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写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20 周年之际

2019-06-19 09:32屠雯
中国有色金属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色期货市场有色金属

本刊记者 屠雯|文

我想,我与期货是有缘的。

20 几年前,我读大学的学校有全国第一个期货本科专业。专业创办2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期货专业人才,乃至业内鼎鼎大名的“大神”级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17年前,我来到现在的杂志社工作。学文科的我,从元素周期表开始,重新认识有色金属,本以为这个充斥着矿石、炉火的“重口味”行当是冰冷又简单的,却不曾想,在期货江湖掀起风浪的,也是这些冰冷的金属。1991年6月10日,新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成立。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现货贸易与期货贸易结合,为有色总公司和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也让刚刚改革开放的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国期货市场是从有色金属品种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开始的。从初期只有铜、铝两个品种,到目前上市有铜、铝、铅、锌、锡、镍、白银以及去年刚刚推出的铜期权;从最初只有远期现货交易到开始期货交易到24 小时连续交易;从开始只是伦敦交易所的影子市场到逐步形成自身的影响力。日渐成熟的期货市场,是中国经济日渐强大的体现。日趋规范的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是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发展的保障。

从跟踪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以来,“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是我听到最多的评价。从2004年开始,铜价一路飙升,2007年和2008年,分别超过8000 美元/吨,资本的逐利性带来了产量的巨大增长。在这种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暴涨行情的背景下,2007年和2008年,我分别采访了我国期货行业元老,与有色总公司一道,一手促成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的专家——常清教授。常教授当年对价格疯涨的一个评价,令我记忆深刻:“价格暴涨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内伤”。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生产企业哀鸿遍地。在后来的许多年中,与实体企业的调研采访中,我才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个学者当初的焦虑。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价值发现和风险防控,如果因为短期巨大利益而疯狂,那必然是背离初心的不可持续之路。

幸好,有色行业生产企业越来越成熟、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我国期货市场越来越成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已基本形成期现共赢,助力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巨大产业规模和众多实体企业的参与,发展壮大了期货市场,而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又提高了有色金属实体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了有色资源市场化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定价话语权,推动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期所姜岩理事长也在会上表示,服务实体经济,上期所制定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思路,“一主”是把商品期货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做细;“两翼”中的“一翼”是在期权、指数产品有所突破;另“一翼”是期现结合的路径有所探索和打通。

很荣幸在上期所的支持下,我见证了金属期货市场的日渐完善,见证了铅、锌、锡、镍、白银以及铜期权的上市。鸣锣开市那一刻,所有参与者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看到他们击掌庆祝,这是我作为一个记录者最幸福的事。

20 载风华正茂,披荆斩棘宏图大展,新征程盛世可期。在新的发展路径里,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成熟更开放更理性的金属期货市场,更会看到一个具有国际化风范,自信昂扬的交易所。

猜你喜欢
有色期货市场有色金属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基于博弈视角的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体制创新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