当然,张之洞也将其“书决”运用到书法实践上,如张之洞所书的图一图二,两幅对联虽然书体不同,但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张之洞整体用笔圆润厚重,结体宽博。转折处多是轻提笔将笔锋调整后重压至笔腹写出,如“高”“好”“月”字。提钩笔处圆转调笔出峰,短且厚,如“野”“竹”字,虽为折笔、钩笔,但以圆转为主,将笔锋含在笔画之内,无明显方笔、露峰,而在隶书波折处则缓笔起落,如“古”“研”“新”字。

二、追求平正,中和之美

张之洞在其著作《輶轩语》提到“书法忌狂怪”,要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要清楚“平正”的意思,通常“平正”代表笔画的横平竖直,如沈尹默认为:“初学必须取体势平正、笔画匀长的来学,才能入手……如颜真卿书《东方画赞》”,并自言其从临习《大代华岳妙碑》开始,“以其极尽横平竖直之能事”。而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张之洞也指出“不惟真书,草亦不宜。”草书何以如楷书般横平竖直?故“平正”并非指单独的横竖笔画,而是指一个字或一幅字整体上端严平稳,无大开大合的张力及大起大落的动荡,草书亦是如此。草书作为一种连贯的节奏型结构,小草保持了每个字的结构相对稳定,这是一种通常美。而张旭、怀素的狂草是对这种美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张之洞看来,书法即使千变万化,都不应失其规矩,失其法度,追求字结体由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最终达到中和之美。

三、融入碑意

《輶轩语》中还有一言与书法有关,就是提到“书法宜学碑版”,张之洞提出,为了洞悉书法源流,避免俗气,提倡学习唐以前碑版,尤要多研习篆隶并且推荐《说文解字》、李斯、李阳冰的篆书都是临摹的较好范本。张之洞推崇碑版,由此也可解释为何李伯元说张字桀骜不驯,与苏字不像,苏字本为帖字,张之洞虽爱苏字,但也推崇碑版,所以其字必然两者结合。如图三图四,两联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圆润厚重,但细致分析,其“俭”“敏”“养”的捺画和“方”“和”“事”的转折笔画明显呈方笔,此乃明显碑意。

通过对张之洞的研究,我们发现张之洞在书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其虽处在一个体制严格、碑学盛行、宋诗运动”热潮高起的大环境中,但依然可以创新求变,自成一体,走出一条独特的书法之路。

猜你喜欢
平正平竖直结体
拼拼摆摆一个字
紧扣“横平竖直”求面积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学习书法“分布”三阶段
走进孙过庭书法三段论的世界
赵孟頫平正书风浅析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铅笔字
翰墨闲趣
遵义县委离退局到平正乡开展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