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与对策建议

2019-06-17 07:33胡哲
科学种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丹东市使用量面源

胡哲

近几年来,辽宁省丹东市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目的,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出路,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依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业发展概况

辽宁省丹东市地域面积1.52万千米2,自然构成“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集体所有农用地1 833.41万亩,其中:耕地373万亩、园地48.04万亩、草地57万亩、林地1 355.37万亩。淡水水面168万亩,水资源总量85.94亿米3。浅海滩涂128.6万亩,海岸线长126千米。全地区年均降水量在900~1 1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6~9℃,年均无霜期135~179天。全市涉农乡镇80个,行政村672个,农村人口143.9万人,劳动力85.2万人。

2017年,丹东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8亿元,其中:渔业增加值65.4亿元、农业增加值41.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17亿元、林业增加值8.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亿元。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0.9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万公顷,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86.1∶13.9。粮食总产量109.3万吨,其中:玉米产量67.4万吨、稻谷产量38.4万吨、大豆产量1.2万吨。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1.5万吨、水果(含瓜果类)产量31.8万吨、草莓产量13.3万吨、板栗产量11.7万吨、油料产量1.3万吨、烤烟产量0.7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66.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与成效

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

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耕地土壤缺什么补什么,克服盲目施肥的现象。2017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到户率达到87.7%。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0万亩,年减少化肥使用量0.83万吨。

②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化肥深施是减少污染、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丹东市年推广化肥深施技术50万亩,提高化肥利用率3%左右,每亩耕地减少氮肥使用量2千克。

③推广有机肥、生物肥应用技术。积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对农户购买使用有机肥给予补贴,通过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技术,每亩耕地减少化肥使用量5千克。

2. 加强农药使用和监管,减少农药使用量

①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0.1千克。二是每年推广玉米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0.1千克。三是每年推广水稻、果树专业化机械施药防治技术,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0.1千克。四是普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害虫诱捕器,减少农药使用量。

②推广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一是通过推广普及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丹东市每年推广生物农药200吨以上。二是通过限制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普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17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比重达到97%以上。

③加大农药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在丹东市推行农药备案市场准入制度,实行二维码标识管理,强化源头治理。二是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严格执行“经营承诺、进货备案、贮存专区、销售专柜、购买实名、流向记录”六项制度。三是强化农药质量监督抽检,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时节,采取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3.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肥农药使用

①大力宣传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以科普大集、明白纸、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農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

②积极推动“三品”生产基地认证。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补贴政策,截至2017年,丹东市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三品”基地面积达到了236万亩,有效杜绝了盲目和过度施肥、施药现象。

③强化“三品”认证企业的证后监管。重点检查化肥、农药使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和包装标识规范情况,及时督促、完善“三品”生产档案记录,认证产品标志加贴率达到85%以上。

4.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露天焚烧对大气污染

为有效遏制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本着“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17年丹东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在肥料化利用上,重点推广利用秸秆机收深翻(翻耙)还田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饲料化利用上,重点推广饲料玉米种植技术和秸秆青(黄)贮技术,发展牛羊生产;在基料化利用上,重点推广草腐食用菌生产技术;在能源化利用上,重点推广秸秆颗粒配合饲料与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以及秸秆气化、秸秆发电技术;在原料化利用上,重点推广草帘编织技术,满足设施农业保温需要。

5. 加强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

①科学划定关闭禁养区。2017年对全市行政区域内划定畜禽禁养区,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24家。

②加强法规宣传,提高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大力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提高业主环保意识,鼓励养殖场自筹资金,兴建堆粪场、污水池及沼气设施,同时,对新建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设施实行“三同时”制度,即粪污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明显提高。2017年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化建设380家,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6.3%。

猜你喜欢
丹东市使用量面源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原来我挺厉害的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