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挑夫

2019-06-18 04:06黄福芳
做人与处世 2019年9期
关键词:张玉练习本扁担

黄福芳

他是大山的儿子,自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毅然回到了大山,用扁担挑起了自己的青春,也担起了大山的未来。他就是张玉滚。

黑虎庙村是南阳市大山中的一个小村落,是张玉滚的家乡。要想走出大山,得沿着羊肠小道,翻越尖顶山,再穿越陡峭的山坡,一趟就要10多小时。小时候的张玉滚,最大的梦想是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一番努力,张玉滚考上了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终于走出了小山村,世界在他面前展开了笑颜。

2001年8月,张玉滚从师范学校毕业。壮志满怀,打算出去闯一番事业的他却被黑虎庙小学的老校长拦住了去路。老校长说:“玉滚,你要不来,孩子们就失学了。”看着还是当年自己上学时的破桌子、破水泥台子,看着那十几个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土孩子,张玉滚的心软了,他决定留下,拉这些孩子一把。

张玉滚的决定在家里引发了轩然大波。父样不理解,那么多年的血汗,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能走出大山的孩子,一切都白费了吗?张玉滚一次次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解释自己留下的理由。面对他的坚持,善良淳朴的父母最终选择了支持。就这样,张玉滚成了每个月领30元补助,年底再领100斤粮食的民办老师。

山村生活的艰难,张玉滚是早就经历过的,但做了老师后,他才知道更大的困难来自于交通。山里不通车,每一步都只能用步子丈量。每次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练习本就成了张玉滚的头号难题,他只能靠扁担,用双肩把孩子们必需的课本、练习本挑回到学校来。

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山路结了冰,九转八十一弯的羊肠小道更是步步难行。眼看快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几十里外的镇上。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凌晨3点,张玉滚怀揣几个凉馍,扛着扁担就出发了。山路湿滑,等张玉滚匆匆赶到镇上已是中午。不舍得花钱吃饭,又饥又渴的张玉滚讨碗热水吃了自带的凉馍,就又挑起教材、作业本往回赶。几十公斤的重担压在肩上,张玉滚左肩累了换右肩,一路不敢停歇,晚上10点多,才走到山顶。虽是寒冬,此时的张玉滚却是汗流如雨,来不及擦拭的汗珠甚至在眉间凝成冰碴,肩膀早就被重担压得红肿,脚上已全是水泡,张玉滚觉得自己全身都在痛,每走一步都像是行走在刀锋上。然而,老天爷竟还不肯罢休,又下起了雨。山路本就难走,再加上天黑路滑,张玉滚不敢再往前走,只好找了个山洞,小心用油毡包好书本,他就在山洞里、在书本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再往回赶,等回到学校,张玉滚已成了泥猴,书本却被保护得完好无损。望着孩子们领课本时的笑脸,张玉滚很欣慰。

张玉滚用扁担赢得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信任。家长们动情地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就有了希望。”5年的时间,张玉滚是黑虎庙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全能老师,更是黑虎庙小学的专职挑夫。每一次开学,用扁担挑回课本的剧情就要重演一次。还有孩子们的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也要张玉滚用扁担一次次从镇上挑回来。直到2006年,黑虎庙通往镇上的公路开通,张玉滚省吃俭用买回一辆摩托车,他的扁担才终于完成了使命。

十多年驻守大山,5年的扁担生涯,张玉滚以他的坚韧感动了中国。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张玉滚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稱号。“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这是对张玉滚最好的阐释,也是张玉滚最真实的青春写照。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张玉练习本扁担
压岁钱大玩家
热喷涂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及其工艺
小灵通买练习本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Gate-controlled magnetic transitions in Fe3GeTe2 with lithium ion conducting glass substrate∗
金扁担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买练习本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