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航线

2019-06-20 07:44
太空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通信卫星飞船火箭

美 国

“天鹅座”货船升空

4月17日,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宇航局(NASA) 沃 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任务代号“诺格”(NG)11,又称“天鹅座”CRS-11。飞船于4月19日停靠到站上,将在站上停留到7月23日。飞船离站后将在轨开展一项延长期任务,可能会在12月份才再入地球大气层。本次发射的飞船上共载有约3436千克补给物资和设备,是“心宿二”火箭迄今载货量最大的一次飞行。离站时将带走约3.5吨垃圾。火箭上面级上还搭载了两件有效载荷,包括由NASA出资的三体立方星科学卫星“伊利诺伊与印第安纳学生气动热光谱计卫星”和60个单元的“薄星”。本次发射的飞船上还载有其它一些微小卫星。

(小默)

“猎鹰9”发射一艘货运飞船

5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执行美国宇航局“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17。飞船5月6日抵达空间站。本次发射所用飞船依旧是一艘旧船,曾在2017年8月参加过“CRS-12”货运补给任务,所用第一级火箭则是新造的,编号1056.1。本次发射的“龙”飞船装载了2482千克补给物资和仪器设备等,包括2台将装到站外的设备。

(江山)

“新谢泼德”试飞

5月2日,蓝色起源公司对“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进行了第11次试飞,向送游客到太空边缘又迈近了一步。飞行器从位于西得克萨斯的试验场起飞。乘员舱在起飞约10分钟后成功着陆。推进舱也实现了有动力垂直着陆。乘员舱在试飞中飞到了105.6公里的最大飞行高度。乘员舱设6个座位,每个都有自己的舷窗,乘客在飞行中有广阔的视野。本次试飞中,BE-3发动机点火工作了近2.5分钟。乘员舱随后同推进舱飞离,借惯性向上飞行,其间有约3~4分钟的失重环境。推进舱在重回大气层时展开其阻力减速装置,随后让BE-3发动机再次点火工作,降低速度,实现垂直着陆。4个着陆支腿于着陆前从火箭底部伸出。乘员舱则借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发射场附近的沙漠上着陆。

(小默)

美创企3D打印火箭又接新单

小运载研制厂家相对论公司同太空飞行公司(Spaceflight)签署一项发射服务协议,涉及一系列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协议包括相对论公司“地球人”1火箭2021年三季度一次发射的订单,并包括次数未明确的更多次发射的选择权。发射报价是每次1000万美元。

(小默)

“电子号”小运载发美空军三颗卫星

5月5日,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号”小运载火箭在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的欧尼努伊站为美国空军发射了3颗技术验证卫星。这是“电子号”的第6次飞行,也是其今年第二次发射。本次发射的3颗卫星中最大一颗称为“先驱”(Harbinger),发射质量150千克。由空军研究实验室联合瑞典军方资助的“空间即插即用架构研究立方星”(SPARC)1为六体立方星技术卫星,重约10千克。美国空军学院的“猎鹰轨道碎片实验”(Falcon ODE)为单体立方星技术卫星,重1千克。本次发射的有效载荷总重超过180千克,从而成为“电子”迄今发射的最重的有效载荷。本次发射是RALI计划拟在今年进行的5次发射之一。

(江山)

“猎鹰重型”整流罩将用来发“星链”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部署在大西洋上的回收船队在“猎鹰重型”火箭4月11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第二次发射后回收到了其整流罩的两个半罩,看上去并未受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首次重复使用这两个半罩,届时将用来发射该公司“星链”宽带星座的一组卫星。这可能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重复使用整流罩。

从去年初开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在几次发射任务中尝试利用架在名为“史蒂文先生”的一艘回收船上的一张巨网来捕获整流罩,但这一张网捕捉办法迄今还是一无所获。利用“史蒂文先生”抓捕整流罩意在避免整流罩在盐水中受损。但在“重猎”本次发射中并未做网捕尝试。“猎鹰”9和“重猎”发射所用的整流罩长约13米,直径5.2米。这次发射后,“猎鹰重型”火箭芯一级在海上无人驾驶驳船上成功着陆,但随后却因海上风大浪急而翻倒。这起事故不会影响后续发射。从这次发射中回收的两台侧装助推器将在“重猎”下次发射时再次使用。

(江山)

“国际通信卫星”29e全损

4月18日,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宣布,在抢救行动失败后,其出故障的高通量卫星“国际通信卫星”29e为“全损”。进入静地轨道仅3年的这颗卫星4月7日出现燃料泄漏。燃料泄漏后,“国际通信卫星”29e又出了一个问题,导致与地面的通信联络时断时续。“国际通信卫星”29e覆盖美洲和周边区域,包括加勒比和北大西洋地区。星上载有C、Ku和Ka波段转发器。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同卫星承造方波音公司组建了事故评审委员会,对故障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现有6颗“史诗”级高通量卫星在轨。“国际通信卫星”29e的大多数用户已转至其由约50颗卫星组成的自有卫星编队中的其它卫星或转给其它运营商的卫星。

(江山)

“德尔塔4H”将发射保密有效载荷

美国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签发了1.49亿美元的一项发射合同,计划用德尔塔4H重型火箭发射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编号为NROL-68的一项任务。美空军在LVPS合同上采取的是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独家采购的办法,原因是德尔塔4H火箭是眼下满足NRO相关资产发射任务要求的唯一火箭。这些要求包括要在发射场开展特殊处理,并涉及任务特需设备。美空军打算在新火箭进入市场时对未来国家安全航天重型火箭发射任务进行竞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预计会在未来数月通过认证。尽管德尔塔4M中型火箭即将在年内退役,但为保证在其它火箭研制出来之前有重型运载能力可用,空军要求让德尔塔4H继续服役到20年中期。

(小默)

“载人龙”降落伞在试验中失效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龙”飞船4月的一次降落伞试验未能按计划完成。在那次试验中,为验证整个系统的“单伞失效”能力,4部降落伞之一被主动废掉。但余下3部伞未能正常工作,导致试验托架以高于预期的速度砸向地面,造成损坏。失败原因仍不得而知。此类失败是整个测试过程的一部分,将有助于完善降落伞系统的最终设计。“波音”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商业载人运输项目研制工作都遇到了降落伞研制问题。

(小默)

俄罗斯

俄打算把海射装备迁到远东

俄正在考虑把海射平台迁往远东的可能性,用来发射“轻型联盟5”火箭。由于俄美相关政府间协议规定该平台只能用来发射俄乌合造、2014年中断使用的天顶号火箭。把海射装备放在美国,利用其来发射俄一款新火箭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今后俄美新签一项政府间协议,为取得发射许可证,俄方也要把新火箭的技术文件披露给美监管部门,而这是俄方不会接受的一个条件。海射项目现归俄S7集团(已改称S7空天公司)所有,包括“奥德赛”发射平台和一艘指挥船。

(江山)

俄罗斯将在15年内发射46颗导航卫星

俄罗斯计划在2019年至2033年发射4颗格罗纳斯M型卫星、9颗格罗纳斯K型卫星和33颗格罗纳斯K2型卫星。格罗纳斯卫星由26颗卫星组成,包括24颗格罗纳斯M型卫星和2颗格罗纳斯K型卫星。首颗格罗纳斯K型卫星2011年发射。

(小默)

欧 盟

空客将建造西班牙军事卫星

西班牙政府卫星运营商西班牙国防卫星公司(Hisdesat)将从空客购买两颗卫星,用于接替两颗老旧军事通信卫星。合同额未对外披露。两颗新卫星称为“西班牙卫星”(SpainSAT)NG1和NG2。它们将接替已入役超过12年的现役卫星“西班牙卫星”和“X星-欧洲”(Xtar-EUR)。新卫星须不晚于2023年发射,以保证西国防部相关服务的连续性。发射服务商尚未选定。两颗卫星的使用寿命将是15年。两颗新卫星将采用空客称为“欧星新星”(Eurostar Neo)的新型静地通信卫星平台建造。将采用电推进、灵活有效载荷、可在轨重构电扫天线和X与军用Ka波段交叉星上数字处理器等项技术。

(江山)

SABRE发动机将迎来重要测试

在通过欧空局的初步设计评审后,一种称为“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的新型吸气式火箭发动机已可在未来18个月里开展一系列重要测试。正在由英国反作用发动机公司研制的这种发动机可在两种工作模式间切换。在飞机发动机模式下,它会利用大气中的氧;而在火箭发动机模式下,它燃烧的则将是自带的氧化剂和液氢燃料。该发动机在25公里以下将利用大气层内的空气,随后将切换到火箭模式。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可由此少带氧化剂,从而可降低重量和节省成本。SABRE还被设计成能重复使用,从而能带来进一步的费用降低。采用SABRE的运载器可比现有运载火箭轻多达50%,且因能重复使用而有望提高发射频度。

(小默)

“阿里安6”转入全面生产

虽然政府发射合同未能到位,但4月17日欧空局22个成员国就一项变通方案达成一致,如果7次发射的政府订单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落实,阿里安集团将会得到补偿,因此阿里安6火箭转入全面生产阶段。阿里安6项目由欧空局出资,由法德合资的阿里安集团负责设计建造,但因政府预期发射任务数量未能达到项目开始时商定的水平,陷入僵局。欧空局和阿里安集团打算在2020~2023年从“阿里安5”向“阿里安6”过渡期间用“阿里安6”发射14次,其中7次拟面向政府部门用户。但在明年7月的首飞日期迫近之际,欧洲政府用户迄今只订购了3次发射。由于这一原因,阿里安集团一直未启动“阿里安6”的全面生产工作。

(小默)

日 本

日民企小火箭发射成功

5月4日,在遭遇接连两次失败后,日本北海道大树町民营航天初创企业星际科技公司在当地试验场对自主研发的Momo火箭进行了第三次试射,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是日本民企首次把自主研发制造的火箭送入太空。编号为Momo3的火箭在飞行中达到了约110公里的高度。“Momo”为单级探空火箭,采用液氧和乙醇作燃料,全长10米,直径约50厘米,重约1吨,可载带20千克有效载荷,可以利用降落伞进行回收。

(江山)

日将监控中俄卫星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计划2022年度前成立航空自卫队太空领域专门部队。日本防卫省多名相关人士透露,防卫省基本决定其规模为100人,计划将据点设在位于东京都府中市的空自府中基地。为了强化自卫队与美军围绕太空领域的合作,拟由空自向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空军基地内的太空作战中心派遣常驻联络官。除了对人造卫星构成威胁的太空垃圾外,太空领域专门部队最初主要任务还包括实时监视中国、俄罗斯及国籍不明的人造卫星的动向,分析计划在山口县新设的高性能地面雷达等收集的数据。监视系统还将与美军连接,相关情报与美军共享。

(环球网)

阿联酋

阿联酋将发射火星任务探测器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系统和组件以及它与地面通信的能力都已通过检测,完成了全部工作的85%,在今后6个月内将继续进行5项环境测试。该探测器计划2020年7月发射,2021年抵达火星。

(江山)

阿联酋打算购买一艘联盟号飞船

阿联酋计划从俄罗斯购买一艘联盟号飞船及其发射服务,一次把两名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按照俄立法,联盟号的指令长必须是俄罗斯国民。这次飞行有可能会在两年内进行。因为这项任务不能纳入俄方的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计划,若阿联酋同俄航签署合同,俄方将会另造一艘联盟号飞船。阿联酋首位航天员可能会在今年9月底乘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去年9月,阿联酋两名备选航天员曼苏里和内亚迪开始在莫斯科州的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训练。

(江山)

尼泊尔

尼泊尔第一颗卫星升空

4月17日,尼泊尔第一颗卫星由美国心宿二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重1.3千克,由两位在日本学习的尼泊尔科学家研制而成。该卫星表面印有尼泊尔国旗等标志,将进入低地轨道,主要用于拍摄尼泊尔的地理信息,图片会被传送到位于尼泊尔科学技术学院的地面接收站。尼泊尔总理当天对参与该卫星研制和发射的科学家和机构表示祝贺,表示此举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尼泊尔科学家表示,这颗卫星虽然很小,功能也很简单,但对尼泊尔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激励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也会让政府等有关方面更加重视空间科学。

(江山)

猜你喜欢
通信卫星飞船火箭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GEO通信卫星电缆网轻量化设计与应用
乘上勇气的飞船
喜龙号飞船
飞船失事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JCSAT 14等两项通信卫星合同签订
俄成功发射一通信卫星