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

2019-06-17 03:55钟爱明王爱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钟爱明 王爱萍

失血性休克是产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产妇将受到生命安全威胁。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及时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是关键,有利于生命体征恢复,维持器官血液灌注,降低死亡率[1]。临床补液方法包括常规补液和限制性补液,这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效果也不同。收集我院50例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随机化方法分组,常规液体复苏组予以常规的补液方式治疗,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则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分析了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50例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随机化方法分常规液体复苏组25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5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59±5.22)岁;APACHEⅡ评分23~35分,平均(28.90±3.71)分。常规液体复苏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52±5.21)岁;APACHEⅡ评分23~36分,平均(28.44±3.61)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符合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产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情况。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液体复苏组予以常规的补液方式治疗;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则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首先给予平衡溶液。当余量溶液的剩余量为1/3时,将浓度为7.5%的高渗盐水给予另一个静脉通路,然后加入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以确保晶体溶液与胶体溶液的比例为2:1。在产妇休克等症状缓解后,输液速度可逐渐减慢,补液量有限。如果休克没有缓解,继续快速补充并准备输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抗休克治疗效果;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治疗前后产妇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

显效:症状消失,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正常;改善:症状和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改善程度达到50%;无效:疾病改善不明显,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低于50%。抗休克治疗效果=(显效+改善)/总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抗休克治疗效果比对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抗休克治疗效果高于常规液体复苏组,P<0.05。如表1。

2.2 治疗前后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比对

治疗前两组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优于常规液体复苏组,P<0.05。如表2。

2.3 两组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比对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优于常规液体复苏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抗休克治疗效果比对

表2 治疗前后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比对 (±s)

表2 治疗前后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比对 (±s)

组别 例数 时期 凝血酶原时间(s) 血红蛋白(g/L)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血小板(×109/L)限制性液体复苏组 25 治疗前 16.21±3.96 71.25±10.11 56.13±12.22 81.25±3.11治疗后 12.22±1.21 94.45±12.22 32.22±6.21 93.19±4.22常规液体复苏组 25 治疗前 16.67±3.11 71.22±10.15 56.11±12.22 81.22±3.12治疗后 14.35±2.22 87.22±12.12 40.21±10.11 86.14±3.12

表3 两组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比对(±s)

表3 两组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比对(±s)

常规液体复苏组 25 2 524.66±112.22 6.23±1.2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 25 1 713.77±81.22 3.12±0.11 t值 - 29.268 12.798 P值 - 0.000 0.000images/BZ_53_213_407_2303_455.png

表4 两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比对[例(%)]

2.4 两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对比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和常规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3 讨论

临床产科失血性休克主要集中在快速止血,增加有效血容量,稳定血压和阻止疾病进展[3-4]。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快速补液。临床包括常规补液,限制性补液,快速补液可迅速增加血压,为重要器官提供有效血液。然而,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液会导致并发症,例如体温迅速下降,渗透压,肺水肿和血液过度稀释。导致循环系统中血红蛋白和促凝血物质减少,代谢性酸中毒[5-8]。收集我院50例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随机化方法分组,常规液体复苏组予以常规的补液方式治疗,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则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抗休克治疗效果;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治疗前后产妇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结果显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抗休克治疗效果、平均输液量、纠正休克的时间、相关的凝血功能相关监测指标优于常规液体复苏组,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死亡率和常规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见,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限制性液体置换是结合产妇情况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确保血压维持在低水平直至止血完全停止。补液可以恢复重要器官的血液流动,改善缺氧,增加循环有效血容量,提高血压,保证器官的血液供应,维持内环境稳定[9-12]。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抗休克治疗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大学生补液知识与态度调查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