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资讯

2019-06-20 07:44
太空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家航天局气象卫星风云

“风云五号”启动需求论证

新闻:4月23日,在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分卫星气象行业应用研讨会暨风云五号气象卫星需求论证启动会上,我国新一代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五号启动了需求论证工作。

▲ 风云三号卫星

解读: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是世界气象卫星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代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风云三号,两代高轨气象卫星风云二号、风云四号。它们为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风云五号”是我国第三代低轨气象卫星,包括综合观测卫星、专用观测卫星和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等。其中,综合观测卫星对气象、气候重点关注的大气温、湿、压、风、云、成份、空间天气等全要素进行综合观测;专用观测卫星对单一要素采用综合手段进行高精度探测,如降水、风、云等中的某单一要素;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针对突发灾害、极端天气进行高时效观测。

预计到2035年,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将全面替代和扩展目前在役的风云三号卫星系列,形成由晨昏星+上午星+下午星组网运行的综合观测卫星,由降水测量卫星等组成的专业测量卫星,并辅以应急极端天气卫星星座等,形成全要素、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新型低轨气象卫星体系。

(景骢)

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获政策保障

新闻:5月8日上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行闭幕式,八部委分别发布了相关政策和报告。其中,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程对《国家民用遥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进行了宣讲。

▲ 珠海一号卫星拍摄的新疆石河子图像

解读:随着国家对商业航天支持力度的加大,遥感卫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遥感数据和增值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民用遥感卫星市场正在走向繁荣。

不久前在中国航天日活动中发布的《2019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业务应用卷),则正式宣布了中国遥感卫星应用“业务化”时代的到来。

但在政策层面,民用遥感卫星和相关遥感卫星数据此前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政策,而是参照2015年8月发布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卫星遥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该办法覆盖高分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和应用的全过程。针对民用遥感数据需求,此次发布的《办法》将前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规定,比如明确了光学遥感数据公开标准为不优于0.5米、微波遥感数据公开标准为不优于1米。

《办法》的出台在遥感卫星数据和航天行业管理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实施将为国家卫星遥感数据管理,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共享等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驭驰)

卫星应用为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6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行期间,由国家航天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卫星应用—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卫星应用分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卫星研制与应用单位共7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分论坛上分享了最新技术成果和经验,深入探讨了卫星应用发展的新方向、新问题和新趋势。

田玉龙(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将继续与福建省委省政府共同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发挥卫星应用在建设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中国进程中的“领头雁”“排头兵”“桥头堡”和“试验田”作用,积极营造商业航天发展的良好氛围,多措并举,努力把福建卫星应用及其产业建设成“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示范基地,为数字福建、数字中国融合创新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童旭东(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我国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气象、海洋、陆地,及高清卫星等遥感系列。未来,遥感卫星将在小型化、商业化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洪捷序(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在卫星应用等领域,实施了“百千万支撑工程”,现已建成涵盖芯片设计、便携导航终端、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等产业链各环节,以企业为主体、行业应用为导向、公共平台为支撑、产业园区为承载的卫星产业格局。后续福建省将立足海天丝路建设实际,加快推进国家卫星资源和民用航天重大工程领域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徐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遥感卫星的数据价值还远未被挖掘,未来,我们将构建高分光学观测星座、中分光学、SAR卫星和地球观测卫星四大体系。遥感、导航、通信的结合,能够产生非常广阔的前景。我们可以基于空间大数据、城镇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将遥感应用、智慧中国和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更广泛地推动遥感价值的深化。

黄舒(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福建是沿海省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的目标是打造海洋强省。我们要突破海洋天气预报、海洋大数据构建等的关键技术,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建立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协同,感传知用一体的智慧海洋体系,建设立体监测海洋的体系。

【短消息】

嫦娥四号国际载荷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在京举行

4月18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组织召开嫦娥四号国际载荷科学数据交接暨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向瑞典、德国、荷兰分别移交了中性原子探测仪数据、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数据、低频射电频谱仪数据。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刘继忠主任宣布了“嫦娥六号”及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遇公告。

中埃塞两国签署空间活动合作协定

4月22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京会见埃塞俄比亚创新技术部部长格塔洪、空间科技研究所所长所罗门一行。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参加会见。双方就中埃塞两国后续航天合作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创新技术部关于空间活动领域合作的协定》。

中—捷时间共视比对精度达到1.2ns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北斗三号卫星,采用双频共视法,实现了我国时间基准UTC与捷克国家时间基准UTC的亚欧长基线国际时间比对。在当前北斗三号共视可视卫星数量比北斗二号少一半的情况下,共视比对精度达到1.2ns(纳秒),提升幅度约19%。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应用院士工作站落户宝安

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四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周志成在宝安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应用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将聚焦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海洋信息网络,努力攻克一批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猜你喜欢
国家航天局气象卫星风云
微视点
移动平台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验证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举头望“月”
“风云”眼中的世界
首次成功发射一颗气象卫星
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落月
极轨卫星派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气象卫星,助力“一带一路”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