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尼泊尔互联互通正全面推进

2019-06-17 16:59郭枫
中国对外贸易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尼尼泊尔

郭枫

自从1955年建交以来,中国和尼泊尔一直是山水相连友好邻邦。2017年,尼泊尔和中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致力于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格局。

不久前,在出席“一带一路”国别商务论坛暨中国—尼泊尔商务发展主题论坛时,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中尼两国已建立起多种交流沟通与合作机制,互联互通正在全面推进,经贸合作各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双边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商品结构具有一定互补性,经贸发展前景光明。

目前,中国是尼泊尔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旅游来源国市场,也是尼泊尔最大的发展援助者之一。“尼泊尔除了积极推动双边经济合作外,也愿意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推动本国和邻国新兴活力经济体的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成为扩大中国和南亚国家,特别是和尼泊尔发展前景的合作框架。尼方愿与中方共同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出席此次论坛时称。

加强口岸合作成为中尼双边共识

2018年,在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访华期间,中尼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全方位、持续推进中尼“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口岸、公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目前,拉萨、成都、昆明、广州、香港、西安等6个城市开通了直航,2个口岸开通了公路网。鲍德尔表示:“我们已经签署了过境运输协定,尼泊尔经中国过境的运输议定书也于近日确定下来。双方同意发展跨境经济区,促进跨境电网互联互通。”

在联合声明中多次提到双边口岸合作。对此,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表示,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纽带。截至目前,在中尼1439公里边境线上,《中尼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协商开放6对边境口岸,目前吉隆、普兰口岸运行良好,其中吉隆口岸已升格为国际性口岸,2017年吉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1.7万吨,同比增长12%,里孜、陈塘和日屋等3个口岸开放问题正在研究推进中,未来还将开放中尼铁路及其他口岸,双方口岸合作积极务实、潜力巨大。

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的通道,云南在连接中国和尼泊尔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2018年1—10月,云南对尼泊尔进出口总额为139万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万美元,进口额为116万美元,双方的贸易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云南商务厅巡视员黄珊介绍,从2014年开始,云南省每年都为尼泊尔争取国家奖学金名额,每年为尼泊尔提供 10多名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名额,包括本、硕、博学生,也有汉语培训生。

西藏商务厅副厅长杨国良指出,尼泊尔是西藏重要的双向投资合作伙伴。自2010年8月至今,西藏在尼泊尔投资企业已达8家,投资额共计3800万美元,涉及航空运输、进出口贸易等领域。截至目前,尼泊尔在藏外商投资企业共计37家,注册资金1925.23万美元,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美容美发、金银首饰加工、餐饮等领域。

服务贸易成为中尼两国经贸亮点

据最新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尼泊尔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旅行服务贸易为中尼两国服务贸易额最大领域。目前,在尼泊尔投资的中资企业超过100家,涉及水电、航空、餐饮、宾馆、矿产、中医诊所、食品加工等行业。顾学明认为,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和尼泊尔具有天然优势,以旅行、运输、建筑三大类为主,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王禾指出,尼泊尔是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尼泊尔多个水电站项目均由中国公司参与建设。2013年至2018年10月,中国企业与尼泊尔新签承包工程合同229份,签订合同额共3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共18.8亿美元。其中,加德满都经库里卡尼到黑托拉高速公路KKHT公路,合同额5.9亿美元,是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尼泊尔承揽的最大的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尼泊尔第一条标准高速公路。王禾认为,中尼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中尼两国人民的利益。

“华为、中兴、中国葛洲坝、中工国际、红狮水泥、华新水泥、四川投资集团等中国大企业已经在尼泊尔投资,还有更多企业对尼潜在潜力表示兴趣。水电、基础设施、数字技术、草药加工、农业、酒店、旅游和采矿是尼泊尔潜在的优先投资领域,中国的现代技术和管理将最受欢迎。”鲍德尔说。此外,中国小米、OPPO手机的生产商也在尼设立办事处、贸易代表处,为当地提供质优价廉的通讯设备。

世界十大最高山峰中,有8座位于尼泊尔。尼泊尔长久以来深受登山爱好者、探险者的青睐。这里独特的野生动物、悠久的历史古迹、地势落差大的河流和峡谷等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尼泊尔2016—2025年国家旅游发展战略预见性地指出,到2025年,到访尼泊尔的旅客人数将增加至5倍,达到252万人次。鲍德尔表示,尼泊尔的酒店服务业和会展旅游业(会议、奖励措施、会议和展览)仍然有巨大的投资机会等待挖掘。

除此以外,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公使苏世指出,尼泊尔潜在的投资领域还有:能源、矿产资源、农业领域以及服务业如信息和通信技术、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尼泊尔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筹备中,水电项目发展机遇巨大。

此外,中尼两国正在进行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未来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领域开展自贸区谈判,创造更好的贸易投资环境,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尼泊尔要扎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

苏世告诉记者,目前尼泊尔在众多领域对外资开放,并且为了进一步促进外资,尼泊尔政府颁布了多项政策。外资投资者应在尼泊尔申请并取得投资核准后,方可进行公司注册与商业活动。基于投资规模,外资者可向工业局或者投资委员会申请外资批准,外资准入及运营相关法律主要为1992年版的外资与技术转让法和2011年版的投资委员会法。

据了解,尼泊尔2017年颁布的《公司法》修订版简化了公司注册与行政管理的手续,更加方便和透明,对于公司名称及品牌保护、破产及违规公司注销的特殊规定等都做了简化。2016年《工业企业法》简化并明确了工业企业准入、运营及撤出的流程,包括税务优惠政策、增值税、关税优惠、工业企业“国民待遇”等。并且,在经济特区内设立公司,所得税减免力度大,可享受原材料进口免增值税等措施。

与此同时,顾学明也指出,中尼两国经贸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中方贸易顺差大;尼对华出口商品结构单一、贸易增长动力不足问题,以及深化双方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问题等。

尼泊尔中资企业协会认為,由于尼泊尔政策不稳定、基础设施缺乏、各地频发罢工等因素,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投资的项目面临诸多挑战。但从发展角度来看,投资者也取得了先期占领市场的优势。因此,扎实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全面评估各种风险,充分做好应对准备,尼泊尔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对此,尼泊尔中资企业协会建议在尼泊尔发展的中资企业要加强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切忌照搬中国国内经验;要厘清机遇与风险,把握尼泊尔政策走向,确保项目推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寻求法律支撑、通过商业化模式推进项目。同时要加强合同细节的把握,对责任、义务的规定以及出现问题后的纠纷解决条款要高度重视,以免出现问题后陷入被动。

猜你喜欢
中尼尼泊尔
在尼泊尔,时间不是金钱
尼泊尔对“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尼铁路的认知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看好了!
中尼跨境铁路助力两国经济互利共赢
中尼军队首次联合训练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的印象
尼泊尔的记忆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开通提速西藏边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