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三性”注重“三力”

2019-06-19 09:32李立宏
中国有色金属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三性价值观职工

李立宏|文

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效发挥内聚人心激发活力、外塑形象彰显实力的作用,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把握好时代脉搏,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着力突出企业文化的“社会性”“时代性”“独特性”,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发力”“生命力”,创建出能够切实引领员工思想、富有时代特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建设引领员工思想、富有时代特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内聚人心激发活力、外塑形象彰显实力,是企业文化建设追求的最根本效果和目标。追溯文化渊源,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企业实际,注重抓好“三性”“三力”,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最核心要义和最基本路径。

突出企业文化的“三性”

一要突出企业文化的社会性。中华民族绵延5000 多年的历史所孕育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儿女的影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使企业文化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是突出企业文化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将几千年来沉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深厚情怀渗入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核,将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国家的盛衰荣辱紧密联系起来,是突出企业文化社会性的又一体现。更重要的是,要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以及建设改革年代所创造的红色文化引入企业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出积极进取、人企共荣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使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得到企业全体职工的高度认同,深入人心并能引领职工的工作实践和行动自觉。

二要突出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优秀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企业文化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与时俱进、高度融合、富有时代性的重要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建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做指导,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把好时代脉搏,紧跟发展潮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和员工思想境界的精神支撑和行动导向,统一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汇聚员工的力量,激发员工的士气,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要突出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力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具有鲜明企业特色、能激发企业竞争动能和创新活力的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不少中国品牌已经享誉世界。纵观这些佼佼者的发展历程,无不与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社会认同感和企业认同感、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表达有关。比如联想的“世界的联想”,中国联通的“让一切自由联通”,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格力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包括宝钛集团的“智慧金属钛时代”等等,都是极具企业特点和传神表达的企业文化。这些简短的表达,传递了企业追求的目标、愿景、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自有的行业特征、甚至产品性能等,瞬间能够激活人的神经,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留下深刻印象。

注重企业文化的“三力”

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构建企业职工高度认同的价值理念,通过大力的宣传渗透,融入职工血液,扎根职工内心,凝聚职工队伍,引领职工行为。而创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理念,以立足于国家繁荣社会发展为己任的企业使命、以弘扬中国精神传统道德规范为内涵的企业精神、以荣辱与共人企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企业愿景,必能调动起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必能紧紧凝聚起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的信心与决心。这就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高度注重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凝练。要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企业愿景目标等,能够将企业发展中职工对企业倾注的心血和深厚的感情体现出来,将企业与职工息息相关盛衰与共的依存关系体现出来,将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出来,使职工从内心高度认同,并愿意在工作实践中自觉遵循践行,直至转化为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树立起职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自信,从而坚定对企业发展愿景规划的自信,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自信,对企业制度规范的自信。这样的企业文化,定会使企业职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对企业忠心耿耿、生死依存。

二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激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铿锵有力的两句话,将一个国家、民族对文化的精神寄托表达得淋漓尽致。纵观中国发展史和世界发展史,无不是在文化变革发展的洪流中潮起潮落。对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企业来说,建立起能够凝心聚力、弘扬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创造彰显企业价值的市场品牌、激活企业创新动力的文化,是同样的道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激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弘扬为党、为国、为民作贡献的担当精神;要倡导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竞争精神;要彰显我为企业作贡献、企业为我搭平台的共享共荣精神等。将这种富有激情活力,能够极大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动力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不断强化、细化、深化,融入企业的文化理念、氛围营造、舆论导向、建章立制、生产管理、经营策略及干部选拔、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就能以极强的激发力激活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使企业文化无形的精神力量体现在企业永不枯竭的创新能力上,体现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上,体现在企业职工富有激情活力的劳动创造和奉献精神上。

廉洁文化进车间

三是注重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一个企业要健康发展,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及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因素众多,要想品牌不倒成为百年老店或者长盛不衰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任何一个品牌的创立和百年老店的生存发展,无不是依靠恒久秉持的企业文化在引领和支撑。比如中国的同仁堂,之所以历经沧桑,“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就在于同仁堂人注重把崇高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以“仁行天下”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质量”与“服务”始终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两大支柱,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患者也正符合世人对药品一贯的要求基准。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支撑,离不开人类智慧和现代文明的融合,离不开企业美好愿景和人企和谐的共生认同,离不开与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一致的企业发展理念的坚定坚持。相反的,任何以小我之心或者汲汲于名利的个人私心苦心经营起来的所谓“老板文化”“总裁文化”,都是不能长久的。而那些在企业文化里明是讲“忠诚”,实际导向不是对党、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民忠诚,而是要无条件对老总忠诚、对上级忠诚的文化,根本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更有甚者,打着“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旗号,允许或者纵容违反法纪的市场经营行为存在,更是党纪国法所不容。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富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彰显和发挥文化的魅力与效用,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在推进企业发展壮大中更加熠熠生辉。正所谓:百年老店长盛不衰,企业文化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三性价值观职工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巧用『三性』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三化”“三性”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