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应把握三个“关键词”

2019-06-18 01:29李夏雪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关键词识字汉字

李夏雪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应该把握“传承”“语基”“能力”三个关键词开展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从而实现与教材、编者的深度对话。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语文教材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105-02

2017年9月,全国开始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这意味着“一纲多本”的语文时代已经结束。这种变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更多的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变革。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次挑战。仔细研究教材和教材参考用书,笔者发现统编版教材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与实践性。下面,笔者结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探讨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准确把握三个“关键词”,实现与教材、编者的深度对话,以便圆满达成教学预期目标。

关键词一:“传承”——渗透传统国学篇目内容

传承与发扬国学传统,既是时代发展的责任,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使命。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一年级教学任务相当的,便是“蒙学读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统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材中,蒙学内容有所增加。比如,上册的《天、地、人》《对韵歌》等,下册的《姓氏歌》《人之初》等。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研读蒙学内容,能通过简单内容发现其中的奥秘;能通过观察、比较与想象,理解汉字的造字方式。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应给予过多解读,而应通过朗读,借助问题的方式将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经典诗文是国学当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国学,最关键的是以经典诗文为载体,进行积累背诵。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学修养,而且还能培养语感。课标对古诗文非常重视,曾专门列出小学必背古诗文,而统编版语文教材也突出了这一点。纵观小学12册教材,一共选编了124首(篇)古诗文,比人教版多了55篇,平均每册增加10首(篇)左右。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文内容相对深奥,如果教师过多讲解,反而让学生失去兴趣。笔者认为,在具体教学中,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诵、读、唱、演等,真正实现一种“不求甚解”。具体来说,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诗词大赛”“古诗绘本”“古诗新唱”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统编教材中还选编不少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以便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具体来说,所涉及的节日有春节、端午、、元宵等。比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春节童谣》主要讲述了从腊八到初一的过年传统风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副春联,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继而让学生主动与同桌,或者在小组里分享春节的故事,如穿新衣、收压岁钱、拜年等;也可以按照文本句式,引导学生写话,即“过年谁高兴?     ”。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猜字谜》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与元宵节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搜集学过的生字字谜,然后在元宵节前组织猜谜活动。

关键词二:“语基”——夯实识字写字基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统编版语文教材虽然在识字与写字的数量上有所下降,比如,在识字表上,总量已由950个字减少到700个字;写字表上,也是由350个字减少到300个字,但要求却更为细致,更为规范。体现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重视汉字笔画书写,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内容,按照结构、笔画、位置的方式进行书写归纳,并渗透书写技巧;二是重视汉字部首的学习,统编版语文一年级的每一课都会标出需要认识的汉字部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部首识字,并借助“拆分”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三是借助儿歌识字,通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问答、组词、部首等方式,让学生识字。

例如,教学《姓氏歌》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夯实学生的识字基础:1.“加一加”,即“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2.组词法,即“我姓‘钱,什么‘钱?‘金钱的‘钱”。3.借助部首识字,即“什么‘许?‘言‘午,‘许”。4.组织“我的姓氏不简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翻阅家谱、采访老人、网络搜索资料等方式,搜集有关自己姓氏起源与变迁的资料,了解与自己姓氏相关的名人故事或历史故事,继而通过手抄报、故事会的形式与同学分享。其中班上有个学生名叫“龙灏霖”,教师引导他结合《西游记》中的龙宫内容,帮助他形象理解自己姓名的具体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认识和理解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姓名含义,既激发了识字兴趣,也丰富了课外识字量。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具体为主,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抄写,机械识字,必然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在识字教学中,一些图文对照、色彩鲜艳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针对《日月水火》这一课,教师可以借助“象形字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汉字与图片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們对汉字的印象,而且还能促进他们对汉字意思的理解。又如,《春夏秋冬》一文的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联想的方式,唤醒生活经验,并想象古人在造“春夏秋冬”这些汉字时是怎么画的,接着再出示相关的甲骨文,让学生对比联想,促使学生准确认识和理解汉字。

关键词三:“能力”——培养说话写话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板块,但其属于单元园地的“附属品”,是单元教学的一部分,而统编教材虽然从数量上进行精简,但是地位更为重要,不仅单列出来,而且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上也是多样有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语境丰富语文教学实践。

比如,针对“怎样请别人帮忙”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语境,如发布“求助任务”,向同学借学习用品,或向老师借教参资料,或向门卫借教室的钥匙,并请其他同学通过角色模拟的形式,参与其中。又如,针对“打电话”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出示一份通知,然后请学生通过打电话将内容转述给家长。

除了说话,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写话也极其重要。通过写话,学生不仅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为下一阶段习作做好铺垫。研读统编版教材,笔者发现在语文园地中有“字词句运用”这一板块,其中所涉及的句式训练,仿写扩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写话训练。因此,写话训练一是要向阅读开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小虫子、小蝴蝶等,然后仿照《我是一只小虫子》进行想象写话;二是要向学科开放,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大自然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观察、探究的形式,写成科普童话,如《一个贝壳的冒险》《蜘蛛躲雨记》等;三是向生活开放,引导学生说说同学之间的故事。对于写话内容,可以降低要求,从一句、两句开始。时间长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对于说话写话来说,除了创设条件、加强训练,还要注重语言表达规范方面的训练。比如,同在新旧教材中都出现的《四个太阳》《一分钟》《荷叶圆圆》等课文,旧版教材中的课后引导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但是在统编教材中,对字词积累与句式训练则有了明确的要求。这不仅为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参考,同样也能让学生在课后扎实训练。另外,针对词组训练也是如此。一年级教材的训练重点主要有动宾、主谓、偏正等,在具体训练中,不需要教师系统分析,但需要教师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积累。

总而言之,相比旧版教材,统编教材更偏向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教学目标、内容也更为明确。这也给教师研读和利用教材提供了便利。当然,教材只是个例子,关键是教师要吃透课标、读懂教材,继而开展创造性教学。

猜你喜欢
关键词识字汉字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