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中国古典舞创编

2019-06-17 01:22李长昊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编民间艺术融合

摘 要:中国古典舞自诞生之日起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现在中国古典舞创编面临着一个瓶颈阶段,需要突破旧规,敢于创新。本文从地方民间艺术着手,试着去将二者融合,以求创新。本文从成功的例子中获取经验、吸收养分,为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古典舞创编提供更好的创意与灵感。

关键词:创编,民间艺术;融合

对于中国古典舞创编,是历代专业舞蹈工作者以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为基础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具备一定民族典型性和中国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种类。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创编中要保持住“古典性、民族性”的两大特色。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断层已经给之后的古典舞创编铺设了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深入探求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形态并将其复原,然后进行模仿、借鉴、创作;另一条是更多的从精神气质上去探寻民间艺术,使得中国古典舞具有“古舞新韵”的多元化的当代形态,这种形态概括为则是:当代审美理想+优秀传统基因=新时代古典舞。

1 中国古典舞创编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可行性

1.1 地方民间艺术与中国古典舞的共通性

犹如上文所说,中国地方民间艺术与古典舞都出自民间,发生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二者都是在一定的民族群体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逐渐生成、演变而成的,他们同根同源,系出民间。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理想与愿望。地方民间艺术与古典舞的内在关联,还可以从中国文论、艺术理论中寻找到答案。中国艺术向来讲究触类旁通,就像中国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乐论、舞论都有很多的共通性,例如都讲究气韵、气象、风骨、意境、格调,都有阳刚美、阴柔美之分等等,因此他们之间文化相通。

1.2 中国古典舞与地方民间艺术的融合有迹可循

追溯中国舞蹈发展史,其实早在很久以前的古代中国,舞蹈就与地方民间艺术相融合,从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的、自行传承的民间舞蹈文化到被宫廷吸收,经过乐师加工成为古代宫廷舞蹈,为王公贵族们享用;随后又在与宗教活动相结合而起到弘扬教义的作用时,又成为宗教舞蹈;再经过更深层次的加工搬上舞台,就成为了现如今所说的艺术舞蹈形式。舞蹈与地方民间艺术活动的密切关系,一些专家、学者们也多有论述,已故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体传承的重要表现。因此,舞蹈与民间艺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2 中国古典舞融合地方民间艺术的阻力

2.1 中国古典舞的特殊性

谈及中国古典舞创编与地方民间艺术的融合,首先要明确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中国古典舞,所以其理论结构与研究方法都必须从中国古典舞的动态形象入手。中国古典舞在遵循中国戏曲舞蹈、武术等相关艺术门类的基础上,确立了“圆”与“曲”的动作原则、“气韵”的舞蹈本质、阴与阳、动与静、柔与刚、点与线的辩证运动法则。并将其他艺术形式中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科学性吸纳,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态形象。

2.2 地方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地方民间艺术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们心理的、行为的和语言的各种艺术现象,而且极为重视“田野作业”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活动的程序与操作细节都有规范的要求。各种地方民间艺术活动中,都会有与舞蹈的融合,只是我们的创编者们对于地方民间艺术的现象研究,是从舞蹈中体现其文化特征,对民间艺术文化也不可能有最全面的研究。因此,要想創作出成功的融合了地方民间艺术的中国古典舞作品,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采风考察、对所需要融合的地方民间艺术文化多做积累,与多方面的认识了解。

3 地方民间艺术与中国古典舞创编成功融合的原则与实例分析

3.1 中国古典舞创编融合地方民间艺术的原则

其一,中国古典舞创编应保持“以我为主,多元吸收”的发展方针。中国古典舞在构建初期,为弘扬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精神和特有气质,提出了“以我为主,多元吸收”的方针策略。“我”是指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特指戏曲中的京、昆及其他大剧种的舞蹈。“多元吸收”中多元的成分包括武术、体操、民间舞、芭蕾舞以及文献和文物遗存中的舞蹈形象,后来还加入了现代舞。

其二,融合地方民间艺术的中国古典舞需要与中国民间舞有所区分。中国古典舞要融合地方民间艺术,这一点必然会与民间舞有近乎相同的地方,以至于难以划清界限。历史上所谓的古典舞蹈总是建立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之上,这一进程与今天我们专业民间舞蹈者的工作非常相似,因此我们的民间舞创作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当代古典舞”的色彩。然而,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古典舞创编,其主体依然是古典舞。因此,就算有极大的共通之处,也不能轻易模糊了界定,要在保持古典舞创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与地方民间艺术的无缝对接。

3.2 从《徽娘》中看以地方民间艺术为素材的中国古典舞创编

《徽娘》中中国古典舞创编与地方民间艺术素材的成功融合,对于中国古典舞创编的创新有着示范性作用。《徽娘》将古典舞中能够表现女性柔美一面的动作元素,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加上徽州本地特色艺术——花鼓灯的主要元素,使得这支舞变得更加丰富。融合的同时,却也保持了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运用地方民间艺术素材后,舞蹈作品更加有故事,有内容,有看点,有新意。《徽娘》中的中国古典舞元素明显,基本特征依旧,但却融入了地方民间艺术中的精华素材,既把握了主体,又丰富了内容,继承发展古典舞的同时,紧密联系到地方民间艺术,更加创新,更加新鲜,更加灵活。

3.3 从《茶馆》中看以地方民间艺术为基调的中国古典舞创编

《茶馆》是中国古典舞创编以地方民间艺术基调为背景,也是二者成功融合的典范,以俗为雅,雅俗共赏是这个舞蹈最为成功的地方。古典舞长久以来均以书香墨韵、琴音棋艺、山水梅竹抑或诗书史卷中的人和事为主要表现对象,同时也擅长表现此类以“雅”为审美风范的题材。《茶馆》却以一个世俗中的平凡小人物形象跻身到诸多优秀古典舞作品中来,不能不说其在古典舞的题材选择以及人物形象的挖掘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古典舞可以表现“俗”的人物形象,在古典舞的基础上,将代表地方特色的一项民间艺术作为背景,再将这个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美好形象基调融入进去,使得原本呆板的古典舞变得生动活泼。《茶馆》的成功,无疑也为我们对中国古典舞有些审美疲劳的视觉,送来了难得的新鲜与活泼。

4 结语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已经渐趋完善,但要使我们的中国古典舞更好的适应于当今社会发展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就必须在创编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努力创新。而地方艺术作为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将中国古典舞融入地方民间艺术就是一个好的创新点。从地方民间艺术与中国古典舞的一致性上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创编融入地方民间艺术一定是可行的,并且是能够为广大群众,社会发展所接受的。但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坚定中国古典舞自身创编的原则,把握好中国古典舞的本体,不能因为“融合”而模糊了概念。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古典舞创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国舞坛能够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是让中国古典舞能够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特色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国舞蹈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申请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

李长昊(1986-),男,山东滕州,华东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舞蹈教学与表演。

猜你喜欢
创编民间艺术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